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地理论文,能力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学习能力是指在一般学习能力基础上而为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地理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或提取地理信息;空间概念和对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
一、培养高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高一地理学习能力的习得将为进一步学习高二和高三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的现状也对高一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其次,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学习的差异,使培养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成为重要课题。高中系统地理在知识体系上能更好体现地理的学科特征,高中地理的学科地位和高一学生身心上的成熟也为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高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不可能在高一一年就会使学生形成很强的全面的地理学习能力,不可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所有的地理技能。因此,要根据高一学生和高一教材特点,侧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学习方法,形成初步的地理意识,获得初步的地理学习能力。如对地理学工具的初步掌握,包括对课本中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初步判读、绘制、分析;能根据背景材料观察分析一些简单的地理事象;能通过地理的学科学习,形成初步的地理空间概念;能运用有关手段如互联网、报刊等获得地理信息,初步形成主动寻求地理信息的自觉性等。
三、高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目前地理学习的主渠道,因此,地理学习能力也主要靠课堂学习而获得。根据地理学习能力类型的不同,教学中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切实掌握。
1.读图能力的培养。运用图像的能力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能力,也是地理学科教学对其他学科教学有所贡献的重要能力。
首先,教会学生读图。初中地理学习现状的不尽如人意,使许多学生读图的能力都很弱,因此,高一教学需要从基本的怎么读图开始,如认识图例、比例尺、指向标、坐标等,而这些往往又是学生和老师容易忽视的。其次,要分类指导学生读图。高一教材中的图形种类多,对不同种类的图要予以不同的指导。如对于景观、素描等图像,主要指导学生发现景观特征,能陈述图像所描述的景观特点,如太阳、火星、植被照片等。对于原理示意图、规律模式图、因素联系图、数量统计图等,则要指导学生从中掌握地理概念、规律、成因等理性知识,如锋面、气旋、交通区位图等,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开展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析图能力。对于卫片、航片和地图,特别是地图,则要教会学生判别空间分布,能说出其空间分布的特点,教会学生记忆地理事物分布的方法,这是许多高一学生最薄弱也是最需要培养的。以上这些都需要教师一步步地悉心指导,包括出示一个个问题,包括填图和绘图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读图的自觉性,形成“图感”,以后再出现同一类型的图时,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读图能力。通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学生接触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图像,读图能力要比初中有很大的提高,要基本掌握读图、析图、绘图、默图(记图)要领。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也提出了自主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各科教学中都要遵循的原则。高一地理教学应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阅读能力。对于陈述性知识(主要是高一下册),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取重要的地理“关键词”,掌握速读和精读的要领,掌握中心思想,形成条理分明的地理知识网络。如对课本中大量的“阅读材料”,可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要求学生复述要点;对于重难点知识,则要求学生精读,如“城市的区位因素”。精读前告知学生阅读目标,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将不理解的内容记下来,然后教师予以指导。要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导学生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如教给学生作笔记的技术(摘抄、评注、加标题、写概括语和结构提纲等),教给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技巧等。指导学生地理知识组织策略,如“自然灾害”一节,可以要求学生归纳为类型、特点、危害、防灾减灾措施等几方面,促进知识的巩固,提高学习能力。对于程序性知识(主要是高一上册),教师则要注意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多种方法如图示法、结构法、重组法等,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的知识,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地理成因的能力。如,风的形成,可引导学生形成如下图式:
理解了以上图式,再通过具体例子,学生即可用此知识同化有关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知识,掌握任意形状等压线中某点的风向。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自我收集和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利用高一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如学习“台风”一节时,可以提供几个有关台风的网址,要求学生找出台风的命名、台风的移动路径、台风的影响地区、台风的预报、台风的预防、台风的利弊等情况,让学生拓展知识面。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重点搜集以下四个方面的地理信息:新闻地理信息、地理科普信息、地理景观图片、地理试题,形成初步的网络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根据背景材料进行地理分析的能力培养。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地理分析能力可以是对现实事象的观察分析,可以是对背景材料的分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根据地理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成为目前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命题也体现了这个能力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应从高一抓起。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课本材料外,还要十分注意利用一些地理背景材料,让学生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如在半期考试之后,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地理知识,我们就利用每节课的开始几分钟时间进行“每日地理述评”,由学生提供背景材料,由学生自己分析解释,教师总结补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地理学习能力不仅上述几种,各种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所侧重。由于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高一地理教学处于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也就有其特殊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为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学生终身地理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