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峰 陈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50部队门诊部 45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低温生理盐水静滴对热射病患者炎症和预后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自2016年4月至 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热射病患者80例,按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药物和物理降温、机械通气、调节脑代谢等常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低温生理盐水快速静滴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CRP水平、机械通气时长、体温正常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机械通气时长与体温正常时间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低温生理盐水静滴能够促进热射病患者体温的恢复,缓解机体的炎症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生理盐水;炎症;热射病;预后
热射病是人体位于高温和高湿条件导致体温调控中枢异常,体温过高的一类急性疾病,该病若没有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则可能会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和全身炎症疾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在调节患者体征的同时通常给予降温治疗。调查研究表明,热射病患者的降温速率同其临床死亡率密切相关[1]。因此,为了分析应用低温生理盐水静滴对热射病患者炎症和预后的作用,本文随机选择本院自2016年4月至 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热射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自2016年4月至 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热射病患者80例,纳入标准如下:(1)符合热射病的诊断标准[2],APACHEⅡ分值不低于10分;(2)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如下:(1)伴有心搏骤停、深昏迷、肿瘤者;(2)因其他因素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者;(3)伴有肺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按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为(42.17±7.05)岁;平均APACHEⅡ分值为(25.26 ± 3.15)分;平均体温为(41.38 ± 0.69)℃。常规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25-69岁,平均为(42.54±7.12)岁;平均APACHEⅡ分值为(25.14± 3.04)分;平均体温为(41.52± 0.64)℃。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药物氯丙嗪和物理降温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和液体复苏,调节脑代谢、治疗脑水肿,给予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低温生理盐水快速静滴治疗方法,即按照患者病情给予1000-1500mL温度为4℃的生理盐水,调节静脉滴注速率,保证1h内全部滴注完成。治疗时密切监控患者的体征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周时的血清CRP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长、体温正常时间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试验数据均用软件 SPSS 23.0 统计与分析,CRP水平等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死亡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的形式表示,实施χ2 检验,将P
<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一周,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均比治疗前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一周时的血清CRP水平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长与体温正常时间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
3 讨论
热射病患者的体温增加1℃则机体脑组织的耗氧量会升高到原来的8%,一旦没有及时降温则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死亡[3]。目前,热射病患者治疗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为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后者可包含冰袋、冰水浸浴或灌肠等传导散热法及酒精、冰水外擦蒸发散热法。但是,该措施主要降低了患者体表的温度,降温效率不佳,因此,本研究选取静脉滴注降温方式。在本研究的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一周时的血清CRP水平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长与体温正常时间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可见应用低温生理盐水静滴能够促进热射病患者体温的恢复,缓解机体的炎症程度,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长,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通过在短时间内静脉滴注低温的无菌生理盐水能够促进患者体内发生传导散热反应,从而快速降低患者的核心体温[4],降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后期患者的治疗和机体修复奠定基础。既往文献研究中发现,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可降低自由基水平,降低炎性因子[5],而且会降低低温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这和本研究中的结果相符。另外,今后可进一步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问题。
综上所述,应用低温生理盐水静滴能够促进热射病患者体温的恢复,缓解机体的炎症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晓丽,邬明辉,焦晓静,等. 热射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致死亡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2017,30(08):50-52.
[2]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 40 (1): 1-7.
[3]王美红,鞠小宁,周庆博,等. 热射病致神经系统损害9例临床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08):460-465.
[4]陈天喜,徐刚. 快速静脉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治疗热射病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3):21-22.
[5]黄林利. 控温毯联合降温法在热射病降温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04):463-464.
论文作者:胡秋峰, 陈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患者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体温论文; 常规论文; 死亡率论文; 病患者论文; 低温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