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传染病院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咳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40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24h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首次咳血量、转归率以及再次咳血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归率和再次咳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咳血患者实施24h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转归率,降低再次咳血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咳血;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hemopty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4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patient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20 patients with 24h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of 20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nursing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he first volume,the recovery rate of hemoptysis and again hemoptysis rate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with hemoptysis again rat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24h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patients,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urnover rate,reduce the rate of hemoptysis can be used again.
[keyword] hemoptysis;pulmonary tuberculosis;nursing intervention
肺结核大咳血为结核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则易导致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突发性窒息、失血性休克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给其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为增强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对20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实施24h强化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肺结核咳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红细胞沉降率、CT胸片扫描以及痰菌检测法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咳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2.3±10.2)岁;分型:3例Ⅱ型,12例Ⅲ型,5例Ⅳ型;日咯血量:8例少于500ml,10例500~1000ml,2例大于1000ml;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32.5±10.4)岁;分型:4例Ⅱ型,13例Ⅲ型,3例Ⅳ型;日咯血量:7例少于500ml,10例500~1000ml,3例大于1000ml。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型以及日咯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其做好药品、器械准备,对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咳血量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存档处理,可将其作为制定急救方案的重要指导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观察病情、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24h强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咳血先兆观察 约超过50%的肺结核患者发生咯血前均伴有咯血先兆,其主要表现为气急、胸闷、咽喉异物感、心窝部灼热、咳嗽以及咽喉发炎等临床症状[2]。大多数咯血发生时间为清晨或者夜间。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大夜间巡视力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以便尽早发现咯血先兆;另外,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主要观察心率、呼吸、面色、血压以及体温等情况,准确、及时做好记录,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
1.2.2 咳血时急救护理 咯血为肺结核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病急,如不能及时抢救,则易导致患者窒息。为此,为有效治疗和实施急救护理,需要以防止发生大咯血为关键。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其快速进行输液、输血,确保循环血量快速恢复;嘱咐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肝素、抗纤溶类止血药物以及垂体后叶素,如有必要应对其进行输血;另外,对患者的咳血量、性质进行正确观察记录,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休克。如患者出现出汗、口渴、心悸、面色苍白、肢末梢冷、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表情淡漠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则表明患者病情可能发展到休克阶段,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2.3 窒息时急救护理 如患者出现咯血症状,且突然停止,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极度烦躁、牙关紧闭、抽搐、发绀甚至昏迷等,则表明患者已出现咯血窒息。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床边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呼吸等指标进行监测;另外,应鼓励患者尽量咳出痰液、血块,有效防止再次发生窒息。
1.2.4 心理护理 大多数肺结核咳血患者由于对咳血、结核不了解,一旦出现突发性咳血情况,会产生恐惧、紧张情绪,从而不知所措。为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耐心、认真的讲解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常见诱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患者发生咳血时,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冷静的对其进行处理,应用熟练地操作水平给予患者治疗信心;另外,应用眼神、手势、言语等方式缓解患者情绪,提高其护理配合积极性;如患者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则应在和患者病历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其性格特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改善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的自信心。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嘱咐患者早期、适量、联合、全程以及规律性应用抗结核药物,另外,饮食要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以及富含纤维素的半流质或者流质饮食为主,保证患者体内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此外,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定期进行复查,彻底治愈肺结核,最终有效防止发生咯血。
1.3 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平均咳血量、转归率以及再次咳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首次平均咳血量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首次平均咳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转归率和再次咳血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转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咳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病为临床中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主要由结核分支杆菌导致,具有发病急、后果严重的特点[4]。其不仅给呼吸系统带来严重损伤,而且还会并发器官、系统紊乱的情况[5]。特别是肺结核咳血患者,为显著增强治疗效果,需要长期服药,不仅增加患者心理痛苦,而且还加大患者经济负担。因此,要对肺结核咳血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进而有效阻滞疾病的进展。本组研究中,对比24h强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转归率高于对照组,且再次咳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咳血患者实施24h强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转归率,并降低再次咳血率,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文清.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05):2657-2658.
[2]王丽芳,窦瑞梅,高智萍.肺结核大咯血的观察、急救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25-125.
[3]陈霞,李雪凤.肺功能不全患者开胸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202-204.
[4]佘玲玲.抢救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8(07):284-284.
[5]李艳杰,任丽平,贾艳平,等.肺结核合并肝病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839-6840.
论文作者:桑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首次论文; 转归论文; 发生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