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载_群体行为论文

论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载_群体行为论文

论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承受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此文为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特性

道德控制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借助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所产生的力量,使人们遵从道德规范,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之目的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它作为社会控制的常见形式,具有如下社会心理特性:

1.控制主体的组织性。人的社会性存在本质决定了正确处理群体内部的利益关系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道德就是群体内部的人们在处理利益矛盾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但是,并非每个人在利益取舍时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要求,且常常使个人利益同集体益相抵牾。因此,必须借助于一种超个人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协调群体内部的利益矛盾,这种力量就是社会组织。组织在利益趋同上获得了权威性,而组织的权威性为道德控制提供了可能。控制主体的组织性实际上反映了群体心理的归属性需要。只要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些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共同的生存需要,会产生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从而使群体成员在接受或拒绝某种有社会意义的现象时一致起来,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产生一定的情感和相互依赖关系,并能彼此相容,建立起共同的心理意识。没有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没有个人对群体价值观念的认同与体悟,通德控制成为不可能。这种组织性是通过行为个体的服从性来实现的。所以,道德控制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超个人性的社会行为即它总是以某种社会名义,代表某个社会组织实施的控制。这种超个人性的组织性并不是为了压制个人,相反是为了保证个人利益的合理满足。由此给我们的道德昭示是:道德控制如果不顾及社会心理需求,尤其是不考虑控制对象是否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控制,那么,控制越严,其效果越差。

2.控制手段的非强制性。道德控制的组织性特点说明了道德控制对个人性的超越,但这种超越并非是强制性超越。道德控制不同于法律控制,表现出心悦诚服的特征。换言之,道德控制之所以可能,主要是诉诸于人们的自觉心态。法律是对社会成员采取强力约束的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依靠国家权力强力推行的社会现象规范体系。对于触犯法律的社会行为将予以坚决制裁和惩罚,而不管其行为人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惩罚。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法律控制称为硬控制,把道德控制称为软控制。道德控制的手段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社会舆论是反映公众意见的公论,它的作用在于以道德规范为标准,以意见、评论、议论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形成一种道德压力场,促使人们审视自己的道德行为,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道德信念(主要是良心)通过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传统风俗习惯主要是通过道德要求的稳定和“自然性”来起作用。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内心信念,还是传统习惯,作为道德控制的主要手段,其共同点是,对道德主体的约束,不是诉诸强制性,而源于对道德的自觉体认。现在有一种主张,就是认为道德建设要法律化、制度化。道德固然同政治、法律、行政等手段有关联,但决不可以后者取代前者。因为道德控制几乎是靠受控客体的道德感悟而生效,并非因外在强制而成为“君子”。这是实际上就隐含了道德心理结构中的人的一种向善心理倾向。这种向善的心理倾向从其社会效应来讲,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消除内心的道德焦虑。道德控制不忠实于人的这种自觉服从心理就无法实施。

3.道德规范的认同性。道德控制从其目的性而言,无非是要人们遵守一定社会或阶段的道德规范要求。法律控制是将法律规范强加于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道德控制无法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受控客体对道德规范要求的心理认同为前提。道德规范认同,即道德规范所表现的特质与受控者的生活经验、社会态度、价值观念相一致、相吻合。道德规范虽然相对于特定的个人是约定生成的,是人类理性的结晶。但这种沉淀的精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已不是纯天然的原料,而经过人的理性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道德个体,由于具有不同的道德知识、道德需要和道德水平,对相同的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产生心理拒斥。如果道德个体对道德规范认同感强,就会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4.功能效应的二重性。道德控制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调控手段,具有约束和发展的功能。约束上道德控制的核心,主要表现为理性的力量对欲望的支配。从社会心理而言,人的欲望的满足总是有限的,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匮乏性限制,在既有的现实生活中,缺乏足够的资源来为人的无边欲望提供完全的、无痛苦的和轻而易举的满足;二是生理性限制,人的生理潜力都有实际的限度,任何欲望只要无限制的放纵,都会使人陷人“力不从心”的境地;三是社会性限制,社会供给的有限与人的欲求的无限,使人陷入一种尖锐的矛盾状态,即满足一些人的欲望,必然剥夺另一些人对欲望的满足,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只有求助于社会理性调节。人的欲望的可节制性和理性调控的必要性,实际上使道德控制成为可能。但是,如果道德控制仅仅成为限制个人私欲的手段,本身并无多大价值,因为宗教控制在节欲上比道德更强一筹。道德控制还必须着眼于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道德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获得道德自由而不是把人变为道德的奴隶。这也是道德控制同法律控制的一个区别。在法律控制上逃避法律制裁就是自由,而在道德控制上道德在我心中就是自由。对自由的渴望、个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健康社会心理的基准。问题是道德控制如何在约束与自由,限制与发展的摆动中合理得当,这就涉及到道德控制的度的问题。

二、道德控制的量度分析

道德控制的本质属性是约束性。但是,任何约束都有它的极限,并非越严越好,超过这个极限,非但起不到约束作用,反而会使约束机制受到破坏。我们常把这种极限称为控制度。

道德控制从空间范围而言有力度、刚度、密度之分。

道德控制的力度是指受控个体或群体的空间与人们实际生活的空间的比率。如果以D表示道德控制的力度,以D[,1]表示受控空间,以D[,2]表示人们实际活动的空间,则道德控制的力度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D=D[,1]/D[,2]×100%。很显然,0<D<1,假如D=1,表示道德控制空间与实际活动的空间是完全相等的,人们处处受道德控制;假D=0,表示人们任何活动空间都不受道德控制,意味着道德完全失控。因此,道德控制在力度上的合理性应当在D<D<1这视域中寻找。道德控制的力度表明,力度越大,人的自由空间越小;力度越小,人的自由空间越大。同时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道德真空”总是存在的,只在有范围大小而已。如果把非道德空间也强行纳入道德控制范围之内,只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泛道德控制是反人性、反社会的。

道德控制的刚度是指受控范围出现的不道德行为与受到惩罚的不道德行为数的比率。以G[,1]表示受惩罚的不道德行为数,G[,2]表示所有不道德行为,G表示刚度,那么G=G[,1]/G2×100%。由公式看出,G=1时,表明道德控制相当严厉,任何不道德行为都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时社会普遍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人们会自觉地循规蹈矩。但由于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道德生活会与现存的道德规范要求相抵触,有可能在严厉的道德控制下遭扼杀,不利于道德生活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当G=0时,表明任何不道德的行为均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惩罚,这实际上是社会混乱无序的状态。可见,道德控制的刚度直接同社会稳定有密切联系。道德控制的刚度越大,道德越轨行为受社会惩罚的可能性越大,这样,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越轨行为,社会就越趋向于稳定;道德控制的刚度越小,越轨行为受社会惩罚的可能性越小,社会有可能恶性循环滋生更多的道德越轨行为,社会就越趋向于不稳定。加强道德控制的刚度,一是要强化舆论监督,二是要强化道德立法。舆论监督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使不道德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当然,舆论的惩罚效应无论有多么大,最终起作用的,还在于行为者自身的道德意识觉醒,对于那些厚颜无耻之徒,社会舆论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因为他们看重的不是自己的人格而是既得利益。只有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才会有心灵的痛苦,才能从根本上制止不道德行为。这就需要使道德控制同法律控制、经济制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

道德控制的密度是指在特定的道德空间里所有行为数和实际受控行为数之比。社会行为是多样的,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行为都需要道德控制。在人们的实际活动空间里,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具有道德性质。尽管道德控制犹如一张网把人们紧紧围住,但这张网不是密不透风的,而是布满了许许多多的空洞,这些空洞的大小就是道德控制的密度。如果以M表示道德控制的密度,以M[,1]表示道德控制的行为数,以M[,2]表示道德控制空间里所有行为数,那么,M=M[,1]/M[,2]×100%。当M=1时,表明道德控制空间是完全封闭的,即受控空间的行为均被道德控制;当M=0时,表示道德控制的空间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所有行为均不受道德控制。合理的道德控制应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恢恢”是指道德控制的面要广,哪里有人存在,哪里就有道德规范。“疏而不漏”是指道德控制并不是全方位封闭,而是留给人们以自由空间从事其他活动。人类行为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受道德约束的行为只是一部分。所以,道德控制的密度要讲究疏密相间,不宜密不透风,一方面要使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有范可就,另一方面要循而不呆,就而不死。

从道德控制的程度来看有适度、欠度、过度之分。

道德控制的定性标准包括五个内容:历史发展水平、生产力、道德意识、人际关系、现有政权。据此可知,适度的道德控制是社会组织在一定历史时间内所实施的道德控制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所达到的最佳程度,往往表现在社会的上升发展时期。欠度的道德控制是控制不够火候,过分迁就人的层次需要,人情淡漠,秩序混乱,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主要表现在社会衰败时期。过度的道德控制是滞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追求一种异常稳定,结果是人们失去自由,个性受到压抑,社会停滞不前。过度的道德控制往往是专制统治的产物。

同时,道德控制根据其定量标准也有适度,欠度,过度的区别。适度的道德控制在力度上合理把握了道德空间和非道德空间,在刚度上正确区分了良性越轨行为为恶性越轨行为,在密度上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欠度的道德控制在力度上道德真空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在刚度上恶性的越轨行为不能有效制止,在密度上不道德行为缺乏道德的应有约束;过度的道德控制在力度上是无原则地把非道德空间纳入道德空间、自由行为太少,在刚度上以组织利益作为终极目标、对触犯组织利益的所有行为严加控制,在密度上道德行为无限扩大。一个社会最好的道德控制是适度,并且不是在某一方面适度,而在力度、刚度、密度上都要适度。当其中一个维度的值超出“适度”范围时,成为过度道德控制;当其中一个维度低于“适度”范围时,成为欠度道德控制;当有的维度高出而另一维度低于“适度”范围时,就形成了过度与欠度道德控制杂然并存的局面,这是道德控制的一种复杂情形,一般存在于转型社会里。

三、心理承受力的变化与道德的有效控制

道德控制的适度与否,不仅取决于道德控制本身,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受控客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强,过度的道德控制在受控者看来也不过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道德控制可谓是严厉无比,但中国人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过分。相反,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欠度的道德控制也会使人觉得受不了、太过分。

社会心理承受力是一定社会组织对组织内部成员所施加的信息,在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所能接受的状态,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综合。具体可以分解为认识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平衡能力。认识能力表明对社会组织施控信息的认识理解水平,它与承受能力成正比,即认识越深刻,社会心理承受力就越大,反之越小。应激能力是面对出乎意料的情况重新调整心态的控制能力。耐压能力是人对社会组织所施控制的忍受能力。耐压能力有一定的限量,我们称它为限阀值,限阀值越大,表明耐压力就越强。如果突破了限阀值,就会失去它的支持力,整个耐压的载体就会扭曲变形。中国历史上历代农民起义都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得以发生。平衡能力指人的情感、认知、反映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当认识接受了时,用情感去安慰;苦情感是消极的,可以用行为去补偿。平衡能力表现为社会心理的组织能力。四种能力并不是均衡发展的,需要不断调节、整合、通过平衡力,可以形成最佳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取决于社会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的变化是随社会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目前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日趋弱化,这种弱化趋势来源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矛盾的加剧。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社会心理的矛盾,而社会心理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道德控制的失序乃至无效,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激发因素。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而言,目前社会心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心理动力层面上的功利主义心理与道义心理的矛盾,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根主线,“贵义贱利”、“重义轻利”教化人们不断地追求精神和道德的至善至美,并把对义利的取舍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分界标准。这种反功利的传统社会心理把人们束缚在清心寡欲之中。而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这就要求市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谋利而不是取义。而当要以义节利的道德控制施之于人时,人们在认知上感到困惑,在情绪上反感,在行为上抵触。第二,社会心理价值层面上的国家本位心理和法人本位心理的矛盾。市场经济法人本位的客观要求,使原的有社会利益格局发展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国家←法人实体→职工”的利益新格局取代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等级分配模式。在传统社会心理中,信奉的是共性至上的国家利益,由此产生两种不良的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心理倾向:一是国家对集体和个人的权力支配心理;二是个人对国家强烈的依赖心理。道德控制是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而地方本位、集体本位、个人本位的心理不利于道德的有效控制。第三、社会心理预期层面上的平均主义心理与能者先富的矛盾。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胜劣汰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以自身的优势来取得效益的最大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分配的差距。但是这种能者先富的心理同传统社会心理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心理是相矛盾的。能者先富打破了人的心理平衡与稳定,承受能力相对下降。第四、社会心理互动层面上的“东方式嫉妒”与公平竞争心理的矛盾。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机制。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压力、产生了开拓进取的动力,给社会带来了活力,这自然同“看不惯有钱的、容不了冒尖的、恨死有权的”东方式嫉妒心理相悖。这些社会心理矛盾使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变得十分脆弱,不利于道德的有效控制。

怎样提高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呢?首先,要提高人们的道德需要能力。人需要什么,怎样满足这种需要,是影响人们心理承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道德需要也包含了两层意思:道德是人的一种需要和怎样从道德出发来满足各种需要。道德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属精神需要的范畴。人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在目前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物欲化倾向十分严重,一切向钱看,拼命享受,忘记了自尊,也忘记了道德。调整国人的需要结构,提升需要层次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在满足低层次需要时也要守道德,不能象行尸走兽一般。这样就会增强道德心理的免疫力,不会受欲望的支配迷失道德追求,就会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中处惊不变,矢志不渝地坚守道德信念。在一个不需要道德的社会里,道德控制是难以生效的。

其次,要致力于净化社会道德环境。人和环境的关系是互动互成的,一方面环境决定人,另一方面人又改变着环境。道德环境好坏与心理承受力呈正向关系。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可以强化社会心理承受力;恶劣的道德环境会弱化社会心理承受力。并且越是好的社会环境,越能使人的行为趋于道德化,从而使整个环境更好,反之亦然。现在之所以出现“道德冷漠症”很大程度上是道德环境恶劣所致。社会上的弄虚作假、权钱交易、恶人得势、好人无好报、见死不救,见难不帮等不正常现象,深深地刺痛了人们的心灵。如果大家都置于道德约束之下,不存在道德上的“特殊公民”。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是可以承受道德控制的。

最后,要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文明素质的高低。文明素质高的群体,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会很强。心理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心理承受力是衡量心理素质好坏的重要参数。心理素质好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强,越能克服各种外来障碍,实现心理平衡。市场经济社会既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又是一个需要规范约束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富于挑战性的各种机遇、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适应的。如有的人渴望改革,但又承受不了改革的后果。同时,在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又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同样需要较好的心理素质来承受它。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道德控制中体悟道德自由。

标签:;  ;  ;  ;  

论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载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