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战事”一触即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事论文,即发论文,重型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世界第二大重型卡车生产厂---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总裁约哈·洛尼率领的沃尔沃集团高层代表团,日前来华与我国最大的重型车生产企业---中国重量型汽车集团公司就建立新的重卡基地的合作项目达成一致,成立"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按照双方约定,今后沃尔沃与中国重汽将分期开展战略合作,近期主要投资16亿元人民币建立合资公司,达到年产1万辆沃尔沃卡车的规模。
据估计,国内总体市场容量应该在一年30万辆左右,按照平均每辆20万元的价格计算,这就是一个600亿元的大市场。重型卡车市场的竞争已是群雄逐鹿,各种资本向重卡集结,强者可 能恒强,后来者亦有可能居上。种种迹象表明---
资本的集中,证明了重卡行业诱人的近景和远景。其实,在中国汽车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最大的增长亮点就是重卡这个庞然大物。自2000年以来,重卡销售以每年70%~80%的速度激增,增幅高居汽车行业之首。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近些年来是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的。
商机凸现
如果说轿车的火爆得益于老百姓不断提高的消费能力,重型卡车行市的看涨则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今年,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重型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就中国而言,物流行业所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到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2002年中国物流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25000亿元以上。高速公路的扩建与物流业的发展加快了重卡市场前进的步伐。
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京奥运工程和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都被认为将给重型车带来无限商机。据了解,上海世博会将投入3000亿元,北京奥运会将投入500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将投入2000多亿元。这无疑给重型车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勿庸置疑,未来几年,重卡肯定会 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清满怀自信地对记者说。"中国加入WTO将会加速中型卡车向重型卡车的转移,重型卡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重卡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两年,远距离运输车辆和各类工程用车吨位结构、车辆结构迅速向重型汽车靠拢。我国中型、微型卡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重型卡车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各生产企业开始重视细分市场,产品档次的系列化和产品的差异化日益清晰。重卡的集中化趋势也越来越清晰,全国23家重卡生产企业中,产量较小的16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仅为1.29%。
根据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预测,中国卡车市场的销售量到2010年将达到150万辆,此市场将是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市场需求的总和。中国卡车市场的广阔前景,引起世界著名卡车生产商"虎视眈眈"。
三雄称霸
当然,今天的中国重卡市场已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在国内重卡市场上,目前称得上主力军的,一是重汽的斯太尔。中国重汽的斯太尔重型卡车,是引进当时奥地利斯太尔公司20世纪80年代技术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控制着国内中端市场。2002年即突破月销量千辆大关。最高时曾到达月销量1700辆。进入2003年,升势更为强劲,2003年3月月销量一举突破2000辆大关。2003年4月月销量更是突破2300辆,重型车销售增幅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份额由2002年同期5%升到8%。
再有就是一汽、二汽自行开发的解放、东风,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解放重卡销量仅为1872辆,市场份额只有5.6%,东风在此堪称老大;1998年,一汽销售解放重卡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夺得了28%的市场份额,比东风略高1000多辆;1999年一汽解放重卡创下市场销量第一(24731辆),增长率第一(134%)、市场占有率第一(51.7%)三个第一的佳绩,奠定了一汽重卡在市场的领导地位。今年1~6月份全国重卡销量为38711辆,同比净增16639辆,增幅75%,其中解放重卡销量22365辆,同比净增11270辆,增幅102%,以占当期销量57.7%的份额再度走强。
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国内的卡车厂家纷纷和国际知名的卡车制造商开展合 资与合作。与此同时,国际卡车商的目光也向中国聚集。
竞争激烈的卡车市场,将因"家电大王"春兰集团的"火线"参战而面临重新洗牌。菲亚特一直对与舂兰合作态度积极,双方私下接触已久。春兰自动车有限公司现已在南京舂兰汽车制造厂一侧征地300亩,准备与菲亚特公司各控股50%,建设一个世界级的重型卡车生产基地。
"发展轻型卡车,是眼前的市场,最终我认为发展重型卡车才是我们的前途。"春兰集团主管汽车的张部长自信地对记者说。据预测,未来5年里,国内重型卡车年需求总量年均增长约17%。其中,高档重型车的增长要远远超过中档重型车,其年均增长率约25%左右,年需求量2.5万台左右,可占整个重型车产销量的50%以上。押宝重卡,春兰的远景目标是到2005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辆,拿下国内卡车市场30%的份额。重卡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有业界人士表示,春兰集团除了对卡车产业寄予厚望外,显然还另有图谋,下一个目标将直指轿车。据春兰内部人士称:"家轿"肯定是春兰的"梦想",等春兰上了重卡,掌握了汽车行业的部分技术后,就会伺机而动。
以"新人"面目出现的北汽福田在多个领域都创造了奇迹。福田进入诸多竞争领域所刮起的旋风,令所有竞争对手难于轻视它的存在。在主打市场的轻卡产品上,连续3年,仍成功地继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去年,北汽福田以将近17万辆的销售量,轻易摘取了全国汽车行业第五的排名。今年,他们把主战场放在了竞争更加激烈的重卡市场。
相比之下,目前国内重卡市场竞争者较少,价格也要几十万元,毛利率在20%~30%,数倍于轻卡。北汽福田作为北京市汽车公司三大公司之-,2002年完成汽车产销近17万辆,占北京汽车工业总产量8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近80亿元。作为福田战略性产品的欧曼重卡,自2001年年底切入市场以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福田公司投资6亿元,在北京怀柔建立了亚洲最大、最现代化的重卡生产基地,二期技改完成后,将形成年产重卡6万辆的生产规模;三期技改后,将达到10万辆的生产规模。今年前两个月,完成产销近2000辆。
欧曼重卡的价格在30万元左右,按福田的计算,每台有七、八万元左右的毛利,卖一台重卡相当于卖一二十台轻卡。福田公司高层人士透露:"为了重卡项目,福田汽车已经投入了4个亿,第一期6个亿的投入到今年将完成。欧曼重卡将争取在第一期达到6万辆的产能,2005年第二期达到10万辆的产能。"如果今年完成计划,利润将非常可观。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福田之所以连创业内奇迹,并形成了一套超前的企业经营与文化理念,体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有四大鲜明特征---决策者的战略洞察力与前瞻性、快速应变能力与高效率、外部资源集成与巧妙应用、低成本生产与不断改进。如果在技术创新能 力、品牌塑造与增值上取得突破,福田在世界汽车业也会有一席重要位置。
春兰、福田也都转入重卡领域,汽车和家电一样,很快就会进入一个市场搏杀阶段,而沃尔沃无疑是重汽在这场搏杀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砝码。由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卡车公司合资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在济南诞生,它的出现足以震动整个卡车市场。9年谈判,一朝成功,其间不但谈判的双方经历了各自的风风雨雨,中国的公路发展和卡车市场也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合同,双方合资期为30年,总投资额16亿元人民币,双方出资比例各为50%,并将视市场的需求状况逐步增加产量,计划到2005年时年产2500辆卡车,到2008年时年产10000辆卡车。
据悉,新的合资公司将生产沃尔沃FL6、FM9和FM12各类卡车,而FM系列是沃尔沃历时5年于2002年全新推出的主力车型,在全球市场已经销售了数万台,所以这次引进的技术先进性开创了国内同行之最。
自2001年以来,沃尔沃卡车在亚洲地区销售有长足的发展,该集团已将亚洲市场作为全球发展计划中除欧洲、北美洲以外的第三个支点。沃尔沃计划在亚洲区获得至少5%的市场份额,实现在亚洲市场年销售2万辆卡车的目标,其中仅中国地区就要达到1万辆。根据沃尔沃卡车公司的预测,从现在到2012年,中国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重卡市场。因此,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基地,成为沃尔沃在中国取得长期规模效益的必要前提。因此,能否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对沃尔沃卡车公司实现它的亚洲战 略来说至关重要。而中国重汽作为国内重卡的老大,通过与沃尔沃的合作,发展其四大产品系列中具备国际水平的高端产品平台,占据市场的制高点,同样决定了重汽的未来。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制定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条款规定国家对汽车工业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仍然实行审批和备案两种方式,其中对于现有汽车生产企业自筹资金扩大生产同类产品(含扩大产能和增加品种)实行备案管理。现有汽车生产企业跨类生产其他类汽车整车产品或组建新的汽车或发动机生产企业(包括现有汽车生产企业异地建设新厂)实行审批管理。设立新的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15亿元,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人民币,或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含发动机)不得低于:重型载货车和大中型客车10000 辆;中轻型载货车和轻型客车50000辆。国家鼓励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现地或异地增加产量品种,或兼并、联合其他汽车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原则上不再批准上述范围外新建的汽车生产企业。
前途未卜
专家认为迅猛增长的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刺激了国际重型卡车巨头投资欲望,潜在的增长空间使这些企业下定决心寻求与中国卡车业的合资合作,奔驰、雷诺、沃尔沃三大重卡巨头与中国重汽、一汽、二汽的合作项目谈判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多时,国内与国外三大巨头企业合资合作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热恋期"。中国汽车界与国际卡车巨人的握手有望实现"双赢"。中国重卡企业可以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用较短的时间攻克技术难关,获得较高的起点。世界卡车巨头也可以借助中国卡车企业较为完善和成熟的营销网络进入潜力巨大的中国卡车市场。
目前我国轻型和中型卡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但重型卡车在行驶速度、尾气排放等关键性技术方面还低于国际水平,目前还无法完全独立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重卡。
"即便国际重卡巨头现在开始插手,也最多只是吹皱一池春水,因为洋重卡的高价格国内难以承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外的重卡与我们的差距太大,它的确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它的售价比我们要高出三倍之多,所以,中国重卡的位置仍然会占领很大的市场。"
"我非常看好合资品牌的重卡,市场需求很大。"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清明确表态,"买便宜的车是进行原始的资金积累,然后再买一个稍贵一点的车,因为便宜的车吨位、马力都达不到要求,受到制约,没办法再创效益,为了多赚钱,肯定要进行资本投入。"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态:"重卡已经持续几年高速发展了,从原来主要集中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转向集中在技术改造、收尾的项目上,对重卡的需求有所减少。重卡直接和国民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关系密切,从实际出发,它的市场毕竟还是有限的。美国重卡的销售量每年也就是几十万辆,因此在重卡领域并不会呈现一个无限增长的趋势。"
据资料显示:5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大幅回落,并出现了9类车型同时下降的历史罕见情形,产销量的急剧下降,引发了国内汽车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降价风潮。据汽车工业协会统汁,5月份汽车生产完成32.06万辆,比上月下降17.81%;销售完成31.78万辆,比上月下降16.85%。
生产方面,载货、客车和轿车3大车型均出现下降,其中载货汽车下降达1/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轿车增长外,载货、客车下降约三成。5月份,载货车生产了8.38万辆,比上月下降33.87%,同比下降29.18%;客车生产7.85万辆,比上月下降19.80%,其中微型客车下降近50%;轿车生产15.83万辆,比上月下降4.34%。
销售方面,载货车5月份完成销售8.80万辆,比上月下降28.98%,同比下降17.23%;客车销售8.30万辆,比上月下降18.69%,其中大型、中型客车降幅达42.33%和35.38%;轿车销售14.68万辆,比上月下降6.01%。
有关专家认为,国内一些企业之所 以能"横空出世",就是找到了采购的"窍门"---买来成熟的底盘,甚至是仿制底盘,自己进行匹配。再用低价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益。要想在国际竞争上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通过对外合作,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档次。现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重卡的技术含量比轿车还要高,所谓"造轿车是大学水平,造重卡是研究生水平"。这就需要企业凝聚一大批功力深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本领高强的高级技术工人。
业内人士也坦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重型车可能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最终要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水平来决定市场、赢得市场。
总体上,尽管重型车市场连续高增长,显得格外"抢眼",但是仔细分析,仍然与行业总体态势相呼应。在汽车市场整体仍处于相对不成熟的情况下,宏观的、外界的、非市场的因素,对车市的影响不可小视。明年宏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从而拉动车市继续走高,这 一点也是不应忽视的。这里需要特别提醒汽车企业的只有一句话:莫让"热风"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