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201199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两岸的建设在十八大中放在生态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升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快递发展,实现河道“河畅、水清、岸绿、生态、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与景观的结合;生态可持续河道;
引言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道所担负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通过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考虑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城市河道的功能发挥至最大。本文两个不同类型城市河道景观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剖析城市生态河道设计原则、营造措施、注意事项和后期维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和人口的增多,城市河道受到了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方面的压力,威胁着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因此综合整治河道景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水利防洪的提升、环境景观的恢复、截污治污的整治和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达到最科学的生态重构。
1 城市河道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要从河道基本功能、景观形式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城市河道的更多功能。因此,在城市河道的整治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方面的基本原则。
1.1遵循河流自然特性的原则
自然河流的构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综合多种自然力而形成,所以要遵循河道水流特性、水力学特性、来沙特性、河槽轮廓、河床形态等自然规律。因此在综合整治河道中,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结合河道现状基本原则为前提,水利工程先行,结合景观意见,遵循自然,相互配合。
1.2生态设计原则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需要解决基本的防洪排涝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截污治污整治、水土保持等问题。实现生态可持续发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1.3自然美学原则
保持河道自然线形,软化水利驳岸、筑坝跌水、水生绿岛、天然材料的运用等,通过景观美学让环境与自然,与城市,与人和谐共处。用美学完善功能,以多样性的结构、功能的组合,满足城市生活对河道整治的各方面要求。
1.4文化保护原则
自然景观整治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做到人文融入环境,环境依托人文,提高景观活力并沉淀城市历史文化。
2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营造措施
2.1根据河道特性针对性的营造
城市河道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具有针对性。比如通航河道和防洪河道,受功能要求的局限,水利的要求自然不同。所以不同等级的河道要有不同的营造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条例“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河道分为五个等级,不同等级涉及到河道的自然属性、防洪、水资源利用等因素各不相同。不同等级的河道水利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景观设计根据不同等级设计合理的景观内容。
案例一:青岛金水河滨河景观整治工程为例,金水河为三级河道,北起金水湖,南至李村河口,全长约2.4公里,水面宽度为30米,两侧绿化带宽度为25米,总面积约19.2万平方。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在设计结合河道自然形态中水利挡墙设计为弧形,并覆土隐蔽在景观驳岸内,即满足河道排洪过水面宽度要求,也满足景观效果。因北方枯水季较缺水,在弧形水利河道中增加不影响水利排洪的景观拦水坝和生态绿岛。拦水坝将原河道上游分割成深潭,下游分割成浅滩,枯水季起到蓄水和自然溪流的特征,达到生态自然的河道形态。生态绿岛则增加景观环境的多样性,更有利于水生态恢复。(见图1-1)
案例二:泉州滨江生态整治工程中,晋江属二级河道,新建低水驳岸全长约4.4公里,因距入海口较近,水位有潮汐变化,且受夏季雨季和台风影响,水位变化较大,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特点针对性设计。水利挡墙为三级分段式,驳岸采用重力式、复合式和斜坡式。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利用水生植物软化水利挡墙,将每阶挡墙覆土种植水生植物,使河道更生态自然。滨江园路临堤设置在常年高水位高度,活动广场设计在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构筑物和景墙均考虑泄洪要求,构筑物增设架空泄洪口,景墙按洪水方向布置,减小泄洪阻力。(见图1-2)
2.2河道形态的营造
河道的自然形态多种多样,从平面到立面各有不同。平面方面根据河道自然形态分为直线形态和弧线形态,再从两种形态的基础上延伸变化。立面方面根据河道空间形态分为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复式断面和坡式断面,断面间相互组合满足各种需求和变化。因此形态结合高程、地质、水文、现状等条件,再通过变化延伸,可以更好的实现景观的生态多样性。案例一:在青岛金水河生态整治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平面形态以弧线为主,包括水利挡墙、景观驳岸、拦水坝、生态绿岛、节点广场和园路等,统一弧形形态,更趋于自然。(见图1-1)
2.3人文历史文化的营造
我国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地方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中,每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取当地文化,经过提炼融入景观环境建设中,提升景观环境的人文品味。所以河道景观的设计不仅应该将河道的基本功能进行良好的定位,还应该将河道建设与城市的历史相结合,使得城市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排涝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还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魅力。案例二:泉州滨江生态整治工程中,泉州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区。文化是多元的、悠久的。融入海丝文化、闽南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曲艺文化在项目建设中,提升景观环境的文化底蕴。
2.3滩地的营造
河道建设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河床建设,河床建设关系到河道的功能作用。因为城市河道所经过的河流具有季节性,所以针对这种河流形态,可以使用复式的河流断面来进行处理。这种复式河流处理方法不仅能够使
论文作者:郑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河道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形态论文; 自然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