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国税局基于WEB内部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青岛市国税局基于WEB内部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董晓春[1]2004年在《青岛市国税局基于WEB内部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90年代Internet的快速增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的生活。人们可以随意在家中方便的订阅信息,订购货物。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机关,在21世纪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代的政府必须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满足信息时代要求的同时,也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服务于民众。于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电子政务便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回顾了电子政务的历史,详细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子政务在国内外的发展。并对在青岛市国税局实施电子政务可行性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得出了在青岛市国税局实施电子政务是可行的结论。 接着详细分析了青岛市国税局业务需求。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系统地总体架构。在详细的阐述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为基础的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为基于WEB的青岛市国税局的电子商务建立模型。尝试开发基于WEB应用系统的一种方法。 文章还对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工作流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任务状态和关系型数据库的简易工作流系统;二是,讨论了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报文摘要算法的电子印章方案,解决内网环境下公文抗抵赖和唯一性的问题。 论文以青岛市国税局的实际项目为基础,研究了目前电子政务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结合实际的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蔡丽诗[2]2013年在《电子政务职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广为传播,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政府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革行政业务审批流程和操作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渠道,也是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明智选择。电子政府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政务的组织体制、工作方式,在现代化科技手段下政府将被赋予更高级的工作形态。将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工作,是电子政务存在的目的,也是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国的电子政务探索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历经了“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工程”,到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国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和改革,无论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把利用新信息技术,打造电子政务系统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成都市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的工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从电子政务外网的架设,到创立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再到开设“网上政务大厅”门户网站,成都市的电子政务不断地迈上新的水平,在全国市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行列中居于领先地位。然而,成都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植根于信息技术上的业务模式转变带来更多地困难和机遇,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学习和借鉴成功的建设经验,在充分了解和结合本地特点和优势的情况下,探索新的工作灵感和突破口。这篇论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研究。作者首先从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准确理解和把握电子政务的定义、内涵,特征和基本职能的前提下,学习并参考众多相关文献,吸取前人研究的理论成功和优秀见解,树立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梳理了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作者对成都市民使用“网上政务大厅”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碍于一些限制条件,调查规模比较小,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16份。问卷题目涉及被调查者的身份,对“网上政务大厅”的了解程度,使用程度,使用体验和对网上政务的态度和倾向。在深入分析问卷结果后,作者得到的结论是:市民对“网上政务大厅”知晓度尚可,但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市民普遍知道“网上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大厅”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充实网站的信息资源,在多种渠道大力地推广“网上政务大厅”,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推动了成都市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市民对“网上政务大厅”的利用程度依学历、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别。学历越高的市民越多地关注政务新闻和政府动态;而学历较低的人则更多地关注于自己本职工作。那些不知道“网上政务大厅”的人,一是由于自身网络知识的缺乏,对电子政务不了解,二是因为习惯于前往政府部门办理业务,习惯于窗口服务,对此有信任和依赖感。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网上办事,因为男性在实际工作中比女性更多地接触网络,也更愿意足不出户地办理业务。40岁以上的中年人了解“网上政务大厅”的主要原因是比较关注政府的动态,愿意为政府建言献策。20-30岁的青年知道“网上政务大厅”的原因是普遍熟悉电脑,对网络接受度较高,愿意在网上处理工作。市民对“网上政务大厅”的满意度未达理想状态,认为“网上政务大厅”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网上审批,网上申请和网上咨询。市民对网上政务的需求和“网上政务大厅”目前所能提供给市民的服务存在矛盾。但绝大多数市民对“网上政务大厅”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支持与希望,认可网上政务的形式,说明网上政务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拥有广阔的前景的。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被认为是同等重要。市民对待网上政务的态度仍有所保留,希望政府能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将电子政务落到实处。之后作者重点梳理了纽约、柏林、广州和青岛这四个城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作者从中发现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成功案例。其中,在对纽约的电子政务建设案例的整理中,作者认为纽约市长办公室的信息化建设和纽约CityNet网络在全市的应用是纽约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亮点。市长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统筹全市的发展,公益维护官负责了解民情,审计长对政府财政费用进行评估,叁方形成权力制衡和相互监督。市长办公室作为市政府中枢系统和决策中心,为城市发展统筹协调,为市长出谋划策。市长办公室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无纸化办公,文件的传达和归档,上下级部门的批文和市长签名均普遍采用电子化的方式;设立新闻秘书办公室,负责收集政务信息并汇总编辑成内部文摘;采用Cisco公司开发CiscoBlue的解决方案,构建城域网,在此平台上构建面向市民的政府门户网站,一方面将政务信息在网上公开,另一方面对市民开放网上办公和在线申请。“311”市政热线电话也为市民提供随时了解政府工作,为城市建设进言献策的良好渠道。德国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柏林的电子政务系统依托于一个大型的市级电子数据库的支持。该数据库是由联邦政府负责筹建的有关人口、经济、土地、资源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的交通、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的地方数据库共同构成。这样的建设模式使得电子政务数据库信息量庞大,网上业务丰富。另外,柏林市政府下辖的12个行政区中,都建有若干市立社区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全部实现实体和虚拟的双重运行,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共存,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个性化需求。国内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市有广州和青岛。广州的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起步很早,“198”工程开启广州向政务电子化迈进的步伐。广州的“叁网一库”建设成果显着,其做法是将政府内部办公局域网、覆盖国务院至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向公众开放的,和将政务信息与公共通用网络连接起来的政府公共信息网,以及跨区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基础资源库共同推进。“中国广州政府”门户网站便是广州市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背景下的一项先进成果。从1998年面世以来,经过近数十的发展,该网站已发展成为一个整合5000多项服务的大型综合性政务应用网站,并且将中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在门户网站上进行整理和汇总,有效地促进了政府部门互联互通。青岛市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以统一协调、适度集中的“四统一分”原则来指导工作,青岛市电子政务系统是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的专用内网与大容量跨部门一站式门户外网并行共存的立体系统。统一的办公系统实现不同政府机构和不同政务部门之间合理的分工合作,联动审批;统一的办公软件促进全市行政系统信息化办公的高度集成和无缝衔接。“861”核心技术体系使得青岛的电子政务建设具有本地的独创特色,开辟了一条低资金投入、高标准起点、低成本维护、高效能运行、大规模应用的别具一格的“青岛模式”。基于问卷调查结论和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案例的启示,作者提出了四条成都市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第一条建议是要强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重点要加强电子民主权,将政府职能转变与电子政务发展有机结合,高度重视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二条建议是电子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将传统的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和上下级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转变为平等的互助服务关系,链条式响应和处理业务。将窗口办理的业务逐步向网上平台转移。设定每个部门处理业务的响应时间,保证服务的流畅和高效。重组业务部门,共享业务资源。第叁条建议是基于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要建立行政审批业务内容的标准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标准化和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的标准化。第四条建议是电子政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各部门设置电子政务专业管理人才,配备具有专业电子政务技术和素养的领导者。在各部门建立电子政务人才培养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公务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职业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以高校为依托,在校园中培养和选拔具电子政务技能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周慧文[3]2005年在《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的评估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网站,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对公众与企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对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也代表了一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为此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进行评估,对影响网站绩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才能对我国政府网站发展进程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以进一步调整建设规划,使我国电子政务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文正是围绕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和影响网站绩效的相关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展开论述,全文共分6部分。 第一部分 政府网站理论探索 在相关理论背景部分,从信息时代的行政环境、新公共管理理论、行政模式等角度进行初步的分析,尝试探讨电子政务及其公众网站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铺垫。 美国学者里格斯(Fred W Riggs)提出了对应不同社会形态的叁种行政模式。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处于过渡型社会,也就决定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类型,适用于里格斯提出的“棱柱型”概念。中国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目标,其实是要在转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双棱柱型”的行政模式。里格斯关于行政环境水平的理论在本文后面章节得到了实际的统计学结论的印证。 在信息时代,政府由管理控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作为政府提供电子服务的窗口,政府门户网站是一个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内外部的交流沟通,同时把业务扩展到Intemet的应用平台,为政府提供一个单一的访问政府各种信息资源的入口。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提供电子服务。 新公共管理运动缘起于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实践。拉森(Ranson)和斯图亚特(Stewart)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特点与现代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取向是非常吻合的,如果说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思想的话,电子政务则是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现这一先进思想的最有效的现代化方法体系。 第二部分 国内外政府网站现状分析 对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的政府网站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对我国政府网站的历程和进展也进行了总结。

刘珊[4]2014年在《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在行政许可中心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行政审批制度的不断改革,在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孤岛”成为网上行政审批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严重的障碍。本论文以天津市行政许可中心行政审批为背景,开发了基于XML技术的数据交换平台。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通过查阅和收集资料,研究了当前国外和我国网上行政审批的发展状态,研究了数据交换技术。对XML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XML对数据交换的良好支持,选择XML作为数据交换的中间数据格式。(2)需求分析阶段,对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对外网申报系统、内网行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功能和数据交换功能进行了用例建模。对未引入数据交换平台的企业设立审批流程进行了建模,对引入数据交换平台后,改造后的企业设立审批流程进行了过程建模。通过数据建模,设计了一些交换数据信息类图。(3)对系统进行了设计。根据许可中心的网络和各委办局专网的进驻,设计了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的网络架构,通过对许可中心和各委办局的业务系统部署情况的调研,进行了计算架构的设计,确定了开发平台,进行了数据架构的设计,通过接口的设计,明确了交换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对数据交换平台进行了层次架构的分析,并对各模块功能进行了设计。(4)系统实现方面,实现了数据交换的整个流程,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也进行了实现,如数据交换规则的实现,数据提取的实现,数据解析的实现和数据库连接的实现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实现等。通过该数据交换平台,解决了许可中心内网行审系统和中心门户网站、工商局行审系统、质监局行审系统、地税局行审系统和公安局行审系统无法实时互通数据的问题。

卢永华[5]2014年在《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内外包协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政府投资项目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对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变诉求提出以后,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论文在学习现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系统归纳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社会保障卡信息系统项目现状和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管理的现状。针对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经办服务方式的选择问题,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交易系统运行不畅的问题,社会保障IC卡医保结算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的连接问题,社会保障IC卡卡片生产流程的管理问题,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内外包协同管理的构想。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内外包协同管理是一种既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又能保证政府在项目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对项目实现有效监督和管控的管理模式。论文内外包协同管理构建的核心内容有叁部分,一是政府各部门依照各自职责通过分工协作,在“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的资源,对各自现有的应用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利用内包的形式共同做好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专业队伍,将部分新建项目外包给专业化公司承建,既可降低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又可以减少财政投资和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叁是以核心平台叁版为基础,采用WebService和J2EE等技术应用,搭建内外包协同平台,实现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内包与外包的协同管理。论文将内外包协同管理模式运用到了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当中,设计了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内外包协同管理模式的运用架构、软件集成、数据交换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按照统一、高效、集约、规范的项目管理要求,通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协同推进,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开发单位和应用部门的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公积金管理部门,以及合作银行、卡供应商、12333、12345等单位的协调联动。论文将内外包协同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实现项目管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价值整合和价值创造,为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困境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丰富了新时代下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换的日益频繁,信息资源的不断整合,内外包协同管理模式在政府信息化项目中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孔晓艳[6]2010年在《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拉塞尔·M·林登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共部门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隙政府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是一种适应顾客社会、信息时代要求的新的政府再造理论,它以顾客导向、竞争导向、结果导向为核心价值,以创建面向顾客、服务公众、提升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宗旨。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电子政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力求通过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按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状况,阐述了无缝隙政府与电子政务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分析了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以及电子政务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作用,并根据无缝隙政府与电子政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无缝隙政府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实质以及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主要无缝隙政府理论指导下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包括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电子政务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作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思路;第四部分部分是结论,充分借鉴无缝隙政府的基本理论,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扬长避短,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李岩[7]2008年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政务信息资源重复采集、分散管理、底数不清、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为此,从国家层面提出要大力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业务协同。为了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本文试图从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方法,来研究信息共享的实现方案。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采集、存储、使用和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通过元数据信息的定位和发现,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一套方法、工具和体系。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运用有效的实施手段和管理方法,可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梳理、编目和应用。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国家和北京市有关信息资源目录的标准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结合丰台区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实施方法叁段论:首先对丰台区政府各部门的业务进行了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丰台区政务信息资源数据进行梳理;最后通过数据梳理,提取各部门共享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对共享信息进行编目,建立丰台区共享信息资源目录。本人针对不同阶段详细设计了表单、流程,规范了操作方法。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从结构、功能与应用机制上,设计并实现了目录工具软件。最终完成了《丰台区政府政务共享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提供了辅助工具,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现丰台区政府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了基础。

唐文宁[8]2011年在《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政府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政府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潍坊市政务管理平台的建设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如火如荼的进行。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的信息来源涉及到潍坊市的各级政府部门包括: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出入境检疫局、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人行潍坊支行、统计局,以及其他所有政府事业单位。现在政务信息在各单位间的传递还是依赖纸质文件的人工派送,效率很低,主要存在信息量不足、各单位报送信息不积极,办公效率低下的问题。平台是以共享最大限度的信息为前提的,同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各机构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并且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提供了办公自动化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办公的正规化、标准化。为此,本文结合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工作的实际,研究开发了一个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文中首先对传统政务信息采编业务所涉及的政务信息采编写作性工作流以及政务信息生产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框架和详细设计。采用Struts和Hibernate(?)相结合的框架,采编流程采用工作流的Petri网方法对业务流程进行描述的方法建立了新闻信息生产流的模型。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实现。本文着重叙述了信息加工与处理、信息采集、决策分析和日常管理四个模块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部分界面示例。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的运行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实现了潍坊市直主要部门的政务信息采编的需求。建设完成了的政务信息采编系统完成潍坊市政务信息的网上采集、编辑、发布功能,实现网上约稿、信息报送、录用统计、组合查询、实时反馈、定期归档等功能,建立起潍坊市政务信息数据库。通过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实施,建立的信息采编工作平台,使潍坊市信息部与所属各单位之间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沟通。利用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使潍坊市信息部门更好的开展日常信息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发布流程,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全市政务信息自动化管理水平。

盛莹[9]2016年在《大数据背景下江西地税税收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手机进入4G时代,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零散的碎片间隙使用互联网应用。人们每敲击一次键盘,每滑动一次鼠标,就在不知不觉中将数据上传到了互联网中,信息化数据急剧膨胀,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会说话,数据有价值”,对于这点,人们深信不疑。因此,世界各地开展了对大数据的认识、采集、分析、应用的深度研究。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提出《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为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启示,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政府管理者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转型期,完善的财税体制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要建设完善的财税体制,必须依托税收信息化。现阶段,税收信息化发展已经在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得到推广和发展。江西省地方税务系统于2005年率先在全国地税系统建成省级数据大集中模式的税收信息化系统,无论是在推进财税体制建设,还是在发展税收信息化为税收管理服务等方面都起到了垫脚石的作用。虽然江西省地方税务系统的税收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又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影响了财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数据运用的经验,以江西省地方税务系统税收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地方税务系统税收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从信息化建设的人员构成、硬件资源、资金投入、应用水平和税收管理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税收信息化应用重视度与税收管理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化应用重视度高的地区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相对比较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建设只重视业务流程轻视数据;信息系统的管理流程与实际工作流程不符;数据采集手段和渠道单一;数据分析技术贫乏以及信息化建设资源投入不足等等。分析问题原因主要为对大数据认识不到位;不注重信息化技术研究;纳入信息化管理的数据采集渠道单一;专业技术人员保障不足;信息安全防范薄弱等等。本文以“江西地税数据质量监控平台”为实例,在软件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贯穿“大数据”理念,为解决江西省地方税务信息化建设瓶颈提供新途径。最后,作者结合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情况,对深化“大数据”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从加强观念建设、环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建设和新型税收业务管理体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时代不变进步,我辈不能等闲。“大数据”步伐已经来到,我国对其研究相较于发达国家已有所滞后。现阶段,我们应紧跟其上而后超之,探索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以技术变革带动管理变革,提升税收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税收现代。

宋乐永, 谭啸, 宋乐永[10]2004年在《“搜索”纳税漏管户》文中认为编者按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徇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标志。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信息资源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薄弱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青岛市国税局基于WEB内部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董晓春.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 电子政务职能优化研究[D]. 蔡丽诗.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 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的评估与应用研究[D]. 周慧文. 武汉大学. 2005

[4].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在行政许可中心的应用研究[D]. 刘珊. 天津大学. 2014

[5]. 青岛社会保障IC卡一卡通信息系统项目内外包协同管理模式研究[D]. 卢永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 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D]. 孔晓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研究与实现[D]. 李岩.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8]. 潍坊市政务信息采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唐文宁. 山东大学. 2011

[9]. 大数据背景下江西地税税收信息化建设研究[D]. 盛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10]. “搜索”纳税漏管户[N]. 宋乐永, 谭啸, 宋乐永. 计算机世界. 2004

标签:;  ;  ;  ;  ;  ;  ;  ;  ;  

青岛市国税局基于WEB内部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