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的真谛及其实现路径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的真谛及其实现路径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真谛及其实现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谛论文,路径论文,公正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6)04-0083-0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其中,“公正”不仅是社会层面中的价值取向,亦是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探究“公正”提出的历史文化背景、解析其深层内涵,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目标的需要,也是深刻认识与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一、“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内容的深层解析

       公正,即“公平、正义”。作为价值理念,“公正”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理念是无产阶级的公正理念,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奋斗目标,是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将“公正”提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的价值共识。

       1.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基础上的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论著虽未专门论述“公正”,但其饱含着丰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是基于对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批判和思考。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阐释了公正的具体性,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P32)“公正”作为价值理念,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必然会受到该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即一定社会公正与否要受到该社会现实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因此,公正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同时,他深刻分析和批判了阶级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正如恩格斯所言,“平等是正义的表现”,[3](P668)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包括生产资料占有、劳动产品享有上的平等,也就无所谓社会的公平正义。自出现阶级以来,就存在着阶级不平等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在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以致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立形式中进行,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生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必要生活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资料。”[4](P336)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对立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重要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5](P45)这道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揭示了资产阶级公正的虚伪性。在资产阶级所标榜的公正社会中,有产者与无产者间的不平等并没有消除,且愈来愈尖锐化。在对资产阶级虚伪“公正”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指明“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正是正义所要求的”。[6](P582)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此才能彻底实现社会的公正。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马恩经典科学理解基础上做出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客观总结。

       2.认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经验基础上的逻辑结论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上始终探索社会公正的实现。公正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还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都对建立公正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社会公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反阶级特权,通过宪法确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保障生产资料的共有与共享。20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只有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涉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公正。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373)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体现了其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公正”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突出了党在新的发展阶段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角度完善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不断的实践探索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公平的实现,亦奠定了“公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党认识到“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并将其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认真总结革命与建设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逻辑结论。

       3.客观分析国际国内环境基础上的科学判断

       当今,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样化不断相互影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没有消失。当前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影响社会公正的因素。具体言之,经济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得到确立,但相关机制尚不完善,经济环境中尚存在许多不正当的竞争。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群体、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日益凸显。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使人们对当前的社会公正产生质疑。政治上,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制度尚不完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文化上,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公正社会的建设。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环境的基础上,将“公正”提升到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之高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的实现做出的科学判断。

       二、“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析

       任何社会都有表达其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社会关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均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与生活实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理念,在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必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定性。

       1.“公正”的价值旨归是促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发展趋势

       公正是人们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诉求的必然要求。公正实则包含了两个重要原则:第一,每个人都享有最广泛的平等自由权利。第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安排,能够合理地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广泛的平等自由权利。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人们追求“公正”价值理想,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和实践的角度出发,辩证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社会公正问题归结为历史的、现实的、人的问题,真正揭示出公正的本质内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56)社会公正本质上是对现实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反映和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深刻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是努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价值理念的要义应是:实现社会的公正有序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首先,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享有基本的社会发展权利,才能在维护社会成员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动力与持续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一个成员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其次,公正的价值目标在于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公正在保证人的基本生存与平等发展权利基础上,还探求建立统一发展标准与均等发展机会的整体发展机制,进一步激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活力与主动性、积极性,不会因其他个体的发展而丧失自身的发展机会。这与资本主义社会所宣扬的公正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曾深刻揭露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以更多地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秩序、利益分配等,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诉求的表达。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所宣称的公正不可能真正实现涵盖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正才能实现平等并合理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2.“公正”价值观的重心在于“分配公正”

       “公正”包含分配领域的公平、制度设计中的正义以及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要求的机会均等。而当今社会,人们通常以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与否为标准来判断一个社会的公正程度。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分配公正构成社会“公正”的根本内涵,因此也成为“公正”价值观的重心。社会公平正义实则是人民对自身利益关系与现存分配方式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社会公正核心的内涵是根据合理的判断标准来分配资源。而分配形式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直接制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8](P40)可见若没有公正合理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作基础,分配公正乃至社会公正的实现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并逐步完善公平分配制度,努力在共享社会资源与发展成果上实现社会公正。当前,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为实现社会公正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目标不仅在实践中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民众的价值认同感。现实状况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的收入差距既高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高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探索,努力找寻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的中国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并强调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对于改变民贫国富和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分配不公现象,为能真正实现社会资源与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正合理是实现分配公正的源泉,而分配公正则是“公正”价值观的重心。

       3.“公正”与自由、平等、法治有机内在统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重要价值取向,相互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一切道德旨向与法律制订执行首先应从公正出发,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自由,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而公正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它要求社会搭建均等机会的平台。而公正则强调公平、正义,即在采用方式符合平等的原则时,要充分考虑道德的合理性。因此,公正保证了平等的实现,平等维护了公正的价值理念。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公正是自由与平等的兼得,既要给予每个人平等地选择应得的权利,又要尊重每个人差异性选择的自由。而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健康运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通过国家公权使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取得高度认同的重要保障与有效途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9]在法治社会中,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因此,法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保证。总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者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共同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发展与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目标的实现路径

       首先,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正氛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0](P23)要从青少年抓起,将“公正”教育与价值理念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中,在中小学开设“公正”知识的相关课程,积极培育青少年的“公正”价值观。其次,在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推进价值观教育应当善于运用大众传媒、网络传媒和新媒体的发声渠道,占领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深入了解社会舆情和群众思想观念,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最后,要不断通过报纸、杂志、影视作品、网络等途径,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社会传递“公正”价值观,释放“公正”的正能量,要将公正理念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在公民生活中渗透“公正观”,不断优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公正”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公正的统一。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分配公正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实现公平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8](P80)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关涉社会公正的分配环节起决定性作用。没有保障社会成员利益的所有制关系,也就不会有公正合理的分配关系。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保证分配公平合理,维护社会公正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公正”价值观的认同与实现需要生产力发展作为保障。历史与实践曾多次证明,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去空谈社会公正的实现,无异于空中楼阁。恩格斯曾提出:“社会的公平或不公平,只能用一种科学来断定,那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事实的科学——政治经济学。”[11](P273)只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上,社会存在的一切不公正现象才能最终消除。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使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有劳动成果,消除阶级剥削、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从而为实现分配公平、社会公正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生产愈发达,制度越完善,社会公正才有愈加坚实的基础,社会公正才能逐步实现。

       第三,加强制度创新,确保社会规则公平与程序公正。制度公正能够保障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间得以公平合理的分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2]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遵循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尽快建立完善对促进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要不断完善公民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收入分配制度等。同时,要健全保障社会公正实现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诉求反应机制、民主参与机制以及整合协调机制的健全等。只有在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上凸显公平正义,才能在社会真正树立起“公正”价值观。

       第四,完善法律体系,增强社会公正的法治基础。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9]司法公正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则具有致命性破坏作用。司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理解支持才能树立权威。由此可见,坚持公正司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法治保障。

标签:;  ;  ;  ;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的真谛及其实现路径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