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论文_王凤梅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论文_王凤梅

王凤梅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对94例住院精神症的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积极护理后94例中,护理干预明显显效的有67例,部分显效的22例,无效5例。结论:该精神症的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自身的焦虑,抑郁、狂躁等症状,针对患者不同个差异表现,制定个体性对策,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 护理 心境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02-01

心境障碍的病因至今未明。多数学者将心境障碍的致病因素分为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相互作用和影响,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可以影响生物因素(如影响某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亦可影响遗传的表达,而生物学和遗传学因素又能影响个体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反应,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考虑[1]。对我院精神科收治的94例该病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8.7岁。其中表现为抑郁心境患者有33例,表现为丧失兴趣患者为24例,表现为极度自卑患者有22例,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患者为15例。

1.2方法与结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躯体治疗又包括药物治疗和电痉挛治疗。大多数情况下,这几种方法合并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发病的频率、严重性和心理社会的不良后果,增强发作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结果:经积极护理后94例中,护理干预明显显效的有67例,部分显效的22例,无效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

2.1满足生理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尽量满足和提供适合患者口味的饮食,以促进、提高食欲;也可以陪伴患者用餐,增加患者就餐的安全感,特别是对自罪观念严重的患者,护士可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参加集体就餐、自选饭菜或把饭菜搅拌在一起谎称是“残羹剩饭”劝患者吃下。对上述措施仍不能进食者,护士可在医嘱下行鼻饲营养流质液体(如奶、蛋、蔬菜汁等);静脉补液,以维持营养和电解质平衡。对于活动少,饮水量少而便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设法鼓励患者多活动,多饮水,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并尽可能陪伴其离开病室、床位,外出活动或参与适度的体疗训练,必要时可给予便秘患者缓泻剂,以解除患者的排便困难[1]。

2.2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很多抑郁症患者发生各种意外情况也常常是在夜间睡眠不好的情况下出现,因此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状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应努力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白天少卧床,中午不要午睡,晚上不要过早就寝,增加白天活动的内容。一些患者开始时会感到很不适应,甚至会认为这些措施过于苛刻,但坚持下来会很快看到它对改善夜间睡眠的好处。此外对那些确实夜间难以入睡,非常痛苦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在医生开出医嘱后给患者适量的镇静催眠药,以帮助其睡眠。

2.3加强沟通交流,鼓励患者抒发内心体验:

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最大可能地理解患者痛苦的心境,护理人员需保持一种稳定、温和与接受的态度,尊称患者,与患者交流过程中适当调整,放慢语速。应允许患者有足够的反应和思考时间,并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叙说,切勿表现出不耐烦、冷漠,甚至嫌弃的表情和行为。在语言交流的同时,护理人员不应该忽视非语言的作用,可以通过眼神、手势、距离等多方面地表达和传递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在患者不想谈话、讨论时,不应强迫患者进行谈话,有时静静地坐在患者身边几分钟,或用关切、爱护的目光注视着他,这种非语言性的交流方式,往往会对患者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2.4协助患者持续用药,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对一些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讲,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用药,对此有些患者表示难以做到,护理人员必须帮助患者明确坚持长期维持用药对于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护士还应深入了解患者真正无法坚持服药的实际原因,以及存在的困难,以便针对这些原因和困难设法协助他们解决和克服。例如:有一些患者担心持续维持用药会影响到工作学习能力,对这种思想顾虑,护士要及时讲明药物维持治疗的意义,打消患者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有些患者称自己工作学习繁忙,总是忘记服药的时间,此时护士应和患者共同商讨对策,可以教导患者尝试着将服药时间与日常活动紧密联系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以此强化服药意识[2]。

3 讨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心境障碍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实施上述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使患者最终达到病症的缓解,情绪的稳定及行为活动趋于正常,从而呈现出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志英,杨芳宇.精神障碍护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5-38.

[2]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8-223

论文作者:王凤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论文_王凤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