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国经济的“三农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危旭芳,柯耘欣,古明加[1](2022)在《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文中指出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重大主题和主线之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三农"探索,历经曲折、艰辛,我国"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百年探索的经验启示,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农情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尊重农民诉求制定"三农"政策、必须稳住农业基础应对"三农"风险挑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施"三农"发展策略、必须协调城乡关系谋划"三农"发展全局。
王晓晓,张坤[2](2021)在《建党百年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探索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与实践,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阶段并总结出以下发展经验: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要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常羽菲[3](2021)在《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作为“创造物质生活本身”的重要生产部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若没有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料,人类只能通过采集与狩猎获取食物和皮毛,无法摆脱完全依赖于自然的迁徙生活;若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人类就失去了开展新事业的可能,无法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迈进。农业以其独特的生产属性,保障着每一个人的生存所需,支持着人类社会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无论到什么时候,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纵观世界历史,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尤为如此。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曾断绝正是得益于农业的稳定发展,这种世代相传的农耕记忆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学者认为农业正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是有道理的。中国因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形成了农业独特的发展脉络。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对立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的双重制约下,结合小块土地耕种方式下的小农村社经济的特点,中国所面对的不是孤立的投入产出的农业发展问题,而是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作为包含着土地制度、管理分配制度及组织载体等丰富内涵的综合管理制度,正是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有机联系起来的制衡点和联结点。因此,对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内涵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有关农业发展的各种议题,包括对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始终是学界讨论不朽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研究思路总是将“三农”问题看作既定的、本体化的对象,以农业抓农业、以农村论农村、以农民看农民,总是从一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解释,因此无法避免其结论的片面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进行研究,强调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和整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密切联系,从整体性、历史性以及具体普遍性的视角来把握制度变迁的实质,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的理解中,从对“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中去探寻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真实内涵,从而得出对制度变迁背后的真实动因和现实意义的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在肯定过往发展农业农村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指导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未来发展和完善,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探索一条以实践贯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认识是基于他们对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的现代工业化发展的研究,以及重视工业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肯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的稳定和发展不仅保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其他社会生产部门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论述了关于城乡二元对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高度上真切的关怀农民的现实处境,并在充分分析不同阶层的农民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证了他们关于工农联盟的设想。《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作为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历史事件的经典之作,完美的呈现出马克思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首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解释一切社会历史事件的黄金钥匙,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经济基础是归根结底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经济基础虽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却不是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同样不能忽视。再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同的意志合力完成的结果,这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最后,马克思始终以“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为基础,提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一切事件最终都因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而获得意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回看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历程,为制度变迁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理论空间。新民主主义发展时期,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第一次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终极理想,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初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的是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面对被西方国家集体封锁的尴尬境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得不从新民主主义发展路线转变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从分步走的发展战略转变为集中一切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了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之路。在没有更多资金支持的现实情况下,重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始资本积累,只能无奈地通过提取农业剩余来完成。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出现了工业产品该销往何处的新问题,在外无世界市场的情况下,国家一方面以极低的价格统购农产品以维持城市居民的低工资和低消费,另一方面又利用农业生产消化工业产品,通过工农两大部类产品交换的价格剪刀差,源源不断的将农业剩余投入到支持工业发展中。然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小块土地生产为主的小农村社经济,以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使得农民各自分散且封闭,造成了国家与农民交易成本过高的必然结果。再加上分散的小农没有可供机器使用的条件,这才有了兴办合作社,搞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并在长期积累的制度影响下激化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制度矛盾,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败。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人们提起这一段改革的经历,早已先入为主的抱着否定的态度。然而,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农村及农民的相关论述,并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将会发现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制度安排的要求,并形成了一条合逻辑的前后相继的因果链条。即便在当时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左倾的问题,但制度本身并无对错或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当下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区别。如今我们批判这段历史,但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必然选择。因此,由制度所造成的恶果,也是中国在那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必须承受的制度成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农民自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被长期压抑的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迅速激发,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家庭承包制,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经历了“合”、“分”、“再合”的发展路径,实际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必然。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正是跟随时代的洪流,根据当下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产生的合理变化,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通过实践在现实中的映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变化意味着农业发展也一并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对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都是立足于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提出的,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拥有十四亿庞大人口的现实情况下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只有依靠自身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试错,从而走出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实践正是联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继续完善,都应该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前提下,继承和发展我国在三农问题上一以贯之的辩证发展思路,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有贵[4](2021)在《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间成功破解一个又一个"三农"难题极为不易。基于大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分析,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维度、中华民族复兴维度、现代化维度、生产力维度、国际维度把握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方位和调整完善"三农"政策,探索走出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道路。其中贯穿百年的主线是解放农民和促进共同富裕、在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互促、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互促、以党的坚强领导和强化政策支持破解"三农"发展受弱质性困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农"发展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王胜,吴大兵[5](2021)在《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经验与展望》文中认为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面对并要全力破解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党的事业发展的快慢与党的"三农"政策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百年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即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从农民诉求愿望出发制定"三农"政策,必须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谋划"三农"问题,必须紧扣回应"三农"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必须遵循"三农"问题的基本规律制定正确策略。进入新发展阶段,应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论述为引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加快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彻底破解大国小农难题,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李忠明,陈苹[6](2021)在《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论略》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受到历届党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涉农公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国家高超治理能力的体现。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研究,主要从科学思想、科学政策和科学技术等层面探讨相关三农文件的得失与特色。涉农公文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三农"政策的集中体现。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梳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经历史检验具有科学性,对新时期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刘会[7](2021)在《朱德“三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费泽丹[8](2021)在《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信阳市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在振兴乡村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对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信阳市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即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找出了信阳市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其次,选取了同属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贵州省凯里市、日本大分县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启示,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娄凡[9](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的框架研究(2017-2020)》文中认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同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四年间“三农”工作取得许多卓越成果。《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积极发挥“三农”宣传主阵地的影响力。本文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台湾学者臧国仁的高中低三层次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辅之内容和文本分析法,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关于“三农”的报道框架分别从高中低三层次结构下不同的类目进行分析。最终归纳出其高层次主题框架,中层次话语结构框架和低层次符号表达框架的特点。并研究影响“三农”报道框架的因素。最后综上提出《人民日报》“三农”报道的反思与提升建议。经研究分析得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民日报》在“三农”报道中其高层次主题框架的特点是积极正面,贴近国情民情;中层次话语结构框架的特点是叙事为主,动态陈述成果;而低层次符号表达框架是图文结合,直观兼具深度的特点。究其原因离不开社会环境,新闻消息来源以及媒体组织自身属性三大因素。最后对整体报道进行反思,指出其存在议题偏重,形式单一,遮蔽话语主体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孙芳圆[10](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和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数次印发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群体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呈现,选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两年时间内的涉及农民的文章的全部文本,从基于大数据的宏观角度和基于抽样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经大数据基础上的农民形象的宏观分析,获得全文本分割下的词频表,其中高频词包括发展、中国、建设、工作、农村、农业、乡村、国家、改革等。基于LDA主题模型可以将农民形象归为四类:粮食生产下的丰收农民形象、脱贫攻坚战下的脱贫农民形象、科技创新下的现代农民形象以及新时代新政策下的积极农民形象,从文本的情感分析结果来看,《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文章绝大部分都为正面情感。对议程设置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进行微观研究,以定额抽样法抽取时间段内的303篇文本,对“涉农”文章频次、“涉农”文章版面、“涉农”文章体裁、“涉农”文章领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涉农”文章频次较高;文章版面以要闻版面为主,且《人民日报》设有专门聚焦“三农”的《新农村》周刊栏目;文章体裁方面以深度报道和通讯为主,文章内容方面,政治领域的文章最多,其余依次为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对比研究,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贫困发生率以及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农村贫困发生率持续减少,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中的高学历所占比例有明显提升。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真正落实了关注农民群体,纠正了对“旧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人民日报》对积极的农民形象的传播,是党媒责任的体现,对提升农民地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的呈现也有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农村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正面情感过高以及报道和宣传基调模板化现象严重。
二、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国经济的“三农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国经济的“三农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
二、中国共产党破解“三农”难题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农情解决“三农”问题 |
(二)必须尊重农民诉求制定“三农”政策 |
(三)必须稳住农业基础应对“三农”风险挑战 |
(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施“三农”发展策略 |
(五)必须协调城乡关系谋划“三农”发展全局 |
三、结语 |
(2)建党百年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探索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党100周年以来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探索 |
(一)建党初期到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1921年—1949年) |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1949年—1978年) |
(三)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实践(1978年—2012年) |
(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实践(2012年至今) |
二、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
(一)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二)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方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3)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 |
1.1.1 关于农业基础性地位的理解 |
1.1.2 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理解 |
1.1.3 面向未来的农业生产 |
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问题的论述 |
1.2.1 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 |
1.2.2 城乡融合的实现 |
1.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 |
1.3.1 农民的解放 |
1.3.2 工农联盟的建立 |
1.3.3 农民政策的具体设想 |
1.4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
1.4.1 解释整个政变的黄金钥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1.4.2 阶级斗争贯穿始终: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1.4.3 意志合力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
1.4.4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前提 |
第2章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历程 |
2.1 旧中国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
2.1.1 内部制度 |
2.1.2 外部制度 |
2.1.3 商业资本的侵入 |
2.2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
2.2.1 建国之初的新民主主义发展战略 |
2.2.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农业合作化运动 |
2.2.3 合作化高潮 |
2.2.4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
2.3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
第3章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反思 |
3.1 新民主主义发展时期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3.1.1 不可回避的制度约束: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 |
3.1.2 土地改革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关系 |
3.1.3 国家政权侵入导致土地产权的残缺 |
3.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全力支持国家重工业建设 |
3.2.1 基于现实国情再认识:优先发展生产力与优先发展生产关系之争 |
3.2.2 从“意志合力论”看农村集体化的成败得失 |
3.2.3 中国工业化发展必须承担的制度成本:城乡对立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 |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 |
3.3.1 大包干体现自觉的生产关系的调整 |
3.3.2 大包干体现“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前提 |
3.3.3 大包干以来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3.4 农业的贡献 |
第4章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未来发展 |
4.1 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新认识 |
4.1.1 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基础性地位没有改变 |
4.1.2 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处于从属地位 |
4.2 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来完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
4.2.1 工业与农业:科技投入发展农业生产力 |
4.2.2 城市与乡村:县域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
4.3 坚持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
4.3.1 坚持从国情出发 |
4.3.2 坚持共产主义解放理想 |
4.3.3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4.3.4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上的辩证发展思路 |
4.3.5 坚持以实践贯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维度 |
二、中国共产党破解“三农”问题的实现路径和成就 |
三、余论 |
(6)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概述 |
二、 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内容分析 |
(一)科学思想 |
1.扫盲运动 |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生态农村建设 |
(二) 科学政策 |
1.土地改革 |
2.义务教育 |
3.脱贫攻坚 |
(三)科学技术 |
1.农田水利建设 |
2.农业机械化 |
3.育种技术问题 |
三、 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的特色 |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
(二)是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三)国家高超治理能力的体现。 |
(四)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
(8)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产业 |
(二)产业融合 |
(三)乡村产业振兴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农业、农民地位的思想 |
(二)农业合作化理论 |
(三)农业现代化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二)邓小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三)江泽民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四)胡锦涛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四、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及作用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意义 |
(二)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
(三)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第三章 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信阳市乡村概况 |
二、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成效 |
(一)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
(二)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
三、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 |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 |
(三)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 |
(四)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 |
第四章 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
一、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一)甘肃省定西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
(二)贵州省凯里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
(三)日本大分县的乡村产业发展 |
二、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
(二)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
(三)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四)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五章 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一)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
二、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 |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二)突出产品特色,降低同质化竞争 |
(三)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 |
(四)壮大企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 |
三、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指导 |
(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
(三)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一二产业的能力 |
四、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
(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落实相关政策 |
(二)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乡村产业人才队伍 |
(三)金融合作扶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的框架研究(2017-202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及创新 |
一.《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高层次框架分析 |
(一)报道议题:议题集中,以经济政治类为主 |
(二)报道数量:数量稳定,因政策需求而波动 |
(三)报道倾向:宣传为主,正面褒义报道较多 |
二. 《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中层次框架分析 |
(一)新闻话语图式结构要素分析 |
(二)新闻话语图式结构阶段分析 |
三. 《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低层次框架分析 |
(一)标题应用:详尽易懂,积极向上 |
1.标题形式 |
2.标题用词 |
(二)图片使用:精益求精,直观明晰 |
1.经济类成果图片 |
2.政策类成果图片 |
四.《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框架特点 |
(一)高层次主题框架:积极正面,贴近国情民情 |
1.主题与时政相连 |
2.主题与细节相辅 |
3.主题与典型相佐 |
4.主题与变化相融 |
(二)中层次话语结构框架:叙事为主,动态陈述成果 |
1.事实报道占据大量篇幅 |
2.成果报道呈阶段性上涨 |
(三)低层次符号框架:图文结合,直观兼具深度 |
1.标题文字符号的思考意义 |
2.新闻图片符号的直观意义 |
五.《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情境 |
1.社会情境的概念 |
2.社会情境下的历史因素 |
(二)消息来源 |
1.新闻发布方 |
2.新闻原创方 |
(三)新闻媒体组织 |
1.专业性深耕“三农”领域 |
2.导向性引领“三农”发展 |
六.《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反思与提升 |
(一)《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反思 |
1.议题偏重明显 |
2.缺少农民话语 |
3.呈现形式单一 |
(二)《人民日报》关于“三农”报道的提升 |
1.报道议题均衡发展 |
2.重视新闻话语主体 |
3.延展报道固有形式 |
七.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流程图 |
第一章 农民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乡村振兴 |
1.2 农民概念阐述 |
1.3 媒介形象概念阐述 |
1.4 关于农民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大数据基础上的农民形象宏观分析 |
2.1 2014-2019 年间《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文章数量、频次与趋势 |
2.1.1 《人民日报》涉及农民的文章数量分析 |
2.1.2 《人民日报》涉及农民的文章占总发文量的比例变化趋势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2.2.2 文本处理与词频统计 |
2.2.3 词频可视化 |
2.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章主题分析 |
2.3.1 LDA主题模型构建与生成 |
2.3.2 对LDA主题模型的解释与案例分析 |
2.4 文本的情感分析 |
2.4.1 基于词频及基于词典分类的情感分析 |
2.4.2 情感分析结果:正面情感下的积极农民形象占据多数 |
第三章 议程设置理论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的微观研究 |
3.1 抽样设置与类目构建 |
3.1.1 抽样设置 |
3.1.2 类目构建 |
3.2 抽样样本的频次和版面设置 |
3.2.1 文章频次 |
3.2.2 版面设置 |
3.2.3 《新农村》周刊 |
3.3 文章体裁设置 |
3.3.1 抽样样本文章体裁统计 |
3.3.2 抽样样本文章体裁分析 |
3.4 文章内容领域设置 |
3.4.1 抽样文本内容领域设置统计 |
3.4.2 抽样文本内容领域设置分析 |
第四章 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对比研究 |
4.1 信息环境:《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呈现的特征 |
4.1.1 经济方面:脱贫攻坚逐步实现,致富型农民形象凸显 |
4.1.2 政治方面:惠民政策真正为民,受惠型农民形象昭彰 |
4.1.3 教育教学:农民教育提升技艺,高素质农民形象涌现 |
4.1.4 科技创新:创新模式服务三农,现代化农民形象显着 |
4.1.5 社会生活:社会结构日趋完善,幸福型农民形象昭着 |
4.1.6 绿色生态:青山绿水深入人心,生态化农民形象突出 |
4.2 现实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生活的改观 |
4.2.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2.2 农村贫困发生率 |
4.2.3 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 |
第五章 农民形象呈现的研究的现实意义及批判反思 |
5.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呈现的现实意义 |
5.1.1 真正落实了关注农民群体 |
5.1.2 纠正了对“旧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 |
5.2 党媒责任:对积极的农民形象的传播,提升农民地位 |
5.3 批判与反思 |
5.3.1 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呈现的批判 |
5.3.2 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呈现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论文 |
致谢 |
四、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国经济的“三农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J]. 危旭芳,柯耘欣,古明加. 党政干部学刊, 2022(01)
- [2]建党百年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 王晓晓,张坤. 乡村论丛, 2021(06)
- [3]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 常羽菲. 吉林大学, 2021
- [4]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J]. 郑有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1(05)
- [5]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经验与展望[J]. 王胜,吴大兵. 农村经济, 2021(07)
- [6]科技史视野下百年中国共产党涉农公文论略[J]. 李忠明,陈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02)
- [7]朱德“三农”思想研究[D]. 刘会.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8]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D]. 费泽丹.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9]“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的框架研究(2017-2020)[D]. 娄凡.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10]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D]. 孙芳圆.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