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与方法研究

物流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与方法研究

龚延成[1]2004年在《战时军事物流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次采用类似企业化运作方式的精确后勤补给运作,揭开现代物流理论指导战场后勤实践的序幕,引起国内军事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军事专家普遍认为精确后勤是未来战争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我军军事物流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量化、可操作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体系,前瞻性研究战时军事物流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战时军事物流系统概念、总结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经验教训和回顾相关研究领域学术动态的基础上,突出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全面深入研究基于战役层次、地面作战的军事物流系统的规划、组织和控制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分析战时军事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指出其系统优化一般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主要依据安全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等多个目标共同实施决策,且经济性只是次要的决策目标。这与企业物流系统决策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因此通常不能直接采用企业物流决策方法进行战时军事物流决策。 (2) 论述传统后勤补给战略、即时后勤补给战略和混合战略,分析物流战略与后勤补给模式之间的关系。指出各种战时军事物流战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不同战略适用于不同的作战对象、作战环境和作战态势,战略抉择必须认真研究自身作战条件和作战目标。 (3) 建立定量和定性的战时物流需求预测模型。指出及时后勤信息沟通和实时全过程物流监控是解决战场“需求迷雾”问题的最佳途径。借助作战物资储备的基数概念,提出作战物资需求预测的基数法,其能够在战前合理估计战役作战物资需求总量和需求地域分布数据。 (4) 把战时军事物流网络规划分为叁个步骤:层次结构设计、设施选址布局和设施选址评价。以物流战略和相关规范为依据,讨论层次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以经济性为决策目标,以时效性为约束条件,建立连续和离散选址布局模型,并设计基于MATLAB函数的高效优化算法和带时效性检验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带时效性约束的选址布局模型。以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决策目标,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和群体决策方法,构造设施选址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选址方案的评价模型。 (5) 论述物流速度对战场后勤供应的重要性,指出F.W.Harris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不能适应战场环境下作战物资库存控制实际情况。基于时效性准则,首次提出时效性最佳的订货批量分段函数模型,并由此推导出确定性和随机

范文姬[2]2010年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再制造物流系统库存控制与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大量增加,能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实施废旧产品再制造不仅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由于新产品与废旧产品同时存在,再制造物流系统库存控制与协调变得更加复杂,有必要从整个再制造物流系统的角度,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的库存控制与协调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与文献分析,应用循环物流系统、逆向物流、闭环供应链、库存控制等理论及不确定规划分析方法,在研究再制造物流系统特征、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随机环境单周期与模糊环境多周期库存控制模型,提出不同条件下的制造商库存控制策略;建立随机环境库存与选址联合决策模型,提出回收商库存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再制造物流系统多层库存协调模型,针对制造商等参与主体分别提出具体库存控制及其系统库存协调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本文通过构建各类不确定环境下的制造商库存控制模型,同时考虑到不同的再制造周期与残次品参与再制造过程,对于再制造物流系统库存控制决策的影响作用,有助于制造商库存控制策略分析方法对实际运作的指导价值。二、本文通过分析不确定环境下回收商选址成为其库存控制的要因,构建了再制造物流系统回收商库存与选址联合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了回收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对回收成本的共同影响,对回收商库存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叁、本文从整个再制造物流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回收商的库存协调问题,通过构建多层库存协调模型,提出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回收商的独立库存策略和协调库存策略建议。并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各参与主体如果共同制定科学的库存协调策略,将明显提高再制造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本文中共有图24幅,表23个,参考文献175篇。

惠小康[3]2007年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制造、以及企业经营集团化的背景下,库存控制不仅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更是实现价值链增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库存管理控制的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供应链思想的提出更是对库存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上述背景下,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库存控制问题,将有助于完善传统的理论研究、更好的为实践服务。首先,论文在对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相关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出目前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研究的不足。其次,论文对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以及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这叁种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决策主体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分布式决策供应链库存控制方法、以及基于第四方物流的集散中心集中决策的供应链库存控制方法。接着,论文分别对上述两种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中:(1)研究了分布式决策供应链库存控制问题,基于成本优化,对一个需求随机的分布式决策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系统,考虑了价格折扣与运输折扣;(2)针对以集散中心集中决策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分析了其实施要点与适用范围,对集散中心为同一地区下游厂商发货基于数量决策建立了控制模型。此外,分别通过模型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付蓬勃[4]2014年在《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主体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制造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制造类企业在现代物流链中所处的关键位置和所涉及的社会物流活动,是其他类别企业所无法替代的。在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物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第叁方利润的源泉,现代物流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重视,它的巨大功能和作用促使越来越多企业决策者加快改善和整合企业的物流系统。全球经济一体化把现代物流推上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制造类企业物流所具备的长流程物流链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一体化战略是其未来发展和制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尤其是在我国制造类企业受传统物流影响较深的背景下,本文进行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与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制造类企业物流的内涵与特征,从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层次叁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制定的内容与方向,研究了在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各阶段物流管理组织模式,并通过环境因素、发展战略、实施控制和管理决策构建了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战略体系架构。(2)从物流节点(点)、线路(线)、分区(面)、信息(网)四个方面分层论述企业物流链的构成,从物流链的结构、运输、库存和管理四个角度研究了物流链的设计与优化,以BPR理论为基础,对制造类企业物流流程优化步骤、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流程优化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物流战略和物流流程内在关系,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叁个具有代表性的物流节点,构建了基于顾客服务的物流一体化流程。(3)对制造类企业库存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库存结构,研究了物流一体化控制方法,以确定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为基础,通过条件设定和对不同策略的库存控制模型的安全库存状态分析,得到了随机环境下不同策略的安全库存的存在条件和控制参数,分别探讨了连续性检查和周期检查库存对应不同策略的安全库存控制问题,案例研究表明了制造类企业库存的两阶段法控制策略的实践意义。(4)构建了包括采购成本、内部成本和销售成本的价值增值过程的物流一体化成本控制体系。对于制造类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采用单元组合方法对采购物流成本和销售物流成本进行了计算方法研究,并根据制造类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结合的特殊性,采用了针对制造类企业物流成本支付形态的内部物流成本核算,通过实证研究了基于内部物流一体化的钢铁制造企业生产工序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和应用。(5)应用构思分析法对制造类企业物流运作进行模式构造。对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的基本运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指出了模式选择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构建了模式选择的多级决策模型,提出了应用决策树方法解决单个企业物流模式的多阶段决策问题,考虑了叁种约束条件,对传统损益矩阵进行了改进,构建出各构思方案的期望值损益矩阵,形成了制造类企业物流经营模式决策方法。

胡志刚[5]2007年在《基于逆向物流的库存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如此残酷的竞争和挑战面前,实施完善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然而,过去的几十年,大多数企业只是关注物流供应链中的部分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前向物流上,对逆向物流很少关注。近几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逆向物流因其可以实现废旧物品的资源再利用和可以有效控制废旧物品的环境污染,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可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逆向物流研究尚处于引入借鉴的起步阶段,理论的研究还远落后于国外,尤其有关逆向物流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还远未成熟。为此,本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往文献中的库存模型基本上都不考虑客户退货、产品回流等因素;而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今天,退货、产品回流己经司空见惯,大量的回流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库存浪费。本文在库存模型中引入了逆向物流因素,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更接近于实际的库存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这不仅丰富了库存控制理论的内容,拓宽了传统库存控制模型的应用空间,同时也为企业逆向物流战略下的库存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二章介绍了逆向物流的内涵,指出了逆向物流的研究价值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逆向物流库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叁章回顾了传统库存理论的基础知识,并指出研究逆向物流库存控制的意义和方案。第四章在单级库存控制中,假设修复后产品和新制造产品无品质差别的情况下,基于传统的EOO模型,针对需求稳定条件下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提出最优生产批量和订货周期并进行了案例模拟;然后又考虑需求随机条件下单周期和多周期库存控制模型,提出最优生产批量和订货周期并进行了案例模拟。第五章在原有的多级库存控制中考虑了回流产品,建立模型,提出最优生产批量和订货周期。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孟参[6]2007年在《基于模糊评判及灰色神经网络的应急物资库存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应对地震、矿难、禽流感等种种“天灾”、“人祸”的频繁发生,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从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到生活用品无所不包,以解决或处理应急救援、卫生防疫、灾后重建、恢复秩序等各种问题,减少损失,防止灾难的进一步扩大,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应急物流需求。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才能使损失最小化。这就对应急物流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企业事故应急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物流理论及库存控制理论和方法,对应急物流系统、应急物资库存管理、需求预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第1章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应急物流及物资库存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2章分析了应急物流的原因、类型及主要特点,研究了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与普通物流系统的区别;探讨了企业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流程;从采购、库存、配送叁个环节探讨了应急物流系统运作管理策略。第3章在对企业应急物资库存管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物资分类、需求预测、库存控制模型叁个方面对应急物资库存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适用的应急物资需求随机型库存控制模型。第4章根据应急物资库存特性,探讨了应急物资库存分类方法的改进思路,建立了应急救援物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评判的应急物资分类方法。第5章根据应急物资库存随机性、波动性大的特点,对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将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研究并建立了一种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第6章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关建议,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彭维[7]2008年在《含逆向物流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加强,逆向物流逐步引起各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逆向物流逐步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国外对逆向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都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然而,目前国内逆向物流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并且国内大多数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正向物流上,对逆向物流关注不够。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正向物流中如此,在逆向物流中更是如此。合理的逆向物流库存管理,可以使回流品中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重新恢复其价值,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提升社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减少资金占用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间接效益,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然而逆向物流自身的特性,使得供应链上的各结点企业不仅要对正向物流的库存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还需科学地管理逆向物流库存,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各个结点企业的库存管理难度。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逆向物流管理现状特别是库存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正向物流库存理论,对包含有逆向物流的供应链库存控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逆向物流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入手,首先对逆向物流的内涵和特点、不同的分类方式以及逆向物流的主要活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其次对库存理论进行了综述,包括库存的分类、库存成本的构成、库存策略以及库存控制模型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逆向物流库存问题与传统的库存问题的区别与联系。逆向物流回流物品因品质状况和回流原因的不同,相应地回流到供应链上的不同结点。对于那些损坏不大或者只需简单处理的回流品,相应的可回流到供应链上的销售商处,本文对含有逆向物流的销售商的库存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一个已有的逆向物流库存模型进行改进,在考虑了“退回产品的修复时间”这一条件下建立的基于定期处理的销售商库存控制模型,该模型更具有实用性。在生产者责任制的规定下,处于供应链上游结点的生产制造商更是逆向物流的主导力量。鉴于此,本文也对含逆向物流的生产制造商库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系统考虑各项成本的情况下,以单位成品平均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模型,进而求解出生产制造商循环周期内的最优生产批量和再制造批量。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的建议。

陈铓[8]2013年在《逆向物流随机库存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回收产品在数量、时间与质量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存在多个可替代的供应源,逆向物流的库存管理相当困难与复杂。签于传统库存优化问题的定量研究的局限性,论文采用马可夫决策过程(MDP)理论在对逆向物流库存系统的动态变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随机库存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基于产品回收之后的形态变化,论文提出了逆向物流库存系统的两种基本类型:回收产品直接重用,回收产品再制造。在此基础上,论文将所研究的随机库存优化策略问题扩展至回收产品生命周期。首先,论文分析了回收产品直接重用的逆向物流库存系统,其中只有一个库存点,假设需求与回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对回收产品不进行废弃处置。针对单位需求与回收的情况,通过一维连续时间马尔可夫模型证明了库存成本函数与采用(s,Q)的传统“前向物流”库存模型的库存成本函数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然后,针对需求与回收服从一般性随机分布的情况,分别采用贴现成本法与平均成本法证明了逆向物流库存系统的库存量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的动态特性与传统库存系统是相同的,另一部分则是独立的对外订购,此时逆向物流库存系统的最优库存策略是(s,S)库存策略。由于在一定条件下逆向物流库存模型可以转换成采用(s,S)库存策略的“前向物流”库存模型,因此论文采用了线性搜索法进行数值实验,从回收率、需求率、产品回收过程中信息控制等叁方面探讨不同的回收参数对平均库存成本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合理的库存控制策略,回收率对平均库存成本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只有在回收率非常高的时候,对回收产品进行废弃处理以避免过高的库存量才是有必要的。同时,通过预测与监测等手段加强产品回收信息的控制有助于降低逆向物流库存系统的平均库存成本。其次,论文分析了回收产品再制造的逆向物流库存系统,其中有两个库存点即回收库存、销售备用库存,假设需求与回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对回收产品不进行废弃处置。另外假设新产品制造与回收产品再制造共享一个服务台,再制造作业比制造作业具有优先权。论文参照Puterman提出的方法采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建立了库存模型,采用单值化系数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导出最优性方程。论文首先研究了贴现成本情况下最优库存策略的结构,然后证明了平均成本情况下的最优库存策略是基于销售备用库存的最优初始库存量的库存策略。对于最优平均库存成本的求解,论文建立二维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截断模型,提出了基于矩阵几何法的稳态概率求解算法。为提高运算效率,论文提出了求解最优初始库存量的近似值的叁种启发式算法。数值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缺货成本相对于持有成本不是很高的情况,叁种启发式算法都可以得到良好地近似值。启发式2得到最优库存成本比使用完整枚举法可以减少平均约77%的计算时间。最后,论文对求解稳态概率的叁种算法进行了计算时间性能的比较。数值实验表明,论文提出的矩阵几何算法是平均速度最快的。再次,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探讨了逆向物流库存系统在回收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最优库存策略。论文采用需求率与回收率的不同组合来代表回收产品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建立了马尔科夫(MDP)库存模型,对各种可能的库存策略进行数值实验以期找到最优库存策略。数值研究发现,在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何种库存策略取决于系统的持有成本组合,同时在回收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求率和/或回收率发生变化的时候采用“随时变化”库存策略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总库存成本,相对而言,如果采用“单一策略”或“部分变化”库存策略,那么将会发生额外库存成本。在回收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周期数量大于一个以上的时候,MDP模型所产生的库存策略可以得到近似最优库存成本。同时,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周期数量的增加,MDP库存策略的成本性能也随之得到提高。论文提出的MDP库存策略的库存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明显低于拉式库存策略。最后,论文对逆向物流随机库存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假设进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扩展方向。图28幅,表23个,参考文献169篇。

张志辉[9]2008年在《随机需求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的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它对于缓解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保存生产的连续性,更好地满足市场的不确定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理论的成功,多级库存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其库存控制与传统的库存管理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多级库存控制打破了传统的各自独立控制的局面,从整体的角度解决库存决策问题。供应链环境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在动态中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力求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应。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根据多级库存的控制策略以及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模型特点,建立了随机需求下的两级库存控制模型以及优化策略。再根据多级库存控制的非中心化策略,以系统总成本为优为总目标,结合排队论和概率论的知识,建立了有约束条件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并指出了优化方法。其次,通过分析多级库存服务水平和订货提前期,对其安全库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采用MATLAB软件编制求解程序,将论文中理论和方法应用到Y集团多级供应链库存控制优化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其适用性。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总结了随机需求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方法研究问题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刘永旺[10]2012年在《基于VMI的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流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间的合作,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在这种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VMI模式的应用使得供应商的决策更具有主动性,为供应商通过统筹规划库存与配送两个物流环节,合理安排库存补充和配送计划,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基于VMI的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个供应商与多个客户组成的二级物流系统,研究了确定需求下基于VMI的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问题。首先结合VMI相关理论知识,从供应商的角度对库存控制与配送决策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二者间的关系;其次,在分析系统库存成本与配送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基于VMI的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迭代算法,从系统优化的角度确定最优库存与配送方案,同时本文在计算配送运输成本时,考虑了整车运输与零担运输两种配送方式,并设计了求解配送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策略;最后通过构造具体算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战时军事物流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 龚延成. 长安大学. 2004

[2]. 不确定环境下的再制造物流系统库存控制与协调研究[D]. 范文姬.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 惠小康.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4]. 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 付蓬勃.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 基于逆向物流的库存控制研究[D]. 胡志刚.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6]. 基于模糊评判及灰色神经网络的应急物资库存管理研究[D]. 孟参.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7]. 含逆向物流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D]. 彭维. 重庆交通大学. 2008

[8]. 逆向物流随机库存策略研究[D]. 陈铓. 中南大学. 2013

[9]. 随机需求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方法研究[D]. 张志辉. 吉林大学. 2008

[10]. 基于VMI的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研究[D]. 刘永旺.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物流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