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繁殖期的饲养与管理_鹧鸪论文

鹦鹉繁殖期的饲养与管理_鹧鸪论文

鹧鸪育雏期饲养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鹧鸪论文,饲养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育雏的适宜温度。雏鹧鸪1周龄适宜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下降2℃左右,直至与自然温度相同。育雏时的温度可根据雏鹧鸪的活动、休息和觅食情况进行调节。

      2.及时开水。雏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内供给饮水。水槽中放入色彩艳丽的石子能引诱鹧鸪饮水。要保证全天24小时供应清洁饮水。饮水中可加入0.02%的高锰酸钾,3日龄内可在饮水中添加0.02%土霉素,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1~20日龄的雏鹧鸪,可在每10kg饮水中添加500克葡萄糖及少量的复合维生素B,供雏鹧鸪自由饮用。

      3.适时开食。雏鹧鸪在开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多数雏鹧鸪不会自行啄食,需耐心调教。3日龄内的雏鹧鸪应保持不断料,让其自由采食;3~10日龄,每日喂料6次,即上午2次,下午2次,上半夜1次,下半夜1次;10~28日龄每天喂料5次,即减去下半夜那次喂料;4周龄后每日喂料3~4次。投料时,以当日吃完料为准,最好不留料底,以免饲料受污染,也能避免雏鹧鸪挑食而造成营养物质不平衡。

      4.光照控制。雏鹧鸪在1~6日龄每日连续光照23小时,或实行全日光照,日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来补充。2~3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以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直至仅利用自然光照,配合早、晚开灯饲喂。光照强度一般每平方米2~4瓦。

      5.密度控制。一般来说,1~10日龄的雏鹧鸪,每平方米70~80只,10日龄至4周龄,每平方米40~60只,4周龄至10周龄,每平方米20~30只为宜。

      6.通风换气。根据不同季节适当控制舍内通风量,排出舍内有害气体,补充新鲜空气,满足雏鹧鸪的代谢需要。

      7.适时诱导。鹧鸪出壳后30小时内要给予某些环境刺激,如光照和黑暗、操作声、噪声和音乐等,这有助于防止在鹧鸪的整个饲养期内发生应激或某些恶癖。

      8.断喙防啄。断喙可在雏鹧鸪3日龄时进行,至第6周龄再次进行。要注意,断喙前后1~3天要加倍添加维生素K3,断喙前3小时停料,断喙一周内要增加饲料和饮水。

      育雏期的其它管理工作如卫生防疫等的工作要求与其它禽类基本相同。

      联系电话:0551-2812608

标签:;  

鹦鹉繁殖期的饲养与管理_鹧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