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
安丽卿
(西北民族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 因特殊的历史沿革,西宁话的代词中有不少异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独特语法现象,集中体现在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方面。文章从组合能力、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三方面讨论了反身代词“各家”,将疑问代词分为“阿”系疑问词和其他疑问代词两类加以论述。
关键词: 西宁话;反身代词;疑问代词
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处河湟谷地中心位置,是河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历史沿革决定了西宁话中既有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特殊语法现象,还有个别移民方言语法在其中保留。
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区别很大,它们或与其他西北方言保持一致性,或有着自己独具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从语法功能、语义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进行讨论。
一、反身代词
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又称复指代词,它是用来反指或复指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人称代词。西宁话的反身代词是“各家[ku21tia44]”。下文从组合能力、语法功能、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对“各家”展开论述。
(一)“各家”的组合能力
首先,西宁话的“各家”可以和人称代词进行直接组合,不管是单数、双数还是复数,由此表示反身意义。反身代词的反身组合分别为:我各家、我俩各家、我们各家;你各家、你俩各家、你们各家;傢各家、傢俩各家、傢们各家等。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俩”“他们”和“各家”组合的形式较为少见。如:
(1)亮亮刚两岁,傢各家 饭啊吃上下[xa213]俩。(亮亮刚刚两岁,他自己能吃饭。)
(2)美国那么远的,我俩各家 票买上着去了呗。(美国那么远,我俩自己买了票过去了。)
(3)你们各家 衣裳啊洗掉,再嫑一挂脱下了撂着。(你们自己洗衣服,不要全部脱下来放着。)
(4)早前个儿,我把我各家 的手机丢掉了。(刚才,我把自己的手机丢了。)
其次,“各家”除了和人称代词组合外,还可以出现在名词的后面。这里名词的范围也很广泛,如:
(5)尕民儿各家 房上价栽上下来着,腿跘折了。(小民自己从房顶上摔下来,腿摔折了。)
(6)孃孃各家 绌上了个香包儿。(姑姑自己做了个香包。)
(7)傢们养下的牛牛各家 吃上老鼠药着闹死了。(他们养的牛自己吃了老鼠药毒死了。)
(8)那扎的羊羊们各家 满山跑着吃草者。(那儿的羊自己山上跑着吃草呢。)
(9)这两天花儿各家 缓过来了。(这两天花自己活过来了。)
(10)放哩放哩的甘蓝们各家 绽开了。(放着放着莲花菜自己裂开了。)
(53)那会儿阿 的手机俩,连电话啊没有。(那时候哪里有手机,连电话都没有。)
(12)黑来台灯各家 灭下了。(昨晚台灯自己灭了。)
“各家”在(5)和(6)中出现在指人的名词后面,(7)(8)中是在动物名词后面,(9)和(10)用在植物名词之后,(11)和(12)则是在无生名词之后。这说明“各家”的组合能力很强,从指人名词、动物、植物,一直到无生名词都可与之搭配。而且“各家”不仅能用于单数名词之后,也可用于名词复数的后面,如例(8)和(10)的“羊羊们”和“甘蓝们”。比较特殊的是,西宁话反身代词“各家”后面也能加“们”。如:
(13)作业要各家们 写俩,抄不得。(作业要自己写,不能抄。)
(14)把各家们 的事情做去!(去做自己的事情!)
(15)姨娘们各家们 不去,还说我们把傢们不领哪。(姨姨她们自己不去,还说我们不带她们。)
(16)你们各家们 耍去,扎再嫑骚。(你们自己去玩,不要在这打扰。)
(17)强强各家们 没本事,还说呵单位不成哪。(强强自己没本事,还说单位不好。)
(37)傢对象阿个 是俩?(她对象是哪个?)
(41)哥哥挑上的阿个 ,红的哇绿的?(哥哥选的是哪个,红色的还是绿色的?)
(二)“各家”的语法功能
“各家”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同位语等句法成分。具体例子如下:
(19)各家 不听话,扎那扎的惹事俩。(自己不听话,到处惹事。)
(20)各家 心里清儿分儿的,产装俩。(自己心里很清楚,净装呢。)
(21)舅爷儿不是赞娃娃,就是赞各家 。(舅爷爷不是夸孩子,就是夸自己。)
(22)傢把各家 啊收拾着干散着很哪。(他把自己收拾得很利索。)
(23)你再嫑别人俩比,各家 俩比儿个。(你不要再跟别人比了,跟自己比比吧。)
21世纪的中国,有能力利用自身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与世界各国构建更加良好的关系,因为除了经济,它还可以给世界贡献许多核心的价值,如家庭和谐、创造性地吸收、提高工作效率等。应从外国人视角出发,做好出版物顶层设计。力求做到全面且突出重点,系统且讲究截面,厚重且生动形象,客观且蕴含倾向;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旅游、娱乐于一体;融知识、技能、素养教育于一炉;宏观和微观结合度高,难易程度适中,比较适合外国短期来华学生学习。可先在部分学校留学生、交流生中试行,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出来,再予以推广。
(24)傢们的房房各家 盖下的,动没动呵漏者。(他们的房子自己盖的,经常漏雨呢。)
梅宏图接下来的话,令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给大家的文档袋中,还有一份我们的形象宣传软文,欢迎大家在各自的媒体上刊发,我们会根据媒体的影响力,分别支付一定数额的形象宣传费用。拜托诸位!拜托诸位!说着,双手抱拳,冲嘉宾席一个劲儿直拱手。
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形成过程来看,其与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密不可分。自1993年全国实施取水许可管理以来,江苏、山东、河北等省份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对一些建设项目开展了取水评价、供需分析和取退水影响分析,形成了水资源论证的雏形。随着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的不断细化和规范,水资源论证制度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25)个事儿各家 做去,再我跟前嫑问。(这件事自己去做,再不要问我。)
(26)爷儿各家 跘给了一跤。(爷爷自己摔了一跤。)
(27)这么大了着,傢各家 连个媳妇啊没娶上。(都这么大了,他自己连媳妇没娶上。)
通过建立目标明确、责权清晰、措施可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了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双转变,充分发挥出水资源对于促进经济转型的杠杆作用,从制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各家”在(19)和(20)句中单独充当了主语;在(21)选择关系复句中作了宾语,(22)句中充当了介词“把”的宾语,(23)后面加了比格标记“俩”组成了比较对象;(24)和(25)中出现在动词前作了状语,在(26)和(27)中分别同名词“爷儿”和代词“傢”组成同位短语充当了句子主语。陈中源曾对普通话反身代词“自己”进行了考察,发现其最重要的两种用法分别是做主语和领属语,这是“自己”发展最早且唐五代时就已具备的功能;用来作宾语要晚于充当主语和领属语,且出现频率不高;附加于名词或代词后面的用法直到元代才开始在中土文献大量出现;充当状语的功能发展最晚,明清才逐渐开始。对比普通话“自己”的用法发展,我们发现西宁话反身代词“各家”的情况基本与之吻合。西宁话的“各家”在口语中充当主语和定语的频率最高,在名词或代词后作同位语的用法也很常见,作宾语相对较少,在动词前充当状语尤为少见。
通过上述分析,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同汉语普通话一样,有两种形式:独立式和复合式。所谓独立式是指反身代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兵兵把各家啊跘下了”中的“各家”。所谓复合式指的是反身代词跟人称代词或名词组合在一起充当句法成分,如“你各家小心着”中的“你各家”。我们知道英语的反身代词总是以复合式的形式出现,也就是self必须要跟人称代词组合来表达反身意义,可以在人称代词领格后面,如myself,ourselves,也可在宾格后,如himself等。不仅是英语,不少汉语方言和藏缅语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其反身代词也都是只有复合式,而没有独立式。西宁话则较为特殊,反身代词具有复合式和独立式两种形式,且使用频率相当,没有强弱势之分。
(三)“各家”的语义特征
关于汉语反身代词的语义指向,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有三种功能:照应、泛指和强调。西宁话的“各家”也有上述三种语义指向。具体如下:
(42)阿些 做好的?我拿上出去。(那些是做好的?我拿出去。)
(28)秀秀我啊说者明早儿各家 走哩说。(秀秀对我说明天早上自己走呢。)
(29)傢把各家 温室上的帘帘放给了。(他把自己温室的帘子放下来了。)
(30)你们事情罢了呵各家 家里去啊,我再管不下。(你们事情完了以后自己回家去吧,我再管不了了。)
(31)各家 的娃娃各家 教育,旁人没说头。(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别人没什么好说的。)
(32)说是说里哎,各家 要有本事俩,再把谁啊靠不住。(说是说,自己要有本事,谁都靠不住。)
(33)头等瓜子赞娃娃,二等瓜子赞各家 。(头等傻子夸孩子,二等傻子夸自己。)
(34)阿么哩呵你各家 想好,到时候我头上嫑怪。(要怎么办你自己想好,到时不要怪我。)
在询问处所时,“阿扎”和“阿里”表义没有区别,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用,二者在上述三个句子中分别充当了定语、宾语和主语。前面提到“阿”系疑问词中的“阿”基本不能独立运用,例外的情况就是当“阿”用来表示处所,相当于“哪里”的时候可单独使用。如:
(35)电脑我各家 有俩,你跟前借的不要。(电脑我自己有呢,不需要向你借。)
(36)石头各家 滚上下来着人啊砸下了。(石头自己滚下来砸着人了。)
美团点评 CEO王兴曾说过,“按每人一顿饭10元计算,一年在餐饮上的消费至少1万元。作为一门入口的生意,14亿人带来的就是14万亿元的市场。”
句法方面,反身代词都可用来回指先行词,“各家”也是如此,(28)-(30)句其语义指向是照应复指,分别回指了前文已出现的名词“秀秀”、代词“傢”和“你们”,表现出了其代词性的一面。(31)-(33)的“各家”表示泛指,要注意的是,当“各家”表泛指时它需要单独充当句法成分。(31)句中两个“各家”对举出现,(32)中单独作主语,(33)中单独充当宾语。刘丹青先生(2008)曾指出:“在很多语言中,反身代词具有强调代词的作用,如汉语的‘自己’、日语的‘自分’(zibun)、英语的himself等,这些语言是反身代词和强调代词同形的类型。”西宁话的“各家”也有强调代词或名词的功能,只是与表泛指时单独使用的情况不同,“各家”在表强调时往往要和名词或代词组成同位短语,然后一同充当句法成分,如例(34)-(36)。
关于汉语的反身代词,王力先生(1989)认为秦汉时有“自”和“相”,冯春田先生(2000)进一步指出在古代汉语主要是“自”,曹炜先生(2013)则认为在唐以前只有“自”和“己”,有唐以来,陆续出现了“自家”“自己”“自个”等复合式反身代词。在现有的历代文献资料中,我们基本上没有发现“各家”作为反身代词的用法,而西宁话周围的部分西北方言中则出现了反身代词“各家”,如青海乐都话、祁连话,甘肃临夏话等。其实Paul Schachter & Timothy Shopen(2007)曾说过,很多语言中的反身形式可被分析为一个核心名词性成分前加一个所有格代词,且此名词性核心成分最为常见的意义是“head(头)”和“body(身体)”。汉语在历史上就选择了“身”作为核心名词,前面加了代词“自”组成了“自身”这个反身代词盛行于宋明之际。西宁话选择的核心名词则是“家”,在“家”的前面加了表示逐指的指示代词“各”,其中的“家”正如董秀芳先生(2002)分析古汉语“己”时所说,是偏于指代功能,而“各”则偏于照应功能,二者合成一个反身代词既有指代性,又有照应性。
在西宁话研究中,有人将“各家”记作“个家”。汉语普通话中这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在西宁话却有明显的区别:“各家”读音是[ ku21tia13],而“个家”读音是[k21tia13]。西宁话的反身代词读作[ku21tia13],所以记作“各家”当为正解。
二、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interrogative pronouns),指的是在特指疑问句中代替疑问点的词语。西宁话的疑问代词形式丰富,用法复杂。现列表如下(见表1):
表 1西宁话的疑问代词
从表1可以看出,西宁话的疑问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阿”系疑问词,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疑问范畴;一类是其他疑问代词,包括“谁”“谁们”“啥”“多早会儿”“啥时候”“多少”“几”等。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说明。
(一)“阿”系疑问词
西宁话的“阿”系疑问词涵盖范围很广,可以对人、事物、时间、处所、程度、方式及原因等各个方面进行提问。但要注意,这里的“阿”独立运用能力很差,除极个别情况外基本不能单独使用,必须跟其他词组合在一起才能使用。具体用例如:
(18)你各家们 的媳妇各家娶,我再不管。(你自己的媳妇自己娶,我不管。)
宏观上吊脚楼以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组合成几何形体,视觉上给人一种庄重之感,表现出挺拔健劲之美,而其内部构架梁、柱、枋、檩之间都互相垂直,剖面采用了架空、悬挑、错层等手法进行处理。整个建筑在平行与垂直间掩映。视觉上给人端庄、雄健之外还会给人生动活泼,干净利落之感;微观上看,屋顶由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构成,其单线条硬直,为了避免给人沉闷之感,屋脊以瓦做太极图形,正脊部用灰瓦装饰成花状,底端形成向上微翘飞檐,使本应异常沉重的屋顶反而随着线条曲线显出向上挺举飞动之势,给人种跃跃欲飞之感,玲珑俊逸。体现出鲜明的节奏感和流动美。
(38)个是阿个 的手机?(这是谁的手机?)
在宣传东博会的同时,积极宣传南宁的旅游形象。可以通过广告的投放、旅游专业展会、网络、新媒体等形式进行南宁旅游资源得宣传。以东博会为切入口,加强东盟十国间的旅游合作、宣传和推广。加深会展人士的南宁深度游。进而由该类游客传播辐射出去,加大整个南宁市的旅游发展。
(39)明早儿阿个 们山上去俩?(明天早上谁去山上?)
(2)从旅游区位熵来看,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宣城市、合肥市、芜湖市、六安市为旅游发展优势区域,其他城市旅游发展状况一般,为一般旅游区域.
(40)教室里阿个 桌桌是你的?(教室的哪个桌子是你的?)
反身代词加“们”是西宁话较为特殊的用法,此时的“各家们”既可以在句子中单独使用,如例(13)和(14);也可以出现在“N+们”的后面表示反身语义,如(15)和(16);有时甚至能出现在单数名词的后面,如例(17)的“强强”和例(18)的“你”,这时的“各家们”和“各家”表义相同。
课堂上没有幽默是枯燥的,没有激情是沉默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仿真语境,使他们从学习知识,了解人文,感受真实。例如在《Learning English》Ⅱ期1-2单元中,主要讲授各式西餐、中餐、快餐文化及如何挑选自己喜爱的食品,于是在开始时,我变有意识的要求他们收集各种食品或食品图片,然后挑一课来进行统一学习,课堂成了“食品拍卖地”,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食品图片自由结组,课堂便一下子热闹起来。短短的40分钟给予我们全新的感觉,充分领略了异国风情,更激起了他们前所未有兴趣和创新。
上述例句中的“阿个”“阿个们”“阿些”是对人或事物进行提问,三者区别在于:不管提问对象是人还是事物,只要是单数,都可以用“阿个”;如果不知道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就用“阿个们”;如果提问对象是事物,且不确定多少,就用“阿些”。这三个词在句中可以充当宾语,如例(37)和(41);可以作定语,如例(38)和(40);也可以作主语,如例(39)和(42)。虽然“阿个”表示的就是单数,但西宁话有时还会说“阿一个”表示特指和强调。如:
(43)这些里阿一个 你没心要?(这些里面哪一个你不想要?)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信心不足的现状,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树立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首先,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能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形成融洽的交际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其次,针对个别自信心尤其不足的孩子,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沟通,了解原因,积极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44)阿一个 酒啊阿大最爱喝?(哪一个酒爸爸最爱喝。)
对时间提问,西宁话常用的疑问代词是“阿会儿”“阿时候”和“阿早会儿”。如:
(45)老师阿会儿 进来了?(老师什么时候进来的?)
(46)你阿时候 走了我啊说一挂。(你什么时候走给我说一声。)
(47)这会儿阿早会儿 了?(现在几点了?)
“阿会儿”“阿时候”“阿早会儿”最常见的用法是出现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有时也会作谓语用来询问几点,“阿早会儿”老年人使用频率更高。
西宁话的“阿里”和“阿扎”是用来提问地点处所的。如: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有着广泛的用途。新课标及考纲要求了解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铝与酸、碱反应的简单计算与比较。铝在高考中也常作为热点考点,这里有必要将铝的化学性质全方位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平时学习及备考复习,以提高学习及复习效率。
(48)傢们说阿里 的里脊好吃说?(他们说哪里的里脊好吃啊?)
(49)爷儿阿里 去了?(爷爷去哪了?)
(50)阿扎 有齐艾俩?我们割儿点走。(哪里有艾草?我们去割一点。)
导游韩语教材以“文化送出主义”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给韩国旅游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主动传播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承性。因此,导游韩语教材要构建起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且具有较强传承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此向韩国旅游者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文化素质。
(51)你阿 去俩?(你去哪?)
(52)这些苞谷你阿 拿来的?(这些玉米你从哪里拿来的?)
(11)墙上的砖各家 丢上下来了。(墙上的砖自己掉下来了。)
由上可知,“工业为主”论对于“农业为主”论的立论依据“以农立国”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发展工业,使中国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经济才有发展的可能。与之相应,发展生产教育应当以“工业为主”,强调工业为主,并非否定农业的价值,而是工业发展以后反哺农业,推动农业工业化。
当“阿”表示“哪里”单独使用的时候,不仅可出现在疑问句中表特指,有时还可在陈述句中表任指,如例(53)。
“阿么”在西宁话中表义复杂,分别可以表示方式、程度、性状、原因等。如:
(54)上新庄阿么 走者?(上新庄怎么走?)
(55)辣子阿么 种出来的?(辣椒怎么种出来的?)
(56)这两天西安阿么 热的个有俩?(这两天西安有多热?)
(57)你说你包包阿么 大的个要俩?(你说你要个多大的包?)
(58)扎阿么 个情况?(这怎么个情况?)
(59)阿么 个人着谁俩啊拉不扎?(怎么一个人怎么跟谁都合不来?)
(60)傢阿么 学校里来了?(傢怎么来学校了?)
(61)水阿么 不热?(水怎么不热?)
(62)脚底下阿么 一挂着跘倒了。(脚下不知怎么摔倒了。)
(63)傢把阿么 来阿么 去地我啊一挂说了。(他把怎么来怎么去全都告诉我了。)
有时“阿么”并不表示具体的方式、程度、原因等,只是用于虚指,如(62)和(63)所示。
以上我们对“阿”系疑问词进行了具体描述,除了上述用法外,跟普通话的疑问词一样,西宁话的所有“阿”系疑问词也都有表任指的功能。如:
(64)书记病下着阿个 啊没把傢看儿个去。(书记病了无论谁都没去看看他。)
(65)阿一个 你看不上,你到底寻儿个阿么的俩(无论谁你都看不上,你到底找个怎么样的呢?)
(66)上学的时候贵儿阿会儿 迟到者。(上学的时候贵儿无论啥时候都迟到。)
(67)阿里 啊没有各家家里好啊。(无论哪里都没有自己家好。)
(68)你阿么 做啊落不下傢的一个好。(不管你怎么做都落不了他的好。)
(69)阿么 了阿么 去,我不管哪。(无论想怎样都可以,我不管。)
其实“阿”系疑问词并非西宁话所独有,它在甘青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分布,如甘肃临夏话(兰州大学临夏方言调查研究组 1996)、唐汪话(徐丹 2014)、天水话(辛阳等 2016),青海周屯话(周晨磊 2016)、甘沟话(张竞婷 2017)等。那这个“阿”究竟是古汉语词头的遗留,还是受周围民族语言影响而来呢?
汉语中“阿”作为人称类词头起源很早,一部分从汉代就有,魏晋以后特别发达,如“阿婆”“阿妹”“阿舅”“阿姨”等,这种用法在西宁话中也有遗留,如“阿大”“阿妈”“阿舅”“阿娘(特指回族妇女)”等。显然,这并不是“阿”系疑问词的来源。
再来看看周围民族语言的情况,周围少数民族语言的疑问代词见表2所示:
表 2甘青主要少数民族语言的疑问代词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述各少数民族语言的疑问代词和“阿”系疑问词读音上差别较大,应该没有对应关系。
因此,关于西宁话“阿”系疑问词中“阿”的来源,我们比较认同徐丹先生(2014)的观点,认为“阿一个”源自于汉语,对应其他汉语方言中的“哪一个”,而“阿”系特指疑问词和北方话中的“哪”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甘青汉语方言中的“阿”应该就是“哪”在发展过程中声母脱落而形成的。
(二)其他疑问代词
除了“阿”系疑问词,西宁话还有“谁”“谁们”“啥”“多早会儿”“啥时候”“多少”“几”等其他疑问代词。
“谁”是对人进行提问时所用的疑问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西宁话的“谁”可以在后面加“们”,而普通话则不可以。如:
(70)后天北山上谁们 去俩?(后天谁去北山?)
(71)这个坦克谁们 做下的?(这个坦克谁做的?)
(72)谁们 的鞋鞋脱下着一地。(谁的鞋脱了一地?)
这里既然是疑问句,显然提问者并不知道“谁们”指代的究竟是单数还是复数,所以回答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因此,“谁+们”并不一定表示复数。
在提问事物时,西宁话还有个疑问代词“啥”。“啥”和“阿个”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选择性疑问代词,也就是根据上下文或者共享信息已提供了一个范围,提问的是该范围中的具体对象,而前者则是完全开放的问题,答案并不在有限范围内。试比较下面两句话:
(73)a.你今儿吃儿个啥 俩?(你今天想吃个什么?)
b.你今儿吃阿个 俩?(你今天想吃哪个?)
a句的问题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而b句则要求对方在语境提供的一定范围内选择一种或者几种。与此相同的是,在提问人时,“谁”和“阿个”也是一样,“阿个”是选择性疑问代词,而“谁”则不是。
“多早会儿”“啥时候”在语义上跟“阿会儿”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多早会儿”多为老年人所用,而“啥时候”在年轻人中使用频率较高。“多少”和“几”都是提问数量时所用,二者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差别在于:其一,提问数量时,“多少”后面往往不加量词,而“几”后则必须要加量词。如:
(74)a.个庄庄上有多少 人家俩?(这个村子有多少人家?)
b.个庄庄上有几 个人家俩?(这个村子有几户人家?)
(75)a.你麦子啊买上了多少 ?(你买了多少麦子?)
b.你麦子啊买上了几 斤哪?(你买了几斤麦子?)
其二,“几”还可以跟“阿”组合共同使用,而“多少”则没有此种用法。如:
(76)那些人里阿几 个你同学啊?(那些人中哪几个是你同学?)
(77)阿几 个饺子你包下的?(你包的是哪几个饺子?)
“阿几”在一起时用于对人或事物的提问,其后须加量词,且同“阿个”一样表示的是选择性疑问。
跟“阿”系疑问词一样,其他的这几个疑问词同样可以表示任指。如:
(78)谁 去呵傢不理啊。(无论谁去他都不理。)
(79)你想做啥 了做啥。(无论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80)病人多早会儿 来呵大夫有俩。(病人无论什么时候来都有医生。)
(81)个不胎害有多少 钱儿踢踏掉俩。(这个没出息无论有多少钱都挥霍了。)
(82)你馍馍啊想拿几 个拿几 个。(无论你想拿几个馍馍都可以。)
西宁话的任指表达形式除了上述提到的用疑问代词自身表示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疑问代词前面加上“是”,如“是阿个”(无论哪个)、“是啥”(无论什么)、“是谁”(无论谁)、“是阿会儿”(无论什么时候)、“是阿扎”(无论哪里)、“是阿么”(无论怎样)等。如:
(83)你出去了是阿个 药店里买上个甘草片。(你出去随便哪个药店买个甘草片。)
(84)今晚夕是啥 做上点就成者。(今晚随便啥做点就行了。)
(85)你们是谁 个书啊老师给掉。(你们随便谁把这本书给老师。)
(86)是阿会儿 买着来个胰子。(随便什么时候买来个肥皂。)
(87)操操是阿扎 放下!(簸箕随便放到哪!)
(88)傢是阿么 捻弄给了个着就舒坦了。(他随便怎么收拾了一下就舒服了。)
“是+疑问代词”的形式表任指并非西宁话特有,据王森等(2015)调查,在西北回族话的境外分支东干语中,表任指的形式同样为“是”同疑问代词组成的“是”字短语,如“是谁”(任谁)、“是啥”(任啥)、“是咋”(无论怎样)、“是哪塔儿”(无论哪里)等。为什么这些语言会采用“是+疑问词”的形式来表示任指,这值得以后进行更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不管是语音形式、组合能力,还是语法功能、语义特征,都和现代汉语普通话有着明显的不同。对西宁话的这些代词进行考察,不仅可为现代汉语方言研究提供新的语料,也可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 曹炜,蒋晨彧.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4] 兰州大学中文系临夏方言调查研究组.临夏方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5] 徐丹.唐汪话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6] 辛阳,张巍.天水市麦积区方言中的代词[J].甘肃高师学报,2016,(1).
[7] 周晨磊.青海周屯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8] 张竞婷.青海民和甘沟话语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9] Schachter P,Shopen T.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Parts-of-speech systems[J]. 2007,(1).
[10] 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1]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8.
中图分类号: H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331( 2019) 09-0068-07
收稿日期: 2019-05-2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311);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YB043)。
作者简介: 安丽卿(1980—),女,青海西宁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史和方言研究。
[责任编辑 安正发]
标签:西宁话论文; 反身代词论文; 疑问代词论文;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论文; 兰州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