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串换制实验提升道德教—学实效性的十项机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组论文,实效性论文,道德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与班组串换实验概述
班级授课制作为知识教学的高效组织形式,对于道德教—学而言一直有着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下,小班化教学不太可能在短时期内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潮。这一问题成为许多教育实践和实验无法回避的难题。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从1999年开始探索以班组串换制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善道德教—学的环境,提升道德教—学的效果。经过六年的实验研究,现已形成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实践程序,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评价。
所谓“班组串换制”,是指在现行班级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在班级之间及班级小组之间按照一定时段的频率实行动态串换,并实行班组干部岗位的开放式轮换,目的是通过班级教学和管理的载体来增进和谐、平等的教育交往关系,提高道德教—学的实效性。其具体组织形式为:串班。(1)年度分班。每学年开学前实验年级学生再一次“打散”,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异质分班。(2)班际互访。根据学生个体的情感意愿和班集体的可能,组织学生开展班际互访。每班每学期安排三次,每次出访六分之一的学生,时间为20天。组织班际互访有六个环节:第一,串换人选自荐并经过老师的审核;第二,调整好实验班各班教学进度;第三,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包括道德学习目标及具体措施;第四,开好迎送会;第五,鼓励学生每天写好日记,并与同学、老师多交流;第六,辅导学生总结班际互访的收获。(3)纵向串换。组织各类团社、兴趣小组,让学生按各自的兴趣和学习水平跨班、跨年级自愿组合。
串组。(1)组的长时串换。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按多种形式把学生串换成各个小组。(2)组的临时串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特点,组织即时小组。
班组干部串换。(1)班队干部的串换。全班同学都可参与,抽签与自荐相结合。(2)课代表的更换。主要面向串换后的非班队干部,以自愿报名为主。(3)串换小组内部的角色转换。小组成员轮换担任正副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等。(4)值日班长的轮换。在串组内部,每天轮流推选出一位同学,和班委一同管理全班当日的各项事务。(注: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内部交流资料.“班组串换制”纪实[M].2004.)P7~19班组串换制的这三种主要举措都被实践证明能够较有效地促进道德教—学。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二、串班促进道德教—学的机制分析
串班促进道德学习的机制主要包括提高道德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打破班级的固态空间、丰富道德学习的有效时间流、最大化地借助师生与同学等道德教育关系、加强道德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串班学生的特殊监督作用。
(一)串班促进道德教—学的空间与时间机制分析
我国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是学校,更具体的说,班级是中国孩子获得成长的核心场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似乎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回到家里就做作业,一直做到他们睡觉。2001年震惊全国的金华小学生杀母案那个涉案学生原所在班级的班长谈到这样一种感受,每天他只能跟他的父母讲三句话:早上,‘爸爸、妈妈,我走了’;放学后,‘我回来了’;晚上,‘我睡觉了’。”(注: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1[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31~33我国班级的平均学生数约为美国班级人数的三倍,参照波沙特的互动法则推算(注:美国社会学家波沙特的家庭互动法则(law of family interaction)用家庭人口数计算家庭关系的次数,公式为:R=(N平方-N):2。其中R为家庭关系的互动次数,N为家庭人口数。该法则表明:在家庭关系变化过程中,家庭人口数直接影响家庭关系的复杂程度。家庭人口越多,互动越频繁,家庭关系越复杂。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6卷.)P471,似乎我国班级这个异质大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关系资源也相应增加了两倍。但实质情况并非如此。我国基础教育所承受的考试压力之巨使得封闭的班级成为高度层级化的、角色化的固态空间。在教师的心目中,班上学生的“好、中、差”分等是相当清晰的。“差生”甚至中等生都比较受忽视。这种排序经常相当清晰地外显为差生在后的班级座次。串换制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在打破班级隔膜的同时,将师生用于培养正向道德教学关系、发展道德人格的学习时间和渠道合法化,鼓励班内和班际的师生、同学间的正向情感交往。这对于道德教—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班级串换较好地掌握了时间连续性的度,把握了连续与变换的和谐。较长时间的师生相处,对于道德影响的有效发生是很有助益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道德影响的连续性、恒常性、言行的相互参照性是与有效性直接相关的属性参数。一定时间的师生交往使得教师有可能了解学生,知晓学生的学习基础、情感需要、道德倾向、人格特征、家庭结构,以及基于此的具体被关怀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道德发展需要,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关怀,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颤、受到感动。一种教育行为,到底是弄巧成拙还是体现了教育智慧,其评判标准归根结底还在于具体被关怀者、被引导者的感受。
教师的连续性道德影响固然具有社会上的偶发道德影响所不能比拟的渗透力,但是,在固定班级的同一道德环境中常年连续学习,也有其弊端。特别在我国学校教育知性学习任务过重、活动不足、教育环境缺乏异质性的情况下,班级的封闭性有着诸多负面效应。任何单个班级,其道德教—学资源总是相对稳定和固态的,因此,串换实验安排学生每学年都能在某个邻班度过20天的教育生活,并且每学年开学前都将实验年级的学生重新打散分班。新环境容易对学生发生道德影响作用。串班,相对于在母班的学习来说,是一种自觉的暂时“中断”。博尔诺夫曾指出:儿童的成长应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P140米勒的镜中自我理论显示,人的道德自我意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作为参照系的给定作用。客班对于新成员的了解刚刚开始,其道德形象的给定性也较弱。这正是新同学重塑道德自我、克服道德缺点的好时机。对于留在母班的学生来说,在串班的每个单位时间里都有同学流出流进,这种新鲜血液的流动,也使各个母班的道德教化资源和活力有所增长。
(二)串班促进道德教—学的关系机制分析
学校的教育资源有着潜在与现实之分,只有与学生实际发生关系的那部分资源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班级串换可以使学校的有效道德教育资源至少加倍。而且,新环境中没有以前关系的积累,串班生不会认为师生间的关怀是理所应当的,因此,新环境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自然性较弱,而教育性和易感性突出。黑格尔曾指出:“自然的、直接的关系”可能妨碍伦理关系的生成与发展。(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P8通过新教育关系对学生道德易感性的唤醒,亦是激起其道德学习和道德情感的一条通途。学生在主班和客班的“两面人”现象,并不说明儿童的虚伪,而是他们下意识地表现出:在不同的道德场域中,其道德自我的体认和道德敏感性阈限是有差别的。教育工作者正可以通过理解和作用于这种差别性道德心理,用自己的关怀行动来促成学生的道德学习。为了增进关怀型教育关系的结成,实验班每次串班时都举办“迎送会”和“交心会”等活动,以便赋予学生深度交流的机会,解决一些道德困惑、消除不快,使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更加顺畅、和谐。
(三)串班能强化道德学习者的主体性
强化道德学习者的主体性,这首先有利于学习者从他律向自律迈进。每学期20天串换到邻班学习,赋予学生双重身份感集体的和个体的,服从的和独立的。皮亚杰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揭示出:他律的心理机制是对权威的服从。而在串班期间,学生相对独立于原班级,他的道德主体意识会明显提高,并具有集体与个体的辩证性。学生们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只是个体行为,也代表着原班级的整体道德形象。集体荣誉感更会强化他的道德学习意识。此外,来到一个新班级,进入一个新异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感受性,使学生注意到更多的道德学习资源,在新环境中有意识地进行新的道德同化与顺应学习。新环境带来新的经验和体验,具有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道德教育作用,有利于学生向道德自律水平跨越。
其次,加强学生作为道德学习者的主体性,还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使学生减少“厌师及科”和“厌师及德”的学习心理,从而促进其道德学习。师生关系本身是个中性的范畴,其中正向的师生关系容易伴生学生的向师性,而负面的师生关系可能导致厌师性,表现为对某位老师的负面情感迁移为对该老师的学科教学及其道德教导的厌恶和不信任。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人格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但是,教师的道德水准是有差异的,而且现实生存压力、工作压力使得有些教师人心浮动,做不到敬业爱生。其实早在上世纪初,涂尔干出于对教师滥用权威的担心,便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保证儿童不只在单一的环境中受到培养,或者由单一和特殊的人来培养。”(注: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141串班,使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教师,接触到更加开阔的成人世界,从中择取更有益的道德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解释学所说的“伪前见”,与更多优秀的教师进行道德教—学方面的视域融合。此外,替代性的师生关系能减少几年一贯制的套装式(package)教育关系带来的沉闷感。增加新异感,有利于学生长时稳定地维持学习注意力。
(四)串班生是道德教—学的特殊监督者
串班能给出访的学生赋权。串班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人,享有一些微妙的“特权”。他们常常给客班的教师提出很有价值的意见,为促进客班的道德教—学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在长达20天的出访中,串班生能看到客班真实的道德氛围,这是其他外来观察者蜻蜓点水所看不到的。本班的同学有时因为身在此山中,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有时虽然清楚地发现了问题,但是可能会有意无意地避而不谈。来访同学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一旦揭示一个教育问题,那么,许多本班同学便会利用这个契机,表达自己的道德思考,将平时的独白语言外显化。这是相当可贵的真实交流。你来我班,我去你班,这绝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交往”。它能帮助突破交流的禁区,把一些有违道德性的问题揭开给人看,使得明显却缄默的道德问题真正地显性化,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敢于说真话,本身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道德学习项目。而发起这样的道德讨论之后,同学们往往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的宽容与谦和,发现讲真话其实并不可怕。
峭岐实小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班际互访期间,我班开展了‘说说心里话’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活动将近尾声时,串班过来的同学甲突然站了起来,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如果您能像关心我们一样关心同学乙的话,会发现其实她有很多优点!’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惊愕中不自觉地看看缩在角落里的同学乙。她成绩特别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甚至连个位数都有,我几乎忽视了她的存在。这时,教室里炸开了锅,纷纷议论起来,原来在同学们心中同学乙有很多的优点,她劳动积极,爱画画,喜欢帮助人……一旁的我不禁陷入了深思:连学生都能够做到不以(知性)成绩来衡量一个人,而我呢?被成绩蒙蔽了双眼的我差点扼杀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如果不是同学甲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许同学乙的小学生活将是在灰暗中度过,毫无自信,毫无收获,毫无快乐。……也正是班际互访打破了原来班级的墨守成规,使我转变了原来的评价观,使得我的教育工作少了些遗憾。”(注: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内部交流资料.“班组串换制”纪实[M].2004.)P27在这个案例中,值得注意的是:那个串班过来的同学甲是在谈话接近尾声时才提出问题的,而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客班许多同学的热烈附议!而且,谈话启发了教师的道德反思。峭岐实小的串班生常能扮演“小督学”的角色。
串班不局限于本年级,还有以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为载体的纵向串班。“如今,我们许多孩子与其他年龄段的人很隔膜。学校严格按年龄分班的做法使这种隔离状态更加严重。孩子们没有机会去了解其他年龄段的人们的问题。社会课中那些抽象的、索然无味的题目远不足以增进孩子对其他人的了解。”(注:Noddings,N.(1992)The Challengeto Care in Schools.NY:Teachers College Press.)P80在活泼多样的纵向串换活动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相互敞开生活世界,使得彼此道德观察学习的资源更为丰富,视野更加广阔。
三、串组促进道德教—学的机制分析
(一)串组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性
每月重组一次的串组实验有着明确的道德指导性,不是牧羊式的形式化的“活动”教学,它能够拓宽学生交往的圈层,创造更多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峭岐实小,开展过“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自主式串换。重新分组前,教师以家庭结构作类比启发学生:每个温馨的家庭中都有需要帮助和爱护的成员,并倡导同学们学会异质分组,以便相互关心。(注: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内部交流资料.“班组串换制”纪实[M].2004.)P12异质之间才有差异,才更需要沟通、理解、宽容、关心。每月一次的串组,使同学们能接触到更多的同龄人,搭建更宽广的交流平台,看到更多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提高同学们的道德交往能力,减少负面道德关系的生成及其影响,提高同学相互关心的概率。峭岐实小的一位教师记录了这样一个串组案例:一位非常内向的女生在前后两个串换小组中受到了不同的对待,她将前一组的同学称为“敌人”,而对后一组却不舍离开。她对后一组的眷恋写在小组日记里。在交流串组日记时,后一组同学充分解读出了自己关心同学的行为竟有这样重要的意义,而前一组同学更是受到了深刻的道德教育,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很受触动。(注: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内部交流资料.“班组串换制”纪实[M].2004.)P15
(二)串组注重教学的道德性和人本性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特点组成即时小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道德性。知识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不顾学习者兴趣的知识灌输,是缺乏道德性和教育性的,也往往是外在的学习,难以内化为学习者生命智慧的一部分。杜威强调,经验(包括亲历的教育经验)只有成为体验,才能产生教育意义。Thomas Green也指出:不顾及学习者主体性和兴趣的灌输,如果算是学习的一部分,那也只能落在学习范畴的最边缘地带。(注:Noddings,N.(1998)Philosophy of Educa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P53其实,赫尔巴特早就强调过多方面的兴趣应该成为教学的心理基础。但是,在现代,竟然有些“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迫使学习者自杀。这是典型的异化了的学习,其主要原因在于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尊严。现在许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上网成瘾、难以自拔,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学校教学的道德不充分性和交往的封闭性。而峭岐实小通过研究性的、多元主题的临时串组,倡导更符合人性的、尊重学生主体感受的多元学习样态,在习得核心内容与鼓励自选内容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合理的张力结构。深蕴其中的尊重,转化为学生比较幸福的生存状态和被关怀的美好体验。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导,为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潜隐但深刻的教育内容和实践动力。
(三)串组重视道德叙事教—学法的应用
串组后,每组都写小组循环日记,这为进行道德叙事教—学提供了平台。同学们每日朝夕相处,有些道德事件是可观察的,但是,还有些道德感悟是深蕴于心的,只有化为文字,才能与小组同学分享心灵世界深处的声音。这种叙事方式剥去了客套和肤浅之物,它叩问写作者的内心,促使他/她将最有价值的生命故事或道德困惑之类的深层反思从一般的生活事件里萃取出来,在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心湖中留下耐人寻味的圈圈涟漪。于是,孩子们的道德生活不再是一潭死水,而往往充满着德性的敏感和活力。小组日记叙事不仅直接有助于关怀性道德实践内圈的构建,而且,“让学生叙事,可使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观负责,并可以鼓励他们去探索道德生活的无穷丰富性和复杂性。”(注:Nussbaum,M.(1986)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56写日记的叙事需要和高质量的沟通渴望引导着学生们的心灵,眼睛不再只盯着分数,他们的所感、所悟、所思的圈层逐渐扩展和深化。通过日记写作,经验和体验的“我”与当下回忆和反思的“我”融合。许多事在事件发生时,未见得允许我们去细细咀嚼其中的意味,但是,每周留出一段时间写循环日记,使得学生们有意识地、较从容地回忆和反思过去一段时间里的生命事件,特别是其中涉及的各种道德关系。这种反思作为深度梳理,可使道德主体所经之事入脑、走心。其最基本的作用就像印痕回忆说所揭示的一样,可以多提供一次复习有意义的(包括有道德意味的)生活事件的机会,使同学们较充分地感悟出其中的意义,化经历为经验。同时,写作留下的文本还可以供日后再翻阅和反思。日记对于提高同学们道德敏感性和学会关心的作用显见于一些同学的案例中。限于篇幅,这里不加引用。
四、班组干部串换促进道德教—学的机制分析
(一)班组干部串换体现出教育公正伦理的差异原则
班组干部串换制细腻地理解和体现着机会平等。为了防止实质不平等,峭岐实小在“机会向所有人开放”的实验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罗尔斯所提出的差异原则。“无论我们采取什么原则,都要考虑补偿的要求。它被看作是代表着我们的正义观念中的一个成分。(体现补偿的)差别原则并不要求社会去努力抹平障碍,但是,差别原则将合理分配教育方面的资源,以便改善最不利者的长远期望。”(注: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P490为了尽可能落实教育公正,班干的职位向所有愿意尝试者开放,因为如果进行能力选举,总有一些最需要制度关怀的“弱者”会被排除在外,其潜能将长期处于被压抑的沉睡状态。以一位有语言障碍的同学为例,他在尝试担任班干部的初期,表现得非常胆怯,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哪怕只是叫一声“起立”!但是,几天后,他超越了自己,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注: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内部交流资料.“班组串换制”纪实[M].2004.)P20
班干串换实验尽力实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想,它相信孩子们的潜能“真的有一百”。峭岐实小要求教师不对任何一个儿童流露出具有负面道德意味的态度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不对任何学生施加陈规的上限,而要鼓励其道德自我的充分生长,不在班级中制造“被压迫者”,不让任何一个学生生活在心理阴影中;否则,其精神生命、道德生命乃至肉体生命会受到严峻的挑战,道德学习的主体性便无从谈起。班干串换制的“非选择性的关怀”有助于正向引导和调节同学关系,使得学生们体验到什么是平等和尊重。在这种制度下,学生能有效地避免养成自负型、自卑型或自弃型的自我意识;他们会逐渐构建充满效能感的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这对于学生的道德学习无疑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二)班组干部串换发掘出微观制度伦理对道德学习的化育作用
班组干部串换是教育公平制度伦理的田野实践。制度伦理与私人伦理之间、公德与私德之间往往存在着惊人的同构关系和相互渗透关系。杜威在提出“教育即生活”时,便非常重视教育生活的民主制度共建对培养新一代公民的不可或缺作用。班组干部串换有助于抵消官本位意识对孩子们的熏染,有助于树立他们的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多元对话观,有助于培养他们全面参与班级的公共领域事务的意识与能力。这一层面的实验打破了人为以分数论英雄的班内等级制,“差生”对于教师和“好同学兼班干”的反感情绪、抵抗行为随之慢慢冰释,“集团化”的同学间关系紧张的局面也不复存在。每位同学都有权民主地参与班级事务,参与班干的轮岗,参与班级制度的民主管理(包括班级立约)。同时,班干串换还把“当干部”即是“发号施令和管人”的角色定位置换为公共服务。通过全员参与班干角色的轮换,同学们不再被视为知识学习的机器,其多维度的存在得到了充满活力的表达机会。
班干串换是走向鲁洁教授所深情倡导的“人对人的理解”的一种努力。它使发展的机会向全班的所有同学平等开放,而不是永远优先供给掌握特权的少数“尖子生”。理解和被理解都是有条件的。多角度地参与班级的公共生活能使每个同学的更多侧面得到理解,人性的立体性和多元智能都得到了表达的赋权。同学们之间的道德交往也产生出更丰富的内容,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再构筑在数字化生存(以分数和名次为主要身份代码)的人际认识之上,而转换为有血有肉的道德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于是,每个同学都有更多的机会找到自信的支点,并培养起对集体的责任感,而不只是被动的归属感。同学们的多元才干、兴趣和被尊重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其最佳的整体学习状态也就近乎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班干串换为道德认可引导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对道德学习者的“认可具有相当的道德发展牵引力,它能向学生呈现其最佳的发展可能性,包括可能实现的最佳道德自我的愿景。”(注:Noddings,N.(1986)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94而认可法本身的最佳实现机制即在于:让学生充分表达现有的最佳自我,而不是制度性地低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现有水准。基于学生充分表达的认可是水到渠成的肯定,具有建设性、指导性和适切性。这样的认可才不至牵强,或脱离现实,因而缺乏教育性。班干串换带来的角色转换给许多参与实验的同学注入了力量。所以,教育关怀不一定需要教师亲力亲为的动机移置和能量灌注,很多时候可以且必须借助制度伦理的参与性和民主性来实现教育关怀。
(三)班组干部串换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学习动机
班干串换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学习动机,原因之一是取消了知性学习的分数与“做官”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于是动摇了“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这种“成就动机”(注: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P290的制度中轴。这一层教育功效在所谓的“尖子生”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在班组干部串换制实施之前,这些“尖子生”曾是班干部身份的垄断者,权力意志的满足极易强化他们对于知识学习的专注和对道德学习的忽视。轮岗和串岗后身份的巨变使他们不得不认真反思以前学习的分数化和动机的外在性当中存在的问题。有位老班长在串换为“平民”之后,在日记中写下了“认真学习不是为了加星”的心得。以前的班干垄断者们逐渐培养起平常心和人人平等的意识,有机会看到了同学们的多元智能其实互有长短。他们以更丰富的视角体验到其他同学的处境和心境,学会了更好地与其他同学相处,作为平等的一员融入班级这个学习共同体。
班干串换制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学习动机的另一原因在于淡化了学习的附属内驱力。所谓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注: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P301在以前小部分人垄断班干的班级管理制度中,学生们往往隶属于固定的身份,班干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多,教师的视野里总是只有少数特权学生,这势必会造成或加重选择性关怀。现在,取消了固化的学生管理层,每个学生都与教师保持着等距的关系。在班级这个道德学习的共同体中真正倡扬平等、参与、共享,使我们看到几乎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令人赞叹的,其不断构建的学习深度和丰富性往往超出了实验设计者们的想像与期待。
五、结语
已进行了六年的班组串换制被时间和实践证明为一种颇有成效的道德教—学实验。它倡导道德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教师对学生的非选择性关怀、学生对于班级事务管理的平等参与、全面发展机会的开放性原则。所有这些提供了可供融合的更广阔的道德学习视域。正如狄尔泰指出的,对于精神构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理解、体验、表达,在理解更多他人的过程中,达到对自我的深入了解和自觉构建。道德学习参照系的拓展带来丰富的主体际性,能促使道德主体反思意识的螺旋上升,逐渐深入地理解内圈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外圈的各种道德关系。班组串换这一具有制度伦理意义的实验有利于学生道德学习敏锐性和自觉性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尊重、学会宽容等为核心的道德学习,从而为其道德人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它得到了实验参与者们的积极评价。这一实验已经探索形成了较清晰的程序和方法,有理由相信,在江苏省峭岐镇一所师资、生源均处全国平均水平的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无庸讳言,实验过程中也充满了探索和艰辛,凝聚了全校师生、家长、合作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实践表明:有些问题如果把握不当,可能会影响实验的效果。例如,(1)赋予串换以明确的教育目的,否则它可能沦为没有灵魂、徒具形式的活动。尤其在低年级实验中,要注意这一点。(2)班级串换中,性格内向、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宜放在中后期安排串班,以便他们从前面出访的同学身上通过观察学习,去除胆怯,增加参与感。(3)在班组干部串换中,特别要关注“好学生”的自我意识定位,帮助他们认识和体验到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我们尝试客观系统地分析班组串换制实验的主要内在作用机制,谨供教育界的同仁参考与指正。
标签: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论文; 同学关系论文; 学习小组论文; 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