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17年4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护理,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心理状态变化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中医组患者LVEF值(55.16±6.79),心功能二级达到76.19%;VS参照组患者LVEF值(46.06±4.72),心功能二级达到54.7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90.48%,VS中医组100%的护理评价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辩证护理效果显著,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改善显著,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阶段临床表现,是由于心室的泵血或者充盈能力下降,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各组织、器官出现血液灌注不足,也被临床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积极的治疗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要,如何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提高护理效果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筛选2017年4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筛选2017年4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年龄58岁到78岁,中位(62.11±2.14)岁;男性24例,女性18例。中医组患者年龄59岁到79岁,中位(62.07±2.55)岁;男性25例,女性1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包括治疗护理,体征监测等。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护理。
1.3.1中医辩证分型:(1)气阴两虚证:舌红,舌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气促口干,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自汗或盗汗,头晕。(2)气虚血瘀证:舌紫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心悸气短,胸胁满闷胀脘,口唇青紫色,面色无华。(3)阴阳两虚:舌黯红,舌苔白腻,脉细促;喘促气急,面色灰白,口唇青紫,咳嗽,四肢冷,烦躁不安,(4)心阳不足证:舌黯,舌苔白,脉细微;心悸,烦躁,无神,呼吸急促,颜面发绀,口唇青紫。
1.3.2辩证护理:(1)气阴两虚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协助指导患者按摩 印堂、内关穴;指导患者饮食可采用山药、黄芪、百合粥、鱼类、瘦肉等制品,其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2)气虚血瘀证:实施穴位按摩,选取穴位天枢、中脘、足三里、支沟等,每个穴位按摩2分钟左右;饮食指导采用瘦肉、鱼类、淡菜,如人参三七炖鸡等,具有益气活血的作用。(3)阴阳两虚:协助指导患者进行穴位的按摩,主要包括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心俞穴位等,每个穴位按摩2分钟左右;患者可采用中药进行药浴泡足,改善血运循环,减少末梢血管阻力,增加心搏出量;饮食应注意低钠,可适量加入枸杞子、山药、大枣、莲子肉、百合等补气益气的食物,从而改善血运状态。(4)心阳不足证:做好急救准备,急重症的治疗护理基础上中医护理可以采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急灸神厥、足三里、关元、气海,应不拘壮数,以期回阳救逆。饮食可选用狗肉、羊肉、紫河车、牛肉、太子参、红参等营养丰富,滋补的物品;可用吴茱萸穴位贴敷内关、心俞、膻中等穴位,药芯对准穴位,贴12 小时,两周为 1 疗程。
1.3临床指标观察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心理状态变化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评价。
1.4指标判定
心功能指标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LVEF值,心功能分级情况。
心理状态变化评分包括SAS、SDS评分。
满意度评价采用调查表,评价共包括30项,总分评价120分,100分及以上为满意,75分-100分为一般,低于75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差表示,t值检验;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两组变化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后,中医组患者LVEF值(55.16±6.79),心功能二级达到76.19%;VS参照组患者LVEF值(46.06±4.72),心功能二级达到54.7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两组变化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评估比较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两组变化比较
3讨论
随着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加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心力衰竭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力衰竭从中医角度讲,属于“心悸”“咳喘”“水肿”“腹胀”等范畴,其病因复杂。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辩证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改善心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辩证护理效果显著,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改善显著,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耿冲,安冬青,谢冲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80-181.
[2]范顺娟,向阳,曾珠,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4):1724-1725.
[3]陈娟,赵书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69-361.
[4]曹雪玲. 观察优质护理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146-147.
[5]赵晓新,刘丽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3(8):117-118,119.
[6]贺彦. 优质护理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1):189+192.
[7]李澜,邢晓雪,樊官伟,等.心肌纤维化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87-88.
[8]宋鸿,王新燕.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9):1309-1310.
[9]杨海霞.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0):189-190.
论文作者:张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功能论文; 穴位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