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自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8
假如你正在一个聚会上与人交谈,周围的环境很嘈杂,这时有人提及你的名字你却毫不费力地听到了。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表明人们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非常敏感。事实上,人们不仅对有关自己的信息表现出一种认知偏好,而且在加工这类信息的方式上也往往存在自我服务偏好。所谓自我服务偏好(self-serring bias)是指对自己、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以一种有利于自我的方式所进行的判断或解释[1,2]。大量的传统研究表明,这种自利式偏好与个体的自尊水平密切相关,即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更可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好。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结论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研究的质疑和挑战,一种新的可能关系正在形成。不过,这些研究目前还比较零散,这种新的研究走向尚未引起相关领域足够的注意。因此,本文拟对这些研究作一归纳与梳理,以期理清其中的发展脉络,指出其未来的可能走向并为对此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视角。
1 传统研究: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正相关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自尊(selfesteem)是一个源自西方的学术性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概念不同(现代汉语词典中,自尊是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1]。关于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传统研究发现,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正相关。即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强的自我服务偏好(偏好作为连续变量)或者高自尊者有该偏好而低自尊者没有该偏好(偏好作为间断变量)。这种自我服务偏好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成败归因、自我知觉偏好、群际偏好、社会比较等。这里仅介绍几种主要涉及认知的自我服务偏好与自尊的关系。
1.1 自尊与归因偏好
归因偏好,或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是指个体对积极结果进行内部归因,对消极结果进行外部归因的倾向[2,3]。根据Miller和Ross(1975)的观点,对积极结果的内部归因体现了一种自我增强的偏好,而对消极结果的外部归因则体现了自我保护的偏好(有些研究者把自我保护倾向和自我增强倾向统称为自我增强倾向或自我增强偏好,因此自我服务偏好有时也被称为自我增强偏好[4])。
Blaine和Crocker(1993)归纳了个体在做成败归因时经常采取的三种自我服务偏好:(1)倾向于以成功为自豪而否认失败的责任;(2)把一系列有利的随机结果归因于能力,而把不利的结果看作运气不好;(3)测验成绩好则认为该测验是对其知识的有效测量,而如果成绩不好则批评该测验没有测出其实际能力。他们还梳理了国外关于自尊与归因偏好的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均表明,高自尊者更易进行自我服务归因。[1]
我国学者刘明(1998)对高中生的自尊水平与学业、人际成败的归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自尊学生更多地将学业成败感受为自己内在能力和努力程度的结果,而低自尊学生更多地将学业成败感受为缺乏能力的结果;高自尊学生更多地将人际成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低自尊学生则更多地将人际成败感受为外在、不可控制的结果[5]。说明高自尊者有较强的自我服务归因偏好。答会明(2000)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结果[6]。
高低自尊者不仅在成败归因上存在不同偏好,这种归因偏好也表现在其他领域。比如,Bellavia和Murray(2003)要求正处于约会关系中的大学生想象两种情景,在一种情景中其浪漫关系的伙伴正处于消极心境中,在另一种情景中,其伙伴正处于积极心境中。其中一半被试被提示心境的可能来源。然后要求被试报告对每种情景的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和归因的反应。结果发现,当伙伴的心境是消极的且原因模糊时,低自尊的被试比高自尊的被试感到对该心境负有更多的责任,更受到排斥以及更敌意等从而表现出一种消极归因偏好,而高自尊者则表现出相对有利的归因偏好[7]。
1.2 自尊与自我知觉偏好(self-perception bias)
许多研究发现,个体在对自我的知觉和评价中存在积极效应或积极偏好。国内有研究者把这种个体在对自己知觉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自我偏见称为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即自我增强——笔者注),这种自我增强偏好主要有两个比较标准:一个是相对于知觉他人的自我增强偏好,另一个是相对于外在标准(如客观的外在成绩,观察者的评定等)的自我增强偏好[8],如,John和Robins(1994)要求被试自评其任务成绩,并请其他5名群体成员和11名评委对该成绩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被试对自己的评价没有评价他人时准确。平均而言,他们对自己成绩的评价比同伴或评委的评价要积极一些[9]。Trafimow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归因还是行为评定,被试对自己的行为比对他人的行为都给予更积极的评价;如果行为是消极的,被试会把自己的行为评定得比他人的行为较不消极,如果行为是积极的,则自己与他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从而表现出一种自我防御性策略[10]。
这种积极的自我知觉偏好在高自尊者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比如,DuRon和Brown(1997,研究2)在其研究中要求被试评价自己的一般品质,发现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评价更积极[11]。Brown和Mankowski(1993)的研究也发现,高低自尊的个体在积极心境下都以有利的方式评价自己,但低自尊者在消极心境下更容易降低其自我评价[12]。
Farh和Dobbins(1989)把这种自我知觉积极偏好称为宽厚偏好(leniency bias)或宽厚效应(leniency effect)并且发现该偏好(比较标准为观察者的记录)与自尊正相关,而且被试在对模糊的成绩维度(如课堂参与程度)作自我评定时比对不模糊的成绩维度(如出勤率)作评定时更为积极,表现出更强的偏好效应[13]。
Taylor和Brown(1988)把个体这种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称为“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Brown(2004)在其著作《自我》一书中回顾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三种积极错觉:(1)积极的有偏差的自我评价,(2)高估自己对结果的控制能力,(3)对自己未来的不现实乐观。他在该书中专辟一章明确指出这些积极错觉普遍存在但高自尊者尤其明显[14]。
除了与他人或外在标准进行比较时会发生自我增强偏好外,有时个体对自己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时也会出现这种偏好。比如,在Ross和Wilson(2002)的一项关于自尊与主观距离判断的研究中,要求被试报告他们离社交成功或不成功的过去自我的主观距离(研究1)或指明一门有好成绩或坏成绩的大学课程的主观距离(研究2)以及报告一个具有奉承性或尴尬性事件的主观距离(研究3),结果发现,被试对那些不成功的前期自我以及对当前自我有不利意义的经历比那些有同样距离的成功自我及有积极意义的经历感觉更远,这些偏差只出现在对个人的过去事件进行知觉时而对熟人的过去事件进行知觉时并未出现,而且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强的距离偏差[15]。这说明个体尤其是高自尊者更愿意面对自我的积极方面,从而表现出一种积极偏好。
1.3 自尊与群际偏好(inter-group bias)
群际偏好主要体现为本群偏好(ingroup bias),即个体对本群(ingroup,自己所从属的群体)的认知和评价比外群(outgroup,自己不从属的群体)高的倾向。该偏好不仅出现在与自我高度相关的建构良好的群体成员内,如性别、民族、宗教等,也出现在随机组合的暂时性群体中,如实验中的小组。群际偏好的极端形式是群际偏见和歧视。
许多研究发现,高自尊者的本群偏好比低自尊者更明显。如,Crocker、Blaine和Luhtanen曾指出,自尊与群际偏见及群际行为存在多种可能关系,但从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出发,高自尊者倾向于对自己群体做积极评价,表现出一种本群偏好,低自尊者没有这种偏好,但倾向于对其他群体做消极评价[16]。Hunter(2001)研究发现,不管被评价目标的行为是积极还是消极,被试对本群(基督徒)目标的评价都高于外群(Atheist)目标[17]。Gramzow等人(2001,2005)采用最小组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用一系列实证研究表明,高自尊者将比低自尊者有更强的本群偏好,并且指出这是由于其积极自我概念的积极预期或积极自我评价的自动扩展[18,19]。
Aberson、Healy和Romero(2000)对群际偏好与自尊的关系进行的元分析也发现,高自尊者的确比低自尊者表现出更多的本群偏好。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是,他们还发现当使用“间接”的本群偏好策略时,两组被试没有明显差异。即高低自尊者都表现出本群偏好,但低自尊者对本群偏好的表达受到情境因素的限制[20]。
1.4 自尊与对他人反馈的认知反应
大量研究发现,个体在收到他人的信息反馈(如成绩、人格评价等)后,其认知反应,不仅因反馈的效价而不同,也因个体自身的自尊水平而不同。具体说来,高自尊者以一种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应。这种反应偏好可包括自我服务归因、自我知觉偏好等上述各种形式的偏好在内,但这里指的这些偏好不仅仅是自尊的函数,它是自尊水平和反馈效价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也更复杂。
例如,Crocker(1991)研究了高低自尊者在成败后对消极信息的回忆偏差。在该实验中,首先操纵了一个所谓的社会敏感性测验,然后给被试一个虚假的或失败或成功的反馈。之后要求被试读20个句子,这些句子描写了另一个人的积极和消极行为。读完后出乎意料地要求被试回忆这些句子。结果发现,高自尊者对他人的消极行为在失败后比在成功后有更多的回忆量,前者是后者的3倍;低自尊者在失败后比成功后对他人消极行为的回忆稍多一点;高低自尊者对积极行为的回忆没有明显差异[2]。也就是说,高自尊者在失败后通过有偏地加工他人信息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而低自尊者没有这种偏好;但高低自尊者加工他人积极信息的方式并无显著差异。另有研究发现,高自尊者在成功后比在失败后把给予其成绩反馈的评价者评定得更可信或更有效,而低自尊者在成功后和失败后把评价者评定得一样可信[2]。这说明高自尊者是自我增强的而低自尊者既不自我增强也不自我贬低。
Brown认为,自尊发挥作用最大的地方就是在人们面对消极的反馈时,比如失败。因此他和他的同事对自尊与失败后的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低自尊者在失败后比高自尊者有更坏的感觉。Brown认为,失败对高低自尊的人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对低自尊者来说,失败意味着整体的不胜任;对高自尊者来说,失败只不过意味着不能做好某件事情或者缺乏某些能力。他还引证了Dutton(1995)的研究来说明该效应。Dutton首先让被试在一个智力测验上取得成功或失败,然后让被试在如下四个不同方面评价自己:(1)测验所考察的能力(如“你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多高/低?”),(2)一般智力(“你有多聪明/不聪明”)(3)社交品质(“你对人有多有好/虚伪?”)(4)对自我价值的总体知觉(“总的说来,你自己有多好/差?”)。结果发现,与成功相比,高低自尊组在失败后都认为自己的某个特定的能力更差,但低自尊者还开始怀疑自己的一般智力,甚至也倾向于轻视自己的社交品质并蔑视自己的总体价值,而高自尊者却不这样认为。由此可见,高自尊者在失败后最多承认自己缺乏相应的某个特定能力但不会认为自己很差,而低自尊者却开始否定整个自己。[14]
笔者对中学生的一项研究(2003)[21] 和对大学生的一项研究(2005)[22] 也分别发现,在失败后,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多的自我服务归因或更积极的自我评价。
概括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关于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尽管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是,高自尊者以一种自我服务的方式加工自我相关信息,而低自尊者缺乏这种自我服务偏好。
2 质疑与挑战:是高自尊者才/就有自我服务偏好吗?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基本一致的结论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归纳起来,这些质疑和挑战主要来自两个领域的自尊研究。
其一是关于是否只有高自尊者才有自我服务偏好或者说是否低自尊者也有自我服务偏好的研究。传统研究认为,自我服务偏好主要体现在高自尊者身上,低自尊者缺乏该偏好。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只要条件适宜,低自尊者并不缺乏这种自我服务偏好。比如Aberson,Healy和Romero(2000)关于自尊与本群偏好的元分析就支持这一结论[20]。那么什么情况下低自尊者会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好呢?Seta,Donaldson和Seta(1999)对此进行了总结:(1)当一个有利的结果几乎是可以确定的时,(2)当低自尊者使用间接形式而非直接形式的自我增强时,(3)当低自尊者没有充足的认知资源可通达其消极的自我观时,低自尊者就会表现出自我增强倾向[4]。简言之,当一种信息对低自尊者的威胁小时他们也会表现出自我增强倾向。
例如,Seta,Donaldson和Seta(1999)的研究表明,当问及个人在一任务上做得好有多重要时(认知测量),低自尊者在低自我相关性(对本群成绩的重要性)情境中比在高自我相关性(对个人成绩的重要性)情境中更可能采取自我增强,也比高自尊者采取更大程度的自我增强,而在高相关性条件下,情况相反[4]。Vohs和Heatherton(2004)以社会比较为指标探讨了高低自尊者的自我服务偏好。他们发现,在自我意像没有遇到威胁时,高低自尊者使用了相似的社会比较过程,但当自我受到威胁时,高自尊者做更多的下向比较,表现出自我保护偏好,而低自尊者却做更多的上向比较[23]。Brown Collins和Schmidt(1988)的研究表明,高低自尊者都使用自我增强,只不过高自尊者使用直接形式的自我增强,而低自尊者使用间接形式的自我增强。他们使用群体偏爱(group favoritism)作为自我增强偏好的指标。当高自尊者直接卷入群体过程时(比较自己群体和他人群体对任务解决方案的优点)他们最容易表现出本群偏爱,而当低自尊者间接卷入群体过程时(比较其同伴所在的群体和他人群体对任务解决方案的优点)他们最容易表现出群体偏爱[24]。
此外,许多跨文化研究和内隐自尊研究也可对上述观点提供一定支持。例如,Brown和Kobayashi(2002)[25],Kitayama和Uchida(2003)[26],Kudo和Numazaki(2003)[27] 等人的研究都发现,自我增强倾向在各种文化中都很普遍,只不过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和低自尊者中)更多以内隐的形式存在。Sedikides、Gaertner和Vevea(2005)对自我增强的泛文化性进行的元分析表明,西方人和东方人都有策略地采用自我增强,只不过西方人在与个人主义的文化理想相关的属性上使用该偏好,而东方人在与集体主义的文化理想相关的属性上使用该偏好罢了。即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有自我增强倾向,只是他们表现该倾向的心理内容不同[28]。当然,对于自我增强需要及其倾向性的跨文化普遍性目前也还存在较大争议[29]。
显然,根据这些研究,低自尊者并不缺乏自我服务偏好,只是其表现要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概言之,如果信息本身对个体自我的威胁性较大,则只有高自尊者表现出该偏好;如果威胁小,低自尊者也会表现出该偏好。
其二是关于是否凡高自尊者就有自我服务偏好的研究。这一质疑和挑战主要来自高自尊异质性假设及其实证研究的结果。所谓高自尊异质性假设(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是指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的行为要复杂得多[30]。根据该假设,高自尊亦有不同类型,Kernis(2003)将之概括为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前者包括不稳定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与内隐自尊不符的高(外显)自尊等,后者与之相对应,包括稳定的高自尊、真正的高自尊、与内隐自尊一致的高自尊等[31]。Kernis(2003)认为,脆弱的高自尊其特征是持有积极的自我感受,但对自我威胁很脆弱和难以防守(voluntary)。有脆弱高自尊的人会熟练使用各种类型的自我保护或自我增强策略,这对于他们维持和发展高自尊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策略,高自尊注定会变成低自尊。相反,安全的高自尊者其自我价值感是积极的且架构良好的和安全的,他们很少使用策略去吹捧其价值感,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受到挑战。因此,他们会不防御地加工信息,即使是一些不利于自己的消极信息[31]。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高自尊者都会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好,而只有脆弱的高自尊者才会如此。
许多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比如,Kernis等人(1997)将被试置于或积极或消极的心境诱导刺激之下,要求他们指明以合理的、防御的/扩张的、自我贬低的方式对做好或做坏某事进行反应的可能性。结果发现,与稳定的高自尊者相比,不稳定的高自尊者报告了更防御的/扩张的反应,而低自尊者的反应在高低稳定性之间没有差异[32]。Bosson等人(2003)的研究也发现,内隐自尊低的高自尊者尤其可能出现补偿性自我增强倾向,如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对过分积极的人格侧面的更强偏好以及更小的现实—理想偏差等[33]。Jordon等人(2005)的研究也发现,收到消极的成绩反馈后,表现出更大民族歧视的被试是那些低内隐自尊的高外显自尊者[34]。显然,这些研究都支持高自尊异质性假设。
因此,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哪些人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会有自我服务偏好并不仅仅与自尊水平有关,而是存在多种可能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所处的情境或加工的信息是否安全,个体的自尊属于哪种类型等。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入。
3 未来研究的可能走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和细化,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很可能并没有传统研究所发现的那么简单。目前受到研究者较多质疑和挑战的两个问题是:(1)低自尊者到底有没有积极的自我服务偏好?是否高低自尊者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该偏好以及使用不同形式的偏好?(2)是否所有的高自尊者都有自我服务偏好还是只是某些高自尊者(如脆弱的高自尊者)才有该偏好?
对于这两个问题,尽管许多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但是,相比大量的传统研究,这些研究还显得很不够。比如,关于高自尊异质性的研究,不仅关乎自我服务偏好的研究还不多见,即使现有的一些相关研究其本意也不是考察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问题,甚至高自尊异质性假设本身是否成立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因此,加强对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自我服务偏好表现的条件等问题的研究就非常必要。具体而言,该领域内未来研究的可能走向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进一步探讨低自尊者是否有自我服务偏好及其适用条件的问题。Seta、Donaldson和Seta(1999)把低自尊者表现自我服务偏好的情境归纳为三条[4],但对这几种可能条件研究得还不充分,尤其是第三种条件。此外,是否低自尊者表现自我服务偏好仅限于这三种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一种因素如信息对自我的安全性?等等问题都可成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第二,进一步探讨是否所有的高自尊者都会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好的问题。这就要求未来研究不仅关注自尊水平,还应关注自尊类型这个变量,尤其是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可能的问题方向有:(1)高自尊是否存在异质性?(2)如果存在,是否只有脆弱的高自尊者才有自我服务偏好?为什么?(3)高自尊尤其是脆弱高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是否也会受到某些情境的限制比如反应的自动化水平?换言之,这种自我服务偏好是否只是一种策略?
第三,进一步探讨自我服务偏好是利是弊的问题。因为按照高自尊的异质性假设及其研究,自我服务偏好只是一种脆弱性和适应不良的表现。而按照自我服务偏好普遍存在(低自尊者受到情景因素的制约而已)的观点,自我服务偏好就似乎应该是适应良好的正常表现。因此,自我服务偏好到底是利是弊也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总之,关于自尊的自我服务偏好的研究还有不少悬疑和空白有待未来研究的解决和探讨,这将对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自尊的性质、自尊的认知加工特点、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教育等教育领域甚至媒体、广告等商业领域也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启示。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0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