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摘要: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界清与转变,有利于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现状,讨论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目标,探讨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策略,希望为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调整予以参考。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思想与观念的转变,促使民族国家行政环境的复杂化,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我国社会与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变革,造成原有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推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但因政策与观念等多方面的作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面临较多困难,迫切需要明确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目标,适当调整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措施,积极构建政府生态系统,着力实施宏观调控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保障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现状分析
1.1行政管理职能定位不准确
当前我国行政环境的改变以及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诉求,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推进我国政府行政工作的变革与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然而,受政府工作人员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不准确,不适应现阶段的民族国家行政环境,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遭遇现实困境,无法满足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求,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推进造成不利影响。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定位的不准确,体现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管理时职能模糊和政企分开的处理不到位等两个方面。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开展中,有些政府部门不能及时且恰当地处理自身与市场发展的关系,市场发展受到相关政策部门直接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市场发展秩序的混乱。此外,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存在过度干涉现象,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并未做到政企分离,造成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低效率。
1.2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透明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应与时俱进。但当前部分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与管理制度,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透明度,行政管理机制不完善,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变革与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流于形式化。部分地方政府虽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但是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内容与行政费用等方面却是有选择的公布,政府政务信息的透明度较低,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公开的认同度较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不匹配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不利于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
2.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目标
2.1从“直接干预型”向“宏观调控型”政府转变
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促进行政环境的复杂化,过去的直接干预型政府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不适应,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转变,经济市场的变革,推动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由向社会提供垄断性服务转变为服务提供分开的体制,代表着政府从直接干预型向宏观调控型的转变。与直接干预型政府向社会提供垄断性服务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同,宏观调控型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行政决策与指导和政策的制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当“掌舵手”的角色,具体的“实干”工作由他人完成。“直接干预型”政府向“宏观调控型”政府的转变,促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手段是对经济与法律等多种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微观的行政管理工作逐渐被宏观控制所替代,注重对经济、社会与市场等各方面发展的调节服务,利用制度供给与明确规范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引导,从而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发展。
2.2从“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党和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决心,推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促使政府从指令型向服务型转变。随着行政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与传统的管制型或指令型政府相比,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理念发生本质变化。指令型政府属于权利本位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过度依赖行政权力,对人民群众的舆论呼声不够重视。服务型政府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依据,采用多样化手段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以人民、以社会为本,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定位准确,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力得到真正体现和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托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深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政府以服务者的身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冲突与矛盾。
3.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策略
3.1完善政府行政管理的制度体系
法律与制度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依据,而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完善性与适宜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与水平。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要求各级政府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诉求,结合当前的行政环境,对行政法律与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完善政府行政管理的制度体系,依托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切实解决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遇到的各类问题,用适宜的行政法律与管理制度,支撑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对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应适当保留供给侧改革战略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部分体制与机制,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结合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民主化发展,积极推进政企与政事的分开,促进法律与经济等管理手段与基础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利用市场化手段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审批等一些政管理事务进行有效处理,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推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健全行政管理机制与制度,建立透明且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配置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摒弃单一的指令式行政管理职能,整合政府资源,保障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2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信息化
政务公开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落实,要求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成效、行政费用支出与行政决策等相关内容的透明与公开。大数据时代,多样化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工作透明对政府行政管理的高要求,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以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推动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时,结合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积极建设电子政务管理系统,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依托网络平台等媒介拓宽政务公开途径,整合政府资源,加强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政府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强化政府“无缝隙”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有效供给与行政管理效率,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保障。
3.3健全政府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
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结合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推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理顺政府工作流程,依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政府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将主管部门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手段进行有效整合,规范行政管理工作行为,规避政府行政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严惩职务犯罪与滥用权力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加大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力度,有效防止政府行政管理中各种腐败行为与不正之风的发生,整肃党风政风,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加大社会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扩展人民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的渠道,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化,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
依托政府行政管理的传统正式化制度,结合政府行政决策与管理工作的创新要求,尊重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合法权利,积极探索并推行民主决策机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第三方机构与社会组织所具备决策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建立社会决策的激励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及其他机构与政府部门的联动,强化对社会职能与服务职能的提升,推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共建适应性强的决策机制,促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变革。明确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目标,依靠政府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及行政管理监督机制的健全,推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昕宜.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9).
[2]杨嘉懿,李家祥.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地位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体制改革.2016,(06).
[3]叶海平,王丹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过程逻辑范式”及其分析[J].新华文摘.2008,(19).
[4]章长城.中部崛起中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J].武汉学刊.2008,(04).
论文作者:孙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政府论文; 行政论文; 管理职能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我国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