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论文_朱晨霞

阆中市中医医院 6374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0例参与本次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泌乳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泌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泌乳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行手术室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术后康复效果和泌乳功能,建议将这一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剖宫产;术后康复;泌乳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ng room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lactation func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parturient. Methods:100 parturients who were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 = 50)and control group(n = 5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rried out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compare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lactation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first time of exhaust,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first time after operation were foun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lact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actation volum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m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 and lactation func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parturi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nursing mode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operating room;quality nursing;cesarean section;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lactation function

剖宫产是一类常用的分娩方式,其临床应用率近些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剖宫产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护理问题,如何提升产妇的术后康复效果和泌乳功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话题[1]。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就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其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0例参与本次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1至37岁之间,平均(30.1±4.1)岁;孕周在37周至42周之间,平均(39.2±1.1)周;经产妇、初产妇分别有32例、18例;文化程度:初中8例,高中及中专27例,大专及以上1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0至38岁之间,平均(29.5±3.9)岁;孕周在37周至42周之间,平均(39.4±1.0)周;经产妇、初产妇分别有34例、16例;文化程度:初中10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1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对照组产妇以上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次实验具有可行性。所有产妇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通知书,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学的相关要求,排除存在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不佳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为产妇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给予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加强对母婴生命体征的监测。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优质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科室护士为组员,在上岗前需组织所有组员学习优质护理知识,明确各项操作规程,并注意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术前护理。在术前需加强病房巡视,向产妇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手术流程等,对情绪不佳者进行安慰和鼓励,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需向产妇讲解术后康复和泌乳方法,以提升其术后康复效果和泌乳功能。需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3)术中护理。需调整好手术室温湿度,可在手术室内播放轻音乐,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产妇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不得窃窃私语,以免引起产妇猜疑、紧张,注意保持手术室安静、卫生,实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轻、快。术中需指导产妇取舒适体位,并加强心理监护,可通过肢体语言对产妇进行安慰,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并注意保护产妇隐私。新生儿娩出后需告知产妇新生儿情况,并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嘱咐其放松心态。之后可进行耳穴按压,以帮助产妇放松身体,促进术后康复。需将产妇安全送回病房,并与病房责任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4)术后护理。在术后需密切观察产妇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术后第1天需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以促进泌乳,在按摩时需掌控好力度,以产妇感到酸胀为宜,按摩频率为每天1次,术后第2天停止。需给予产妇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1.3评价标准

1.3.1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术后康复情况。统计对比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以此判定其术后康复效果。

1.3.2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泌乳功能(术后首次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评分)。泌乳量评分分为0、1、2、3分共四个级别,0分代表挤乳房无乳汁;1分代表挤乳房有少许乳汁溢出,但不能满足新生儿的哺乳需求;2分代表挤乳房有较多乳汁溢出,每天哺乳次数超过8次,新生儿每天大便1次以上;3分代表挤乳房乳汁呈喷射状,在哺乳后仍有乳汁[2]。

1.3.3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在2017年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测评表评价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不满意(<60分)、基本满意(60—79分)、非常满意(≥ 80分)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各项实验数据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标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输入到中,分别开展t值和X²检验,在P<0.05时判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对照组产妇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6.1±4.0)h、下床活动时间(20.1±2.6)h、术后住院时间(5.3±0.6)d均较对照组更短,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产妇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3,讨论

剖宫产的应用有助于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处理难产、巨大儿等分娩意外,降低分娩难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剖宫产会给产妇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并影响其内分泌系统和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风险。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护理服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的作用,主张给予剖宫产产妇系统、全面、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常规的护理模式仅关注剖宫产产妇的生理情况,而忽视其环境、心理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优质护理是一项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其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其身心健康。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产妇手术室护理中可给予其心理、体位、环境、饮食、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降低手术风险,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健康,并能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改善泌乳功能,这一护理模式得到产妇及其家属一致好评。潘小萍等[3]的研究认为,对剖宫产产妇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利于提升其术后康复效果,缩短首次分泌乳汁时间,增加乳汁的分泌量,对产后哺乳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具有积极的作用,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泌乳功能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高达96.0%,且上述指标均优于单用常规护理的产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本次实验结果类似于刘芸等[4]的实验结果。

由上可知,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将这一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群慧.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泌乳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195-196.

[2]陆玲玲,莫海英.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手术病人的康复质量护理中的实施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6):906-907.

[3]潘小萍,方美珍.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87-90.

[4]刘芸,胡月玲.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4,27(10):155-157.

论文作者:朱晨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论文_朱晨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