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肖迎霞

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肖迎霞

肖迎霞(绥棱县中医医院152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 年8 月到2014 年12 月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 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恐惧心理及焦虑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常存在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心理状态;个性化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65-01

胆结石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常存在恐惧、担忧及焦虑等心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不利影响,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2]。本文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个性化护理的施行效果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8 月到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6 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 例,对照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5 例,患者的年龄为27 ~ 72 岁,平均年龄为(47.3±3.5)岁,病程1 个月至2 年,平均为(7.98±1.97)个月;研究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4 例,患者的年龄为26 ~ 73 岁,平均年龄为(47.4±3.6)岁,病程29d 至2 年,平均为(7.45±1.64)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有保持病房的干净、舒适,告知患者手术的注意事项等;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有:1.2.1 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 护理工作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习惯、心理情况等多个方面的询问和了解,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进而根据不同患者的特征给予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紧张、不适的心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就诊和治疗环境中,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积极配合临床手术治疗。

1.2.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 护理工作人员平时应多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详细回答患者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使患者恐惧、紧张等负面心理得以消除,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而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手术前、中、后的护理 在术前,需及时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实际状况,以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如发现患者具有害怕、恐惧、忧虑等不良心理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可播放一定的轻音乐等促使患者保持较为轻松的心态;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相关的手术操作均应严格的根据操作标准进行,防止由于手术操作的失误而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术后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避免产生感染的症状,术后对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当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等。

1.2.4 术后疼痛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应提前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疼痛的症状及出现疼痛的原因,避免患者由于出现疼痛而导致惊慌和胡思乱想等,或者出现过于焦虑和紧张等不良心理状况,护理工作人员还可告知患者相关的疼痛缓解方法,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1.3 评价指标 恐惧心理的评估为:1 级:无恐惧感;2 级:试图回避恐惧感;3 级:尽力回避恐惧感;抑郁心理的评估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有紧张、害怕、焦虑等14 个项目,每个项目使用0 ~ 4 分的5 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 分:无抑郁症状;1 分:轻度抑郁;2 分:中等抑郁;3 分:重度抑郁;4 分:极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 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心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恐惧心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患者恐惧心理1 级、2 级、3 级分别为3 例、10 例、20 例,研究组患者恐惧心理1 级、2 级、3 级分别为2 例、8 例、23 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恐惧心理1 级、2 级、3级分别为13 例、8 例、12 例,研究组患者恐惧心理1 级、2 级、3级分别为20 例、10 例、3 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胆结石是患者的胆囊内出现结石所导致的临床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容易出现害怕、恐惧、担忧等多种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临床手术的进行,多数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常不佳,有可能导致不配合临床的相关治疗,对手术的顺利实施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可能导致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增加,而常规护理干预无法使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和缓解,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针对不同胆结石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均按照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尽量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可以有效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的负面心理,明显提高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对胆结石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可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以积极的心态接受临床手术治疗,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恐惧心理及焦虑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可对患者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进而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和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而对胆结石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针对性的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的不良情绪及紧张心理,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HAMD 评分,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1] 陈华. 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2014,(21):624-624.[2] 顾韶庆. 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解析[J]. 医学信息,2015,(2):327-327.[3] 黄维梅. 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82-2183.

论文作者:肖迎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肖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