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管理,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论文_徐继华

创新教育管理,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论文_徐继华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000

摘 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必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短处。高中,距学生成年非常近。这时的学生大多都有了一定的思维,有了一定的个性,有一定的目标。但我国在高中由于高考的成绩中文化知识占大部分比例,许多学校为了升学率,大多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其他潜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的其他优势得不到发展和运用。所以唯有创新教育管理,改革教育方式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 教育管理 发展

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在这一时段每天上的课大同小异,每周上的课永远重复,每个学期考的学科一成不变。基于这时段的发展我们对读书只剩下了一个概念: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了能到一个比较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以及找好的工作。而在高中的学习阶段我们真的只能死读书吗?不,我们要说不。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其他方面,我们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我们要适应外面的社会。就此,我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对创新教育管理、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一、改变高中办学体制的单一化

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地质不一样,各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各个地方的文化传承不一样;导致我国每个地方的教学宗旨和教学意义虽然大体相同,但是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别的。据传统高中的办学体制可知我国高中办学体制还是比较单一倾向地方化的。但有根据许多高中都以三年后的高考为教育目的以及职业高中以学技术为目的办学体制又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根据每个办学高中的资金问题,有没有比较好的老师,有没有好的教育设备,有没有好的环境等创新教育管理,制定不同体制的高中。

1.以考上大学为主的教学体制。在我国,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总是希望子女接受更高一等的教育。由于这些家庭的子女没有读大学需要负担学费的压力,一般只要自己基础文化水平够考上大学,他们大部分便会继续进行大学教育。毕竟人都是一直在学习、需要学习的。再者由于我国许多企业和单位都需要具有高学历的人才,因此想考上大学还是有挺多人的。所以在我国还是分布着较多以考上大学为主的教学体制。而以考上大学为主的教学体制主要是讲解学生们进行高考的科目。

2.以学技术为主的教学体制。由于农村在我国占了主要一部分,所以许多观念比较传统,经济水平发展也远不如城镇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因为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许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其思想观念严重受老人影响;导致许多农村的孩子往往认为想学一门好的技术找一份好的工作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而认为读书没什么作用,只能学到书本的基本概念应付高考而已。因此我国的技术职业高中也比较多,且是以学习技术为主要、文化知识为次要的。

3.以考上大学为主和学技术为主共存的教学体制。考上大学为主和学技术为主共存的教学体制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高中课程时不仅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到技术。在高考不行的情况下自己好歹有门技术过关,在高考能考上大学的时候又比别人多了一门技术的优势。根据这个,这种考上大学为主和学技术为主共存的教学体制是许多人想要上的高中。但由于两种兼并的话,很难做到“鱼与熊掌”兼得,所以我国这种教学体制比较少。

4.以学生特长为主的教学体制。从小到大父母总是为我们报各个各样的培训班培养我们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又由于大多数大学都是以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各方各面方面的人才开展的学校;导致高中时报考一些特色学校,学生的一些特长也要过硬,所以我国也具有许多以自己兴趣爱好为主的特色学校。再加上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传统技术需要人传承,我国根据这些也在各地形成了一些比较注重传承的特色学校。在这种以学生特长为主的教学体制中,教师往往更会注重学生的特长开展(比如体能、绘画、舞蹈)课程,也会注意学生的文化水平,但往往学生的文化水平次于学生的本身特长。

二、增加高中基本文化课程以外的课程的多样化

我们可以在往往忽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意识的“以考上大学为主的教学体制”中开展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做义工的课外活动。在同学们以基础学科为主的同时,开展相同的学科活动,加深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实践,加大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可以在我“以学技术为主的教学体制”的体制中,结合文化基础知识将文化知识结合到技术运用中,开展技术与文化基础相结合的活动与课外课程。在“以考上大学为主和学技术为主共存的教学体制”中不能只注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要制定好基本课程,制定好课程以外的课外活动,可以开展社团活动。在“以学生特长为主的教学体制”的体制中要发现学生的潜力和团队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实践课程,定期开展团队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杨玉宝 等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笔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方红峰 建立个别化教育体系: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意蕴——以浙江省普通高中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 2013,(7)。

[3]郭振武《学校管理》[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156)。

[4]孟令熙 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J].《中国教师》出版社,2013,8,(2)。

论文作者:徐继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创新教育管理,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论文_徐继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