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下,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深基坑深度随之增加,致使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复杂化。在深基坑工程施工前,为了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需要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来获取工程相关信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循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为施工质量提供关键是保障。故此,在深基坑工程中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把握勘察重点,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以求提升深基坑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分析深基坑工程,明确岩土工程勘察重点,并寻求合理有效措施保证施工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
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涌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所在,直接关乎到后续施工活动开展和整体建筑施工质量。所以,为了保证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充分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收集施工区域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编制合理施工方案,指导后续深基坑工程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由此可以看出,岩土工程勘察对于深基坑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是施工首要环节,加强对其研究可以为具体岩土工程勘察提供支持。
一、工程概况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包括商业楼和地下车库,属于框架结构。其中地下车库有三层,深基坑尺寸180m×220m。商业楼有10层,地上7层,地下3层,属于框架结构,建筑埋设为16.2m。而住宅楼有30层,属于剪力墙结构,桩基为施工基础所在。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
(一)深基坑支护系统
在现代社会进步发展下,大量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涌现,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所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后续施工质量影响较大,需要做好深基坑开挖工作[1]。对于一些难度较小的基坑施工,可以直接放坡开挖,但是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对于施工现场技术要求较高,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则需要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辅助施工,为深基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这一需求下,深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井点降水配合钢板桩,形成更为完备的支护系统。结合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用途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挡土系统,可以分担深基坑外土体压力,当前基础施工中的钻孔钻柱状和水泥搅拌桩均属于挡土系统范畴;其二,深基坑挡水系统,由于深基坑深度大,可能受到地下水和地表水渗透侵蚀基础结构,影响到工程质量,而深基坑挡水系统则是为了规避此类问题出现,最为典型的当属地下连续墙和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其三,深基坑支撑系统,用于维护深基坑围护结构稳定,较为典型的当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组合支撑技术[2]。
(二)深基坑支护结构
纵观当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来看,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深基坑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分布开挖期间,将细长、密集的杆件固定在土体中,然后喷射混凝土,实现深基坑的支护目的。此种技术有助于土体、混凝土面层和土钉充分融合在一起,实现加固深基坑结构的作用。其二,深基坑深层搅搅拌支护技术。通过深层搅拌机按照配合比将水泥、石灰和软土混合搅拌在一起,形成硬度和强度符合要求的深基坑桩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抗渗性能[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三,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相较于复杂,适合一些深度较大的深基坑,如果现场周围存在复杂管线和建筑物,采用此种技术可以更好的应对施工需要。
除了这些技术以外,内支撑、锚杆支护技术。其中锚杆支护技术较为常见,通过改变深基坑周边岩土层受力状态,形成稳定的加固带,实现深基坑的加固防护。而内支撑则表现为竖向斜撑和平面支撑,支撑构造较为简单,降低材料损耗,尽可能减少基坑变形和位移问题出现,提升施工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三)深基坑设计要点
深基坑设计中,外界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尤其是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可能导致深基坑承载力不足,影响到后续施工质量。就深基坑支护设计本质来看,具有挡土作用,与周围土体保持稳定。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通过对土体强度精准计算,在岩土工程勘察基础上获取数据,编制合理的勘察报告,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三、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分析
(一)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明确勘察内容和范围下展开,为后续深基坑施工方案编制提供可靠依据。在开挖边界两倍范围内设置勘察点,勘察点间距控制在10m~15m范围,相较于简单的地基勘察点间距设置30m~50m。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勘察孔深度是开挖深度两倍以上,如果发现软弱土层,要保证勘察孔深度穿越这些土层[4]。需要注意的是,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为了了解深基坑施工周边区域的岩土情况,为后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可靠数据依据。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获取的数据信息,了解深基坑开挖周边的地质条件、地下水储量、变化趋势等内容,分析地下水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二)掌握工程情况,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首要前提,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可以充分掌握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范围内。对施工周围环境调查,掌握周围建筑物基础形式、高度和间距等信息;与市政部门沟通,查阅周围地下管道线路敷设情况,并借助专业设备对地下探测[5]。在充分了解施工区域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分布和储量,结合软土夹层分布特点和其他参数,整合水文地质资料,在科学合理分析后形成勘察报告,保证后续深基坑施工科学合理。
(三)勘察现场布置
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明确勘察范围和内容,依托于施工区域现场条件确定,如果勘察范围内发现碎石土和硬粘性土,结合岩土类型来适当减少勘察深度。在深厚的软土区域,适当扩大勘察深度和广度,保证勘察点深度穿透软土层,获取精准的勘察结果。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所选择的方法包括钻探、静力触探试验等,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结论:
综上所述,在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应该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范围,选择合理的勘察方式了解施工区域岩土构造以及周围环境,确定深基坑支护形式,为后续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娇.高层住宅建筑地基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9):119-120.
[2]梁平.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6(27):89-90.
[3]罗健.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结合问题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16):89.
[4]叶凡.地质勘察在深基坑开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6):15-16.
[5]张寒,戚文辉,陈秀云.从基坑设计角度反思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通报,2017,33(02):181-185.
论文作者:马晓飞1,武凯强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深基坑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深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