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更有效地发挥电力系统的功能,就必须要对用户侧用电设备、通信装置、网络管理软件、输电网络、测控系统等多个模块进行合理调度。2011年以来,中国大力建设第二批配电自动化项目,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的综合智能配电网设备可以通过对电网数据的智能测量、分析和自动动作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性。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设备;电力调度系统;应用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自动化系统具备许多传统调度方式远远比不上的优点,首先它能够减少调度所需的时间,使工作人员调度时能更加简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进行处理,与过去相比,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大大降低。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范围也非常广,许多供电方式都能用到它,比如它能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供电方式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供电成本,提高国民用电质量,保证国民生活水准。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采集数据,实时监管,能在一定时间内对发生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减低损失,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在运用当中,有必要了解系统的应用情况,确定电力调度的范畴,并根据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的方法去确定系统的整体功能。 自动化系统的控件,基本图形元素等程序可以构成人机的界面,进而控制板卡,RTU等程序。系统基于人机界面而来,人机界面也必须满足用户对通用语言编程的要求,其中各种动画的美工工具属于系统自带属性,能够连接系统当中的内存变量和监控变量,图形元素的属性也会随系统变化而变化。连接监控变量和历史数据,可以使用查询和显示功能,因为显示系统具有独立功能的控件,可为系统提供报警服务,进而作用于系统的查询显示功能。
3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3.1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方面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技术不仅能够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传输、安全运作方面,充分发挥出其可靠性,同时它在整体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同时,针对其中开闭所的构建,它的进线内容一般设计为断路装置的形式,再结合相关监测保护设备,起到实时的监测作用;而对于开闭所的出线内容则是采用负荷性开关来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有效控制,以至于开闭所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设备的信息传输提供良好的保障,为通信领域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一旦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该技术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及时地发现问题,提供科学的安全故障内容分析,并且立即将故障信息报告至调控人员,从而在明确安全突发问题的性质与位置之后,采取合理准确的处理方法,充分展现出对于安全事故处理的高效性。
3.2通信方面
对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通信技术,通过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单个配电子站来实现有关的数据信息接受、发送工作。配电子站不仅需要接收自身所在站的运行数据,同时还要执行周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信息接发工作,并且还要借助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光纤网络技术的优良特点,不断增加子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目,搭建起两端数据信息高效、快速传输的桥梁,也能突破电压状态监测的局限范围,逐渐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同时,以配电载波与设备总线、公网为基础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技术,能够在较远距离的安全故障监测分析中,发挥出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良好的安全性、可持续性,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偏远地区供配电情况,从而进行远程的调控操作,并且还能够利用以太网络接口优化设备通信接口终端,逐步提高系统运行中数据的传输质量,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用电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故障检测诊断方面
短路故障检测技术与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是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系统故障检测诊断方面运用较多的技术,它的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快速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展开全方面检测,然后及时向主站传输有关安全故障数据信息,其次找到具体的设备故障位置,针对实际的故障类型进行排除,大大提升了电力调度过程中安全突发故障的检测排除效率。同时,若是出现单相接地的电力故障,仍要在两个小时内进行供电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在该时间段内利用完善的技术措施来做好安全故障处理工作,并且考虑到单相接地安全故障会出现较小的电流,因此需要结合接地系统对其较小检查、解决,充分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4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改造措施
4.1构建完整的数据库
电力调度数据库分为历史和实时两种数据库,都需要能够支持冗余热备用。事实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虽然应用功能较多,但是对于信息的处理仍然只有一个较为基本的功能,加上电力网络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自身不断扩展扩大,如此接收的信息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一个能够实时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快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存储和搜索,并对不同属性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因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精准特性,所以在自动化监测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信息传输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信息的分析和对控制命令的执行。所以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应当采取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以便能够进行快速的扫描,保证对运行情况的监控。
4.2优化界面的系统管理
电力调度的界面系统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时需先经过个人账户登录,然后进行一系列的人机图形控制,以及在紧急情况或者维修情况下的操作。除此之外,改造后界面系统还应该具有非常优良的安全管理和防护功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并完成一系列的步骤和调试,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避免了资料被盗的风险。此外,界面系统还能够提供对电力调度远程系统维护的方案,相关的操作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电力调度的运行状态呈现出来,并且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给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建议,辅助操作人员进行维修、改造等工作。
4.3发展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的研究在未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线性控制和非线性控制以及多级系统协调控制。自动智能化控制是电力调度系统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复杂多变的系统问题。由于电力调度系统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所以自动化技术还无法解决模型不确定的问题和非线性问题。而智能化能够实现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动化适应和控制,精准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电制动、电磁动以及阀门关闭等多级系统的操作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所以智能化控制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广阔。
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领域配电自动化设备技术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它在电气系统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程度的同时,还使控制系统、设备在未来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因此,电力调度的智能化、自动化作为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客服一系列技术难点,不断指引配电自动化设备在我国的探究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合理的电力调度,为安全、科学、可靠的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天轩,刘俊.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防护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35):85.
[2]王云涛.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防护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208-209.
[3]张晶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4-5.
[4]刘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展望[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2):61-62.
论文作者:张燕,尚艳红,王继宗,徐学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信息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