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民用建筑预应力混凝土建筑结构发展很快,结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与此同时,对于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基础的技术,但是又对整个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基础,但是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不断地出现创新以及发现短板。本文首先分析预应力技术的分类,从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技术分析,然后探讨了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房屋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业正逐步兴起,而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已成为一项新技术,并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的运用技术的各种优点而受到工业、民用建筑以及交通运输业的青睐,我们在民用建筑施工时,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不但可以加强施工建设的抗裂程度,而且加强了其耐久程度与刚度;我们应当利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结合有关的施工方案与特征进行全面的解析,从而进一步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一、预应力技术分类
1、先张法预应力技术
这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它在当前建筑构成施工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钢筋材料进行张拉处理,之后再把钢筋材料灌注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在钢筋材料的作用下来达到和周边混凝土相互粘结的作用,进而对预应力起到传递效果,一直持续到混凝土自身强度达到预期要求后再将钢筋的两端放松。在它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设备作保障,例如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生产操作台座和夹具。除此之外,这种技术形式在建筑的预应力钢筋和锚固建筑的预应力钢筋张拉方面也具有十分可观的应用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設计的强度和混凝土自身强度不一致的话,就不需要再对预应力钢筋进行拉紧处理,与此同时,对于中型和小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来说,也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形式。总而言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主要是运用钢筋来达到和周边混凝土产生相互作用的,在产生的粘结力基础上来实现预应力的传递。
2、后张法预应力技术
后张法是指先生产构件或者先浇筑结构混凝土。并在预应力筋的地方预留出孔道。等到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标准后,在预留孔道中穿插预应力筋,并根据设计标准的张拉控制应力实施张拉,通过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构件端部,最后再进行孔道灌浆。张拉后的钢筋利用锚具传送预应力,促使构件或者结构混凝土获得预压。
后张法的特征是直接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构件在张拉时受到预应力后进行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所以,混凝土的弹性压缩,不直接决定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值的产生。后张法较适合在施工现场生产大型构件,例如屋架等。防止大型构件长途输送时出现问题。
后张法除了是一种预加应力的工艺方式之外,还能够当做一种预制构件的拼装措施。大型构件能够预制成小型块体,例如拼装式大跨度屋架,传送到工程施工现场后,利用预加应力的措施拼装成整体;或是当每个构件准备就绪后,利用预加应力的方式,拼装成整体预应力结构。但后张法预应力的传递基本上是凭借预应力筋两侧的锚具,锚具是预应力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永久的留在构件上,而且不可重复利用。这样不但消耗的钢材较多,而且锚具的加工要求严格,成本较高,此外,后张法工艺本身还要预留孔道、张拉、穿筋、灌浆等要求,因此,后张法施工工艺比较繁琐,费用支出也比较多。
预应力后张法构件的制造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件的生产;第二阶段是施加预应力,其中包含预应力筋的生产、预应力筋的张拉以及孔道灌浆等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预应力锚具的选择
与钢绞线的选择类似,对于预应力锚具也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预应力施工有先张法和后张法2种,其中后张法施工中需要运用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有机械锚固和摩阻锚固2种类型,摩阻锚固品种繁多、适用范围较广,由于其吨位和锚固力可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因此一般用来进行高速度施工,但是使用摩阻锚固也存在损失应力的缺陷;而机械锚固适用于高强度钢筋、集束型钢丝、单根或者多根钢绞线等,机械锚固连接方便并且基本不损失应力,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2、张拉施工
在建筑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施工技术中,在张拉开始前会将施工中建筑的所有要素输入到主机系统,通过相应的建筑设计来确定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参数,这时再通过对张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及时的了解预应力建筑张拉过程中每个千斤顶应力与应变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时就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及时发现张拉情况下所出现的突发情况,并适时的采取相应的应对对策。在建筑预应力施工中采用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可以促进工程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同时可以有效的实现远距离的管理,进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在智能张拉系统中还可以生成自动化的张拉记录表,再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数据反馈给业主方,进而大大保证了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施工单位数据造假的现象发生,采用智能化的张拉系统进行施工,可以有效的实现施工质量的精确化控制,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同时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
3、压浆施工
在建筑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由于预应力管道内部会存在一定的空气,为了有效的保障灌浆的密实度,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些空气进行排除,采用智能压浆系统后就可以有效的实现预应力管道空气的排除,智能压浆系统采用持续循环灌输浆的方式,在进出浆口均设置一定的传感器装置,实现对浆液水胶比的实时监测,压浆系统能同时压注双孔,将浆液从位置较低的孔注入,然后再从较高的孔喷出,不仅能降低注浆的时间,同时有效避免预应力管道压浆不密实的情况,有效实现预应力管道控制排尽,提升了压浆的密实度。除此之外,传感器装置还可以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上,这时计算机的主机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技术与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压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计算机主机还可以对压浆系统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反馈,使施工的所有参数进行自动调整,避免了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现象,这样采用计算机对预应力压浆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同时还为整个施工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结语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解决建筑物挠度和裂缝问题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将相关领域在这些方面先进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了实践中去,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建筑水平的整体提高,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企业效益的增加。但是对于施工中一些普遍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总体来说,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参考文献:
[1]李向阳.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05)
[2]任昌齐.浅谈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3]邵友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58-60.
[4]孙永佳.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5,08:155.
[5]任昌齐.浅谈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381-382.
论文作者:袁益燕1,张百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构件论文; 技术论文; 锚固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