论社会建设目标的新发展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论社会建设目标的新发展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论社会建设目标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发展论文,目标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过三个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与时俱进、日臻完善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演变

1.关于四个现代化

现代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中国是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挟裹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这一进程屡屡遭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真正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前提。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1953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把现代化主要理解为工业化,即把现代化理解为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就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巩固的现代化的国防。”(注:《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分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4页。) 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新概念,报告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这一认识载入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加上了“国防现代化”一词。1963年9月,党的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任务的要求,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文化大革命”中,现代化的提法一度中断,到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才由周恩来重申了这一目标。可见,我们党从建国前夕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是将单一的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后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也基本上是停留在现代化的物质层面。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经流行过一种观念,认为斯大林确定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各国可以和必须效法的惟一楷模。但是,苏联式的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在我国实践不久,毛泽东就觉察出它的弊端,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课题。之后整整20年中,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试验,但并没有能够真正找到一条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只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才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2.关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1979年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谈到,我们定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的70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注:《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这个“中国式的现代化”提法的用意“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为使中国社会发展目标更切合实际,邓小平认为有必要降低20世纪末“四个现代化”的标准,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概念,并将其称为“小康”。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 第一次用“小康”和“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社会发展,“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20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 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他说:“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从提出到现在,五年过去了。从这五年看起来,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在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邓小平所提出的“小康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基于对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实事求是的分析、估计和判断,认识到20世纪末我国只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因而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正式确立。

3.关于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个思路逐步凸显出来。在党的十六大上,“社会和谐”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正式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就是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七部分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明确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社会建设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建设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建国伊始,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再加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的认识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道路。而要达到大同,惟一的道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这个目标缺乏阶段性考虑和安排。后来提出了现代化目标,开始是三个现代化,后来完善为四个现代化,这是认识的初步深化。但较长时期也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共产主义也就差不多建成了。而小康社会的提出,就完善了这一认识。第一,小康社会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国情,它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水平并不高,要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急于求成。第二,小康社会的提法更易于得到人们的认同,所以它一提出,就能使人们有亲近感,也更能调动人们建设新社会、新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我们党认识到建设小康社会也有一个全面的问题,于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目标中,和谐问题被提出来了。随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了应该把和谐社会问题作为现阶段的一个目标突出出来。因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社会在新的平台上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过去那种基于物质匮乏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减少,更多的却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新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又表现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发展;搞得不好,就会导致经济社会徘徊,甚至发生动荡。这就是“拉美现象”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而适时提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无疑是避免落入“拉美化”陷阱的正确抉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共产主义崇高目标制定的发展战略,必须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本国实际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在制定“四个现代化”纲领的同时,我们党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划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两步走”战略进行了借鉴、继承与发展,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三步走”战略。20世纪末,在“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顺利实现之际,我们党在十五大上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我们党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战略与策略相结合,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重大成果。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拓展与完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四个现代化”目标主要是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角度对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进行界定与描述;“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涉及到了经济和物质生活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新世纪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内容的比较全面的现代化目标;“和谐社会”的目标则涵盖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等内容,是一个更为丰满、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目标体系。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如下特征:

1.它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激发创造力是解决发展中社会不和谐的一个前提。一个社会要达到和谐,核心问题是要公平,而公平的前提是效率和效益,没有效率和效益的公平只能是普遍的贫穷,虽然一时看起来会心平气和,但必将潜伏着更大更危险的不和谐。

2.它应该是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个体之间出现了新的利益矛盾。这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对事关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应充分尊重民情、民意、民智,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3.它应该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西中部不同区域、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都能从改革发展中受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三是人自身的和谐,就是人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格,能够处理好个人和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它应该是三个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只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处于和谐发展之中。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可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处理好三个文明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5.它应该是改革、发展与稳定有序相统一的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在不安定和动乱中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是稳定有序。和谐社会不是一潭死水的社会,而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保证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强大动力依然是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硬道理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有问题的关键。

标签:;  ;  ;  ;  ;  ;  

论社会建设目标的新发展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