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830054
摘要:居住区绿化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浅述了居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概念,分析了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居住区绿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意在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应用
一、前言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即在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与居住区的环境有着直接影响。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通常被理解为植树或布置草坪单一园艺的一种手法,没有深化设计,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居住区的绿化让居民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二、居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采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设计要素相结合的方法,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从而提高整个居住区的艺术价值。居住区绿化是利用园林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绿化、美化小区环境的效果。植物是自然元素的一部分,利用地形、地理、山石、水体、植物等共同创造出的植物景观,是居住区绿化的首选方式,园林植物构成了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又是居住区绿化的一种方式,同时居住区绿化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三、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人们正在大力进行城市景观建设,其中包括居住区的绿化建设。人们希望达到一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居住区域。
但目前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形式主义盛行,市场炒作泛滥和洋风猖撅,急功急利的商业动机使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人居观念发生冲突,现代居住区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城市景观艺术特色逐渐消失,城市景观正在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某些开发商为吸引消费者,用绿地率代替绿化率,片面追求绿地面积,盲目追求景观效果,引进名贵树种,随着后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导致维护不及时,致使后期景观效果凌乱不堪,这些都是现代居住区规划绿化以及景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四、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着手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环境景观的构成元素按一定的规律、形式及设计理念组合成一个综合的环境景观系统,最终目的是使整个居住区环境景观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和观赏的效应,并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
居住区景观规划是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居住区自然景观主要通过绿地草坪、树木花卉的种植来获得(如图1),小至楼顶、楼旁、路边、庭院和阳台等、大到中心花园和整个居住区的自然植物设置,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以创造丰富的景观环境。因此,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应该考虑的下面的几点:
1、考虑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布局
其一,考虑当地的气候、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特点,并了解该地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其发展趋势。其二,考虑基地内的原有地形地貌的不同的形态。比如,包括山水地形的处理、水体的设计、活动场地的布置及与绿化场地的界限划分、景观建筑的布置与营建、景观小品和山石小景的点缀、室外家具的设置、景观照明的布局等。其三,考虑利用居住区外部的自然景观资源。
2、考虑景观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舒适。景观空间的设计应通过居住区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使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如图2)。
3、考虑植物景观创造的生态性
(1)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层次丰富,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景观系统。(z)增加植物多样性,构筑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增加植物多样性,包括植物景观层次上的多样性,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景观色彩上的多样性(如图3)。
(2)立体绿化,增加居住区的绿量和生态效果。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窗台绿化、棚架绿化等,是一种不占用地面的绿化形式,可以增加绿地面积,更进一步地将绿色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使绿色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互相交融、渗透。
(3)增加植物多样性,构筑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增加植物多样性,包括植物景观层次上的多样性,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景观色彩上的多样性。
图1
五、居住区绿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植物在居住区中的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我们通常说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于植物来说,就是要掌握植物生态因子,满足它特定的生存环境,合理地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要优先考虑本地特有的经济作物和象征城市形象的特色植物。例如广州市市花木棉花,西安市市花石榴花,这些植物属于经济绿化品种,又代表城市的鲜明代表,能彰显小区的特色。
2、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使它在居住区绿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认真筛选植物种类,合理搭配。植物搭配在层次上给人以高低搭配赏心悦目感,在色彩上给人以清新亮丽,多姿多彩的心旷神怡感,在满足生态功能的情况下,整体的景观性能达到一种和谐氛围。
3、创造艺术性的原则
园林植物在居住区绿化中,既要保证种群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利共存的原则,又要体现不同植物在姿态,体量,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差异感,形成一定的观赏性,为居住区增添有生机有活力有美感的绿化效果。
4、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不能为了追求某一层次格调或刻意达到某种风格,而去费尽心思地选用虽然华丽秀美但价格昂贵和不易管理培育的苗木,造成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所以在植物造景或居住区绿化时,应遵循经济性原则,选取植物时,要确保在后期养护容易,成活率高,形成的景观效果好,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经济高效的园林苗木,为居住区绿化节约资本,达到双赢互惠的目的。
六、居住区绿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前景展望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在城市居住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整体规划、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及活动设施等方面,而在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创造方面才刚刚起步,都市绿洲的景观设计,作为人们居住之余休息场所,除却景观设计的外在美观,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体现强调“人”,这个主体,毕竟所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围绕人展开的。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想象为目标,探索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然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及在各界引起了高度重视。且直接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的绿化设计,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居住区景观生态化设计对居住区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的尊重与关怀。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让居民们可以住在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心情愉快的一个居民区。
七、结语
居住区的绿化关乎到城市景观建设的总体效果,它同时也反映了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要求我们使植物、水体、道路、地形地貌等有机结合,利用植物的生态效益,来创造适合人们长期居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琳琳.居住区景观环境中植物的配置与应用[J].南京农业学,2010,03.
[2] 王大海.居住区植物配置景观效益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2010,02.
[3] 刘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调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学,2010,05.
论文作者:马永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居住区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多样性论文; 环境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