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实践,创新激励成长论文_金发奋

动手动脑实践,创新激励成长论文_金发奋

——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金发奋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 730060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一项新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探索研究,而其中主要在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运用 途径

新课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势在必行,迫在眉捷。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呢?浅谈以下几点:

一、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际操作方式,打破呆板的学习空间。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朋友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求异、大胆创新,形成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例如:讲十几减九的题时,我创设了“兔妈妈采了13个蘑菇,小灰兔拿走9个,还剩几个?先让学生用表演形式用学具进行操作,待学生表演后,问小灰兔拿走9个以后就怎么样了?(少了)13个蘑菇少了几个?还剩多少个?少了和去掉应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有意地提出问题目的在于激励学生通过表演操作在尝试中探求知识。学生在操作学具时,教师巡回检查辅导,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进行充分讨论使学生获得创新思维,才能使学生思维活动步步深入。

二、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而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诱因,使他们产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和愿望。例如,教学工程应用题“一段水渠长30千米。甲工程队单独挖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挖15天完成。两队合挖几天可以完成?”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一是如果去掉“长30千米”这个条件,能不能解答?二是你准备怎样解答?三是通过解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于设置的问题使学生好奇,使他们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从教学本身来讲,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只在于会记忆一些知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化平行四边形为长方形”实验让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四、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活动中开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充分让学生动手切一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得生动、活泼有趣,又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发展了思维,在操作中应大胆放开操作形式,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按课本的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并同桌讨论以下问题:从实验操作看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哪一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自己发现结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学生从操作中,创新思维促进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得到充分发挥。操作中加深了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

论文作者:金发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  ;  ;  ;  ;  ;  ;  ;  

动手动脑实践,创新激励成长论文_金发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