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碧桂园清泉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511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也不断扩大且建筑体积在不断向上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大体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技术,对其技术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文章主要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进行简要论述,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并指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措施
0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专门的综合性的施工技术,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也促进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进步和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性要求比较高,另外还要求做好控温和保温工作,减少可能出现的裂缝。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房屋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对于房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认识。
1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1体积相对较大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字面意思可以直观的看出,相比一般混凝土结构体积大是明显的特点,不管是混凝土整体结构还是部分混凝土块,大体积混凝土在厚度方面都和一般混凝土有巨大的差别。
1.2连续浇灌需求性强
大体积混凝土对于混凝土连续浇灌的要求非常严格,还必须保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较之普通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液态下的结构内温要远远超过前者。
1.3防渗性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往往被当作房屋建筑整体框架的基础放置在地面以下,建筑施工单位不会担心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给大体积混凝土施用带来的影响。但是从防渗性的角度来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房屋建筑基础,必须有良好的防渗性能,防止在地下水环境下因为自身温度变化过大而给整体房屋建筑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
2.1 材料准备阶段
混凝土的制作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当然,要完成高质量的混凝土制作,对不同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用于制作混凝土的水泥一般都采用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这类采用低水化热火种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骨料是大体积混凝土制作中的主要原料,因此对骨料的选择一定要谨慎。骨料应当选择那些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且级配良好的材料,保证骨料的质量;在选择骨料的同时还要选择砂子和石子,要选择质量较高的中砂,含泥量较低的大粒径卵石或是碎石沙子;对水的要求则是保证水质的纯净,不应含有有害物质;对外加剂的使用,要保证外加剂的用量在规范的范围内,采用有质量保证的外加剂,严格按照正确的配置计量进行添加。
2.2 技术准备阶段
技术准备主要有混凝土浇筑之前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技术准备。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确定混凝土浇灌的申请单位,将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坍落度、方量、等级强度、浇筑时间等进行委托。同时,还要对相关混凝土制作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在混凝土制作期间要保证照明、电、水等外部设施环境的持续供应,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2.3 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阶段
通过以上两个过程,混凝土的制作已经开始,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需确定合理的配合比。适当的配合比要确保符合设计强度且要控制水泥水热化的程度,使其将坍落度控制在1~3 cm 之间,尽量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
2.4 对混凝土工序质量的控制阶段
混凝土工序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了混凝土浇注方式、振捣方式、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四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对混凝土的浇注方式要遵循一次到顶、逐层推移、斜面分层和自然流淌坡度的方式;振捣过程中需要三次振捣,分别设置在混凝土坡脚位置、坡中位置以及坡顶位置,分别用振捣棒进行相关工作,然后用刮杠将混凝土土表面刮平并将碎石覆盖在上面,用木抹完成最后的抹平拍实工序;泌水的处理主要是针对与振捣和浇筑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坡面留下来的浮浆和泌水的处理,此工序主要是为了保障混凝土的质量而降低表面裂缝产生的几率;最后是表面处理,此工序主要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抹,保证其表面的密度并将其用翅料薄膜进行覆盖。
2.5 混凝土的养护阶段
在完成以上工序之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其结构的完整性。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之后还需进行表面压平、洒水、覆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材料等工序。在这个阶段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的温度,施工人员要把握好气温与时间,对混凝土表面的覆盖物进行数量上的调整。
3 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三点原因造成的:① 水泥在浇筑过程中,因为化学反应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升高。混凝土本身的散热能力就较差,再加之其内外部温差较大,从而产生了温度应力。高温情况下使得混凝土的体积开始膨胀,增大了混凝土冷却后出现裂缝的几率。②混凝土内外的约束条件的影响。由于水泥水化作用释放大量热能,导致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大,使得混凝土内部收到压应力作用,而外部收到拉应力作用。当这些作用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后,即会有裂缝出现。③ 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但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过大,极有可能导致裂缝的出现。
4 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4.1材料的控制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对大面积的混凝土的施工材料的控制要注意:1)保证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的材料的质量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来说有着直接关系。2)配合比的正确选择。大面积的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对其配合比进行严谨的设计,其设计不仅仅要满足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持久、抗渗等要求,更要符合工艺上的要求,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水泥,以及最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的要求。3)在施工过程中用的水泥应该选用低热硅盐酸水泥,或者是低热矿渣酸盐水泥,而水泥的水热化 3d 要小于 240kJ/kg,7d 的水化热要小于 270 kJ/kg。4)掺入减水、缓凝、微膨胀的外加剂。缓凝剂可减慢水泥凝结时间,减慢水化热的释放速率;减水剂可以减少水凝用量,降低水化热释放量;微膨胀剂可以避免因水泥收缩而产生的裂缝。5)选择合理的骨料级配,增加密实度,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抗裂能力。6)采用井水搅拌,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4.2浇筑技术材料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浇筑技术也要格外重视。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保证其结构的整体性,或者采取推移式的连续浇筑施工方式。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最好选择从低处开始浇筑,然后沿着方向从一端到另一端进行浇筑。如果混凝土足量的话,就可以几个点同时浇筑,提高浇筑的效率。对于浇筑的时间间隔来说应控制在 2h以内。
4.3温测技术
温测技术是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技术,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温度的控制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底板的断裂。多以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层的土质进行温度测量,并且根据提供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温度传感器采用的都是电阻型的温度计,所以在对温度进行测量时就要注意测温点及测温线的步骤,先选好测量位置再进行编号记录,然后再依次进行测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测量的过程中要确保测温线与钢筋之间接触的合理性,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以预防内部温度应力的发生。
4.4养护技术
大体积的混凝土应该对其进行养护,其养护的内容主要是保温、保湿。在每次的混凝土浇筑完成的阶段,就应该及时地按照温控技术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温养护,但是也要在对普通混凝土的养护的基础上进行。其保湿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 14 天,并且持续进行,要不间断地检查塑料薄膜或者养护涂层的完整性,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4.5构造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中,要注意对超长的混凝土要保留出其变形缝隙,要防止其累积变形。或可采用跳仓的施工方式控制结构不出现裂缝。也可以与结构配筋相结合,在混凝土内部配置可以控制收缩与温度的钢筋。
4.6振捣技术
大体积的混凝土可以采用二次振捣工艺进行施工,以排除混凝土因渗水而在水平钢筋的下部产生水分与空隙,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合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因混凝土的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度以减少内部微裂,从而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增强抗裂性。浇筑面也要及时地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5 总结
做好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要从施工原料、施工工艺技术和后期维护几个方面全面控制。只有如此才能充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工程质量,有利于现代城市房屋建设。
参考文献:
[1]黄亮.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2,16(7):195
[2]王磊.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J].技术与市场,2012,49(9):68
[3]赵莎.刍议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8).
[4]王 磊.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J].技术与市场,2012,49(9):68.
[5]向 辉.刍议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学之友,011,9(30):9- 10.
论文作者:周鑫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技术论文; 温度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