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乳腺癌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恢复了工作和生活能力。结论:加强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宫颈癌,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最有效方法[1]。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30例,效果满意,先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27~51岁,平均41.4岁均在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左侧乳腺癌20 例,右侧乳腺癌10例。在全麻下行根治术,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
1.2治疗方法: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整块切除)。术后处理采用双管负压引流,即胸骨旁和腋窝各放置一根乳胶引流管,外接普通胃肠减压器,根据引流量决定何时拔除。引流管侧壁孔保持与胸壁垂直,以防堵塞。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首先,提高患者心理认知度。由主管医师向患者详细介绍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拟对其采用的治疗方案及康复措施等,使患者整体上了解自身疾病和治疗过程,从而理性地面对现实。其次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认知度后,使她们知道疾病是可以控制甚至治愈的,从而激发患者的康复欲望和信心。同时不断地鼓励和肯定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她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通过责任护士耐心、细致、主动的交流,启发诱导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告知患者体形改变可作矫形手术,戴义乳等,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
2.2加强临床护理
减少并发症,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切口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患侧肢体功能障碍。
2.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人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持续、低流量负压吸引、胸带包扎,注意皮下积血、积液。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为了确保有效吸引,本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自制的吸引装置:将500ml输液空瓶密封后用60ml注射器将瓶中空气抽出400ml,然后接在引流管上,这样引流管刚好稍变形,又能保持有效的吸引。每天观察引流管的形状,如果恢复原状,则及时重新操作,以确保吸引有效。
2.4饮食护理
癌症患者的饮食调配,癌症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营养障碍,改善患者的营养是抗癌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合理调配癌症患者的饮食,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有利。
2.5体位
嘱患者术后4~6 h平卧,头偏向一侧,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伤口引流,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固定于功能位置。术后24 h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术后24~48 h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当日起指导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以防治术后患侧淋巴回流障碍、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2.6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注意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扭曲、挤压、脱出,放置引流管期间应指导患者在坐起、翻身及下床活动时保持持续引流状态,防止意外发生。注意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2.7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
手术后1~3 d内,要求手指自动或被动屈伸活动,每4 h锻炼1次。同时做肘部屈伸运动,4~6 d内鼓励患者自己端碗杯,洗脸刷牙,适当下床活动,患侧腋下避免张开,用三角巾固定保护。7~14 d一般皮瓣下的负压吸引管等均已拔除,切口基本愈合,患者开始肩部的上下活动,运动时用健侧手扶助患侧上肢。加强自理梳头运动或爬墙运动,预防术后肢体废用。出院后双臂可以同时做下压运动锻炼,双手平举,高举和环周肩关节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每日增加次数和时间,但应避免肢体过度外展。
3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并发症:皮下积液1例,患侧上肢淋巴水肿1例。引流管引流平均时间4 d,术后住院平均天数17d。
4 讨论
总之,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术后护理占有重要地位。系统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后遗症,使功能障碍减小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欣燕.乳腺癌术后53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14):64一65.
[2]贺春华.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3):148-149.
[3]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
论文作者:关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乳腺癌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上肢论文; 皮下论文; 淋巴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