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任媛媛,高煜,李想,郭秋爽,张双双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任媛媛,高煜,李想,郭秋爽,张双双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摘 要】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者、对照组2组,对照组41例慢阻肺患者均采用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41例慢阻肺患者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水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41例患者,且组内患者疗效水平显著较高,P<0.05,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稳定型慢阻肺;沙美特罗替卡松;布地奈德;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almeterol and rotic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METHODS:82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grouping method:the observer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1 patients with COP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udesonide regimen.41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almeterol and roticasone regimen.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Level and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were different.Result: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drug regimens,the improvement level of pulmonary function of 41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41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 < 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have definite clinical efficacy for stable COPD patients,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prognosis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stable COPD;salmeterol-fluticasone;budesonide;efficacy

目前,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导致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即为呼吸内科临床较常见病症之一,具有起病骤急、病情反复发作的典型特征,如不能够及时进行患者疾病治疗干预,易诱发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问题,对患者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或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亟待临床给予合理关注重视。本研究为选择稳定型慢阻肺患者治疗适用的药物方案,系统纳入了我院2017年3月以来接收的82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了观察组、对照组2组,分别给予了沙美特罗替卡松、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方案,并对不同药物方案治疗下的2组患者疗效水平差异实施了综合比较,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患者入院后均经影像学诊断、体格检查、肺功能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中有关稳定型慢阻肺病症的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临床主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系统排除合并严重心、肾、肝、胆脏器疾病、糖皮质激素药物禁忌症、免疫缺陷病症患者。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观察组41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48~72岁,平均(50.2±10.6)岁;病程1~6年,平均(3.9±1.5)年;对照组41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42~73岁,平均(51.3±10.6)岁;病程1~7年,平均(4.1±1.8)年;本研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2组患者均在病情明确诊断后,及时实施解痉、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措施;针对呼吸困难患者应给予低流量吸氧,维持正常呼吸、通气功能;同时,采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药物对抗感染,必要时可给予患者胸部物理疗法辅助排痰。

对照组41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方案。选取布地奈德粉剂(阿斯利康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90773)作吸入治疗,先实施药品装置均匀摇晃,在最大呼气后将喷嘴装置放入口中,于站立位下以最大吸气量吸入布地奈德粉剂,吸入量维持160μg/次,4次/d;早晚各吸入治疗2次,吸入完毕后清水漱口。所有患者均维持吸入治疗2周[2]。

观察组41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方案实施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10584)经口吸入治疗,每次吸入量维持50μg/500μg,每日2次,早晚各吸入治疗1次,吸入完毕后清水漱口,所有患者均维持吸入治疗2周[3]。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2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均采用肺功能测定仪进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监测,综合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主要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指标(FEV1)。同时,参照《内科学》实施2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标准。显效:经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咳嗽、憋喘、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呈消失或显著改善状态,肺部听诊无湿啰音情况,呼吸音清晰,正常生活无影响。有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咳嗽、憋喘、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但未完全消失,肺部听诊可闻散在湿啰音。无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抑或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2组慢阻肺患者的相关治疗数据,均予录入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实施t检验;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本研究2组稳定型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药物治疗前,FEV1/L(1.27±0.32)、FVC(46.4±9.1)%;药物治疗后,FEV1/L(3.75±0.62)、FVC(72.6±8.4)%;相比对照组41例患者治疗前,FEV1/L(1.28±0.29)、FVC(45.2±8.7)%;药物治疗后,FEV1/L(2.85±0.52);FVC(67.3±6.5)%。综上研究内容可知,2组慢阻肺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得到良好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本研究2组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水平差异比较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经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方案治疗后,组内显效患者共计23例(56.10%),有效16例(39.02%),无效2例(4.88%),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5.12%。相比对照组41例患者经沙丁胺醇药物方案治疗后,组内显效患者共计17例(41.46%),有效18例(43.91%),无效患者6例(14.63%),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综上内容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的疗效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41例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阻肺作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以气道高反应性、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表现。目前,临床针对慢阻肺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界定,多是从患者个体免疫抵抗力因素、季节性环境变化因素方面进行考虑。但从患者治疗角度来讲,无论哪一类因素所致的慢阻肺病情发作,均会造成患者肺实质、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情况,稳定期患者面临的疾病威胁相对较低,通过常规治疗干预能够达到病情缓解、改善目的。但若慢阻肺病情急性发作,则会诱发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乃至死亡情况发生[4]。因此,针对慢阻肺患者科学做好疾病预防、治疗干预,在解痉平喘、抗炎治疗基础上,依托合理药物方案予以气道黏膜修复,降低气道炎性反应、高反应性,规避急性发作尤为关键。

本研究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选用的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具有良好的解痉、平喘效果,药物主要涵括了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2类成分。其中,沙美特罗药物脂溶性较高,可以实现细胞膜良好穿透,激活细胞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经水解后实现受体结合,良好舒张气道平滑肌,切实缓解患者的气道痉挛情况。丙酸氟替卡松成分可伴随患者呼吸作用,抵达肺部终末系支气管良好发挥病灶炎性反应抑制作用,持续强化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稳定性,降低平滑肌收缩反应,规避患者肺实质损坏同时,更好的提高患者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规避慢阻肺病情的进展[5]。相比对照组41例患者应用的布地奈德药物,是一类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抗炎效果较为理想,经口吸入后药物成分可以快速抑制腺体分泌,缓解气道高反应情况同时,改善患者气喘症状。但值得注意,同沙美特罗替卡松相比,布地奈德在提升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气道平滑肌舒张作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6]。对此,结合本研究2组稳定性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水平差异比较即可知晓。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41例慢阻肺患者经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方案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肺功能改善水平也显著优于同期采用布地奈德药物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1例患者(P<0.05);且从2组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水平来讲,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进一步表明了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价值,可有效强化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121-122

[2] 李洪艳.噻托溴铵结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87):17183.

[3] 黄绍通.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7,(17):104-105.

[4] 贾慧卓,文富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7):500-503.

[5] 李娜.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10):177.

[6] 程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慢阻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9):73.

论文作者:任媛媛,高煜,李想,郭秋爽,张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任媛媛,高煜,李想,郭秋爽,张双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