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应建立大众图书市场_图书市场论文

发展中国家应建立大众图书市场_图书市场论文

发展中国家应建立大众图书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图书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王益同志最近撰写了三篇文章,集中论述了出版通俗读物,建立大众图书市场的问题。本版先刊发他的首篇文章,另外两篇也将陆续刊发,题目分别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图书市场》、《重振主渠道雄风·充分供应大众图书市场》。我们以为,提出这一问题,对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促进出版业的繁荣发展,都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若能就此引出更多的真知灼见,则更是我们所欢迎的。

美国在本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场纸皮书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巨大成功,使大众市场纸皮书,成为图书中举足轻重的重要门类之一。早年在美国,除小册子外,凡称得上“书”的读物,基本上全是硬皮精装,因价格昂贵,限制了购买,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利。本世纪30年代,有一家出版公司,从原已出版的硬皮精装书中,挑选一部分适合大众口味的品种,改出纸皮平装书,缩小开本,降低正文用纸质量,用高速轮转机印刷,书价降低至原价的1/4至1/10, 通过报摊和杂货店发行,大受欢迎,出版社群相效尤,纷纷出版大众市场纸皮书。一种书销数往往达几百万册,有的高至1000万册,最高的达3000万册。之后,在50年代,又出现一种装帧质量和价格都介于硬皮精装书与硬皮平装书之间的高质量纸皮书,主要用于学术著作。这一改革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为此,美国资深的出版家小史密斯,在他为发展中国家撰写的《图书出版指南》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章,把美国纸皮书革命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建议发展中国家尽快建立全国性的遍及城乡的大众平价书出版发行系统(市场)。他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当务之急。这一建议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他的观点可简要介绍如下。

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潜在的读书人和图书购买者,但图书出版业却没有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步前进,很少利用这一商业机遇,向社会供应急需的图书。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只建立了简单易行的图书发行业,为城市中较富裕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服务,书价高,销量低,而把广大群众放在了次要位置。

应该说,一个国家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必须具备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1)一个学校系统,(2)一个图书馆系统,(3 )一个遍及全国的平价书出版发行系统。第2、第3要素是第1 要素的支撑物和增强剂。在还有人失学的情况下,图书馆和平价书是学校教育的替代品。

构成大众平价书的三个特点是:(1)书好且适销对路;(2)价廉;(3)到处都能买到。书, 可以从出版社已出版的受过群众检验的书中去挑选,也可以专为大众平价市场编写新书;要有能大批量生产廉价书的印刷设备,并尽量利用原书或原有的印版印刷图书,以求降低书价;还必须有从图书产地把书运送到地区发行中心并从该中心把书送到城乡零售网点的发行机构;发行机构和零售网点应尽量利用原有的设施,如报摊、杂货店、火车站和地铁站的小卖店,以节省投资。大众平价书市场的组织者和牵头人,可以是原有的出版社,原有的图书批发公司,也可以是为此新建的图书发行公司或出版社组建的集团公司等等。

在美国,最初认为只有渲染色情、描写犯罪和凶杀的书才能进入大众图书市场,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看法不对。大众图书市场的品种可以是很广泛的,只要适合群众口味就行。它必然是大量发行的,因而是有利可图的,甚至是可以大赚其钱的。还有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实是:它不会抢走通过书店销售的正常版本的生意。西方国家有实际的例子说明,价贵的硬皮书在发行了廉价版本以后,销数反而增加了。这两个市场似乎是互相相对独立的,因为大众市场图书的广大读者,只有一小部分是正规书店的顾客。

对上述建议,我们应给以什么样的反应呢?在中国有建立大众图书市场的需要和可能吗?

标签:;  

发展中国家应建立大众图书市场_图书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