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民族论文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民族论文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民族*

陈 旭 金炳镐

【摘 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人类社会,观察进入阶级社会时产生的民族现象。社会中有民族、有宗教,民族与宗教又往往交织在一起,社会、民族、宗教三者交织联结;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解决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要使自己上升为民族的领导阶级,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阶级、民族三位梯次连接;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中,人类婚姻家庭演变、社会生产力和私有财产变迁是主线,私有制、国家、民族三者有机链接。

【关键词】 民族;马克思主义视阈;社会;阶级;国家

民族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从民族产生后,一定的社会由一定的民族组成,既是社会的民族,也是民族的社会,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是两个平行的事物,民族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也观察和分析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发展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公司因效益不佳,一直有裁员的传言。但我沉迷于恋爱,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结果,年初刚上班,我便被人力部门叫去“谈心”。那个平日里和我关系挺好的何姐,全然没了往日的温情,她间接地表示“你不适合这份工作,建议另谋高就”。

函数与方程是密不可分的,图象是函数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教学中可从学生已有的方程、函数图象的知识入手逐层提供探索的空间.

其中,E1为表征射线能量的一个参数,其值为图5中直线斜率的负倒数。通过对更多复杂模型的背向散射电子能谱进行计算,发现该指数分布规律普遍适用。本文模型中不同黑体温度X射线对应的E1,如表3所列。

一、马克思主义创立阶段的民族视角:社会、民族、宗教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阶段。十九世纪中期的德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犹太人是德国的一个民族,信仰犹太教。犹太人因在德国处境艰难,处于受压迫的状态,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关注。布鲁诺·鲍威尔1843年出版了《犹太人问题》,发表了《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鼓吹犹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宗教,要解决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问题,就必须废除宗教、消灭宗教,只有政教分离,才能消除民族压迫。[1]419-451马克思在1843年秋针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观点发表了批驳性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1]419-451,这是马克思在民族领域的第一篇重要著作。马克思在文中揭示了德国犹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指出政治解放的国家,也就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国家是不能彻底解放民族、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只有依靠全人类的最后解放,才能彻底解放民族、彻底解决民族问题。[1]419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最后结语所说“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中获得解放”[1]45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还揭示了民族产生及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过渡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3]56。这里提出的“三个过渡”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的时间。城乡分离和对立既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有联系,也是人类史上两次社会大分工,特别是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发生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带来的后果之一。因为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特别是铁器的使用,使农业的田间耕作和手工业发展了,能生产出较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口的数目也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而日益增长。开始聚居在不大的地域内。同时,手工业和贸易、交换的发展也促使人们更加集中起来,他们主要集中在进行贸易和交换的中心地区,即后来的城市。另外,相邻部落的侵略威胁,也促使人口相对集中。还有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人或游闲人员也大都居住于这些地区,这样城市便出现了,并与乡村分离和对立。也就是说,原始社会末期有三个过渡和城乡对立同时开始,特别是从人们共同体来说,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是由活动范围狭小的部落(部落联盟)的地方局限性向有着统一的比较广阔地域的民族过渡的开始,也是民族形成的起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4年第一次合著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观点,提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那么任何一个民族都永远不会优越于其他民族”[2]194。认为每个民族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有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某些方面,因而,各民族是平等的社会存在,无优劣之分,无贵贱之分。

促使资本主义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3]255-256(请注意,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把这里的“国家了”已改译为“统一的民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民族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也就形成了。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波兰问题》《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和《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等著作中分析了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等欧洲民族的民族运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区别两种民族和两种民族运动的理论,即区别革命的民族与反革命的民族,革命的民族运动与反革命的民族运动的观点,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此文中批驳德国“青年黑格尔派”首领布鲁诺·鲍威尔在民族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神学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问题,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分为社会的人,即公民,也就是分为阶级阶层的人;分为民族的人,也就是分为犹太人、德意志人等的人;分为宗教的人,即宗教徒,也就是分为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等的人。德意志人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的人,又是国家宗教基督教的教徒;犹太人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族的人,又是非国家宗教犹太教的教徒。因此,犹太人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宗教问题、政治解放问题,但政治解放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只能解决宗教信仰自由问题,不能解决犹太人的社会解放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的民族是具有社会的阶级属性、民族的族体属性、宗教的信仰属性相统一的客观存在。因此,民族的解放,不仅要政治解放,还要社会解放,最终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三章中就民族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如各个部落的敌视等等)而团结在一起,并且,由于生产力太低,每个人不是做奴隶,就是拥有奴隶,等等,因此,隶属于某个民族成了‘人最自然的利益’”[4]169。这就是说,民族的产生和存在是和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未达到很高的程度有关。氏族部落制度是从那种没有任何内部对立的社会中生长出来的,而且只适合于这种社会。因此,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它的全部经济生活条件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也就由于这种社会条件而成为必要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还揭示了民族消亡是自然历史过程。他们描述这一过程,“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3]51

采用传统教学法时,学生的考试成绩为(84.23±2.92)分,实施PBL教学法后,学生的考试成绩为(91.22±1.52)分,经比较,采用PBL教学法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恩格斯在1847年著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将在共产主义的一定阶段自行消亡的观点,提出公有制原则,也就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是民族接近和融合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第二十一个问题: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还将继续存在吗?答: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5]379-380

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确立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他们以民族理论视角探讨怎么样消灭民族剥削?怎么样消除民族间敌对关系?答案是消灭人对人的阶级剥削,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3]270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问题、分析民族问题,总是把民族与社会、民族与阶级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总问题中寻找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解决阶级问题的路径中探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确立阶段的民族视野:国家、阶级、民族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后来的《国际述评》中指出,“现代大工业以这种集中的力量到处破坏民族的藩篱,逐渐消除生产、社会关系、各个民族的民族性方面的地方性特点”[6]503。这表明正如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一样,民族消亡也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一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254-255从中揭示的就是民族同化或“异源同流”的过程。

水稻种子加工检验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水稻种子的送验样选取一定的重量,再将重量分成两份,两份的重量不一定相同,第一份要选取的试验样品是种子的外形饱满的种子,第二份选取的试验样品是质量稍差一些的种子,第二份的种子样品饱满度相对较差,或者是会被机械分选掉的种子,作为选择的标准。将第二份质量稍差的水稻种子进行称重,得出的重量与选取的重量进行比较,就能的到质量稍差的种子在试样中所占的比例,就是淘汰的水稻种子,也能得到质量较好的水稻种子在试样中所占的比例,根据这样的方法检验出水稻种子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会比较高一些。

同样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了从封建主义民族发展到资本主义民族的过程,“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255

随着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农村在农业建设和农业开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但由于各地农业发展基础不一,与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建设还有差距,特别是当前基层农机的管理服务上,还无法实现全面保障服务,影响了部分地区的农业效率和农业发展步伐,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要扎实解决好基层农机综合管理服务问题,确保农业生产有效进行,发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实优势,促进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迈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进入了深入研究和完善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注意运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资料研究古代社会和古代民族。马克思经友人介绍得知摩尔根在1877年在美国出版了《古代社会》,并在美国邮购了这本书。马克思用半年多的时间认真阅读并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即《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年5月至1882年2月)。恩格斯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研究《自然辩证法》(1873~1883年)、《法兰克时代》(1881~1882年);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古代社会〉摘要》并研究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至5月);恩格斯在1884年底和1886年初《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提出“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3]25。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民族结构”以及决定这个结构的生产力、内部交往、外部交往三个要素理论,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对于研究民族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古今中外民族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最主要地体现在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发展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的分工的发展上,分工的发展程度既促进了民族内部交往,又引发了民族外部交往。

三、马克思主义完善阶段的民族视域:私有制、国家、民族

《共产党宣言》中阐述,“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3]270。《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170多年世界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世界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民族隔绝现象逐渐被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世界各民族间和平交往不断增多,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世界各民族间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间交往交流,合作共赢不断加强,预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73~1883年)一文中,揭示了民族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指出“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7]515。恩格斯科学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人类社会劳动形式的演变,最初采集能够食用的野果和块茎、打猎,到种植食用植物、驯养动物,因而人类社会有了畜牧业和农业及其分工,人类的食物极大地丰富起来,有些人开始专门从事手工业,出现了交换物品的最初的贸易和商业,也出现了专门从事艺术的人们,部落也在发展。这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自然发生、也是必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部落具有人们共同体形式、社会组织形式二重性,这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中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即以地域和语言为基础的民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国家。

傅江峰死后,其子傅晓渊思念不已,向友人永嘉人士胡琴舟诉说在梅岭的读书生活。胡琴舟感念其父子情深,根据他的叙述,于光绪十六年(1890)精心绘制了一幅傅岱结庐教子图,再现了当年其父授课情景。傅晓渊见图,如获至宝,随即命名为《梅岭课子图》,图名请老师俞樾题写。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等书中指出语言、地域等是民族的必备条件。他说:“‘民族’这一称号适应于许多印第安部落,因为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却独特地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8]96“阿提喀的四个部落——机内温特、伊吉可尔、霍普内特、阿尔格德——操同一方言并占有一共同领域,它们已溶合为一个民族。”[8]165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希腊,部落已开始联合成一些小民族(kleine V·lkerschaften),并居住在城市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小民族内部开始产生了不同的阶级,因而,小民族之间为了掠夺土地和战利品,不断进行战争,还把俘虏充当奴隶,最初的奴隶制开始产生。[9]100还阐述了古代社会民族的形成过程,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亲属部落间的联盟,常因暂时的紧急需要而结成,随着这一需要的消失即告解散。但在个别地方,最初本是亲属部落的一些部落从分散状态中又重新团结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Nation)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9]89。部落联盟及后来的这些部落联盟的溶合,使“各个部落领土溶合为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9]160

对于血缘亲属制度,恩格斯在《法兰克时代》(写于1881~1882年)一文中曾指出:“血统联盟在这里,也和在任何其他地方一样,是整个民族的生活制度的基础;而随着人口数目的增加和民族的继续发展,这种联盟愈来愈被人们忘却了。这种情形首先表现在整个民族上面。共同的世系愈来愈不认为是实际的血统亲属关系;关于这一方面的记忆愈来愈淡薄了,余下来的仅仅是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方言。”[10]540也就是说,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血缘联系越来越淡薄了,基于共同历史的地缘关系逐渐增强,地域关系逐渐成了民族生活的基础。这个观点恩格斯在后来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加详细地阐述并进一步发展了。

恩格斯在1884年底和1886年初《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中,研究中世纪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情况时,把民族看成是发展变化的事务,揭示了在民族过程中民族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的特殊现象和规律,他指出:“从中世纪早期的各族人民混合中,逐渐发展起新的民族(Nation alit·ten)”[11]451(紧接着又说这是现代的民族)。欧洲“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9]225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特征、特性问题有过许多的论述,恩格斯还讲到欧洲一些民族“应当愈来愈多地使他们具有真正自然边境,由语言和共同感情来决定的边境”[12]102。从这段论述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民族语言和民族共同感情是民族的自然边界。恩格斯强调了地域、共同历史、经济条件作为民族的特征对民族生存的重要性:“民族生存的首要条件——众多的人数和整片的领土”[13]86,也就是说,恩格斯强调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和一定范围的领土面积,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民族“独立和维持生命力所必需的”是“历史、地理、政治和工业的条件”[14]328。他们的这些论述为后来者综合概括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人类社会,观察进入阶级社会时产生的民族现象:社会中有民族、有宗教,民族与宗教又往往交织在一起,社会、民族、宗教三者交织一体是一种视角;共产党人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解决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问题,要使自己上升为民族的统治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阶级、民族三位一体并梯次序位是一种视野;研究古代社会人类的发展,就要研究人类婚姻家庭、社会生产力和私有财产,私有制、民族、国家三者链接是一种视域。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2][德]恩格斯.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NATIONALITY IN THE VIEW OF MARXISM

Chen Xu,Jin Binghao

Abstract: Marx and Engels use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observe human society and observe the national phenomenon that emerged when entering a class society.There are nationalities and religions in society and they are often intertwined.And society is intertwined with nationality and religion.To achieve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the proletariat must resolve class exploitation and class opposition,raise itself to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lass,and make itself the master of the country,the three cascades of the state,class,and nation.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human marriage and family evolution,social productivity and private property changes are the main line,and private ownership,state,and ethnicity are organically linked.

Key words: Nationality;Marxist perspective;society;class;country

【作 者】 陈旭,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经济师。吉林长春,130000。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4-454X(2019)02-0018-005

* 基金项目: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研究”(18AMZ002)。

〔责任编辑:袁丽红〕

标签:;  ;  ;  ;  ;  ;  ;  ;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