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浅论论文_曾泽志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浅论论文_曾泽志

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电力土建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基础配套设施,属于国家建设的基础项目,社会对电力土建保持高度关注的态度,特别是在地基处理方面。地基处理技术的高效性,着实提高电力土建的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重点分析电力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及安全施工管理,避免出现技术问题。

关键词: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安全管理

引言

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而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不断的向着节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电力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工作,涉及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贯穿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上述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在此要给予相应的探讨、分析,促使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常见技术

现阶段,国内较多土建技术具备独有的建设形势,而就基础设施来说,一般结合借助打入桩体的承台基础以及单独设置的台阶基础实施建设。下面便就电力工程对应的土建施工进行探析。

1.1地基基础以及地下工程

对于电厂施工来说,其地基基础通常是以建筑位置对应的土壤状况为导向实施设计以及施工。就软土地基而言,通常涵盖了打入桩体、挖土方、开展深基坑支护以及降低地下水等诸多工艺。同时,预防土壤具有的特性会给地基相应牢固度造成影响,因此还应借助相匹配的技术来强化基础施工,确保基础质量契合相应土建要求。

1.2以粉煤灰为基础的综合利用

土建施工通常需要利用较多量的混凝土,而该类混凝土多是由粉煤灰等材质并配以相应减水剂而制成。不论是地基基础还是厂房框架等诸多施工均以该材质为施工基础。而这也使得施工时出现的混凝土很难流动或者是输送较难等问题得到有效消除。此外,将粉煤灰当成回填土展开回填,其相应回填效果也极为显著。

2电力土建地基处理的特点

多发性、复杂性、潜在性以及严重性是当前我国电力土建地基处理的几个特点。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方面会有极大的差异,比如软土土质、冻土土质以及盐碱土质等。此外不同气候条件,各类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塌方及地震等均会给电力土建施工的地基处理带来诸多阻碍。电力土建施工的过程每个环节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若地基处理的不恰当,则会出现工程质量以及安全隐患问题。由于电力土建地基处理存在潜在性这一特点,其问题的显现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若是地基处理完毕后才发觉存在质量隐患,且和预期效果存在比较大的出入,必然要重新进行处理,无形中造成资金的浪费。电力土建地基处理工作关乎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若是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其后果会极其严重。

3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在电力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在对电力土建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要采用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来对其进行施工,在进行排水垫层铺垫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地表进行勘查,确保无任何影响后,在对地表进行排水与疏干处理,最后再对其进行砂砾石铺垫,铺垫的时候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铺垫厚度应当保持在一米。砂砾石铺垫完成后,在采用压路设备对其进行碾压,直到压制其密集度符合标准要求为止。此外,还应当在边缘部位设置一个小坡度,以便于日后积水的排除,坡度应当控制在2%~3%。经过这些处理之后,其排水效果会大幅提升,从而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3.2垫层法施工技术在电力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采用垫层法也叫换填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是我国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当上部结构的地基为湿陷土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湿陷土的厚度又不很大时,可采用换填法处理。施工时先挖除基底下部湿陷性黄土,在最优含水量下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处理后地基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垫层使用的填料一般为素土或灰土、砂土,当要求消除基底1~3m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时,采用局部或整片土垫层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要求提高垫层土的承载力增强水稳性时可采用灰土或砂土垫层。在换填垫层的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时,应根据地基上层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岩土工程条件、施工机械设备及填料性质和来源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换填垫层,应按所选用的施工机械、换填材料及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压实效果。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上层受扰动,施工应重点控制分层压实,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检验对粉质粘土、灰土、砂土垫层的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

3.3强夯置换法的应用

强夯置换法作为一种地基加固的方法,通常也称之为动力固结法。强夯置换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起吊设备将重锤提升至10-25米的高度,然后再将其自由降落,利用冲击波、夯击能对土层进行夯实的处理。强夯置换法的重要作用如下:第一,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第二,提升地基土的强度;第三,降低湿陷性;第四,提高砂土的抗液化条件;第五,有效加固地基深度6-8m;第六,降低土的压缩性。夯击能还能够对土层的均匀度起到有效提升的作用,避免出现差异沉降的情况。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有助于减小沉降量,改善软土的结构,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设计的要求,最终推动施工的顺利进行。

4电力土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4.1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一个综合的管理工程,只有具有完善的组织,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使得这一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组织机构中的相关人员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及制度,是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

4.2建立健全的岗位职责:根据工程安全组织机构设立的相关人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只有建立严格的岗位职责,才可能使在工程施工前建立的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4.3现场安全管理的几项主要制度:

(1)安全巡查制度:针对施工现场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及不定期的安全巡查,是发现工程安全隐患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存在于工程中的各危险源,并加以处理。

(2)安全整改制度:对于在施工中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必须要进行整改,做到安全整改的“四不放过”。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大量的事实证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的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技能培训也是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做到“安全管理,人人参与”。

(4)重要分项工程、现场安全用电专项方案制度:施工中有许多涉及安全的分项工程,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编制出正确的专项方案,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方案对相关分项工程进行检查,也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5)安全警示制度:对于施工中易出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张挂安全警示标志张挂安全条幅,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也是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结语

对于国内电力土建施工而言,相应施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电力企业必须明确强化土建施工对于推进电力建设的关键意义。实际施工需要从施工技术出发做到持续改良,并对前期相应的成功经验进行汲取,确保土建施工得到有效强化。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地基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针对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电力企业相应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强化。

参考文献:

[1]关万良.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2):33~34.

[2]蒙文芳.浅谈变电站工程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J].低碳世界,2016(07):55~56.

[3]陈虹.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24):34~35+38.

[4]《建筑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

论文作者:曾泽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浅论论文_曾泽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