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而且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不断提高对配网运行系统的管理质量,使其安全运行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是当前电力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配网供电可靠性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管理;供电可靠性;措施
随着电力建设的日益发展和完善,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最重要的是影响到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怎样加强配网运行的安全,是供电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1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供电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配网,而进行配运行工作的是供电企业。其作为国家重要的特殊能源的供应单位,不但承担着整个国家电能正常供应的职责,而且还负担着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及社会责任。因此,供电企业规划的配网其供电可靠性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约80%的用户停电故障是因为电网出现故障造成的。一旦配电网出现问题,其检查和维修必然会中断对用户的供电,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比较直接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由此看出,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比较巨大的。
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 结构的不合理
电网结构的设计不合理,会影响到电力负荷转供、转移的能力等,使得供电的可靠性能降低。负荷的高低及其分布的情况、负荷增长及上下等级网络影响,包括网络性能及结构、电源容量和管理的水平等,会对可靠安全性造成影响。
2.2 配变容量
在架空线中存在一部分配变低载运行的情况,这不仅导致了设备的闲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导致变压器的损耗较大,一旦负荷增长,便会出现超载运行的危险现象。我国电网在供电区域的分布上没有完整而全面的规划,形成部分地区电量小,部分地区超载运行的现象,这些不合理的情况最终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效率。
2.3 配网设备陈旧、不可靠
近年来,随着电力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网建设也在不断优化、改进,但是配网设备还普遍处于陈旧、落后的状态,部分线路老化严重,所带负荷较大,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4非故障停电原因
非故障停电原因包括35k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改造、检修、预试以及配网检修、改造等。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时,要求配网配合停电;变电所主变过载或设备检修、改造等,都会引起配网停电。特别是近些年的城农网改造以及市政工程,要求配网配合停电的次数增多,线路停电频繁,影响了配网供电可靠性。
3强化配网运行管理,提高配网可靠性措施
3.1完善配电结构规划
配电网是电网的神经,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配电网的现状是以架空线为主;35kV、10kV、0.4kV电压供电为主;直馈方式供电为主的“三主”方式,这种传统的陈旧的供电模式,是造成供电技术和可靠率低下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城市建筑高层化、生活环境绿化、居民生活小区化的要求,蜘蛛网式的供电网还会给安全和环境带来许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必须从安全、经济上考虑配电网的优化,改变陈旧的供电模式,完善配电网结构才能发挥配网供电的要求,这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首要条件。完善和加强配电网架,须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首先要做好规划。作为电力系统这样一个整体,若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就是满足了一定时期的供电需要,却满足不了长远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发挥电网的优势,一个完整的、能满足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规划是配网改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配网建设的蓝图所不可缺少的一步。在做好规划之后,必须对负荷的需求、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认真研究,既要满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通过建设使配网形成电源布局合理的、网络互供能力强、电能质量有保证的一个合理优化的网络。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着电网建设的规模。在预测时必须充分研究当地用电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按行业、按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还可应用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精确分析,以提供较为实际的数据。但鉴于负荷增长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所以负荷预测年限不宜太长,一般10年就已足够。在预测方法上,经验的电力弹性系数法,单耗法虽然仍可采用,但往往与实际差异较大。目前有些地区提出按城区大楼负荷预测分区负荷,按平方负荷密度法预测都收到一定效果。针对不同方法预测的负荷进行比较,其准确性将会大大提高。
3.2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电网实际设计中,要保障安全并且尽量减少线路的迂回,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配网的效率,另外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结合施工当地的特点,进行技术的改造,使其更加适应当地环境,更加有效的进行运行,安装备用设备,尽量避免供电设备出现故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尽量不要出现断电的现象。
3.3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网自动化
要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采用先进的设备,并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真正实现配网自动化。先进设备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实现配网自动化,将能大大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和处理、越限和状态监视、开关操作控制和闭锁、与继电保护交换信息、自动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与变电站其他自动化装置交换信息和与调度控制中心或集控中心通信等。先进设备的引进,加速了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3.4 严格执行停电检修制度
将停电工作纳入计划管理方案中。由电网总部统一安排停电检修计划,并且停电前各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尽力做到一次停电完成所有检修工作,尽量防止重复停电情况,严格禁止出现计划外的停电,以免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混乱和经济损失。
结语
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不仅仅是用户需求,同时也是供电的企业自身的需要。供电可靠性提高,不仅能够减少因停电造成的损失,避免停电而引起的各种经济纠纷,也可以树立起良好供电企业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黎月琼;解决配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确保配网用电可靠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
[2]梅伟杰;沿海地区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3]陈福军;杨勇;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J];广东科技;2013(10).
[4]高捷;何斌棋;县级供电公司配网运行综合管控机制建设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
论文作者:姜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配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