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中医院 湖南常宁 421500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选择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脑脊液细胞数、蛋白、糖、氯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糖、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隐球菌脑膜炎患儿中采用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腰池引流;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该疾病在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诊断错误,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1]。所以在临床上要对该疾病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方法的进行治疗。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6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治疗方式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并进行了全面性的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并按照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0.5-10岁,平均年龄为(4.25±0.98)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0.5-9岁,平均年龄为(3.98±1.23)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个人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全身抗真菌治疗,每周腰穿2-3次即可,每次腰穿放脑脊液5-10m L。如果患儿出现颅内压比较高的情况,在放液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避免将腰穿针芯全部拔出,要阻挡脑脊液缓慢流出,取出脑脊液,取完之后再将0.05-1.0mg的AMB+灭菌注射用水1mL+地塞米松2.5mg进行注入,如果脑脊液出现反复稀释的情况,要将地塞米松的剂量进行重新的调整,将该药物的初始剂量设置为0.05mg,如果没有不良反应,逐渐增到1.0mg。直至患儿的症状全部改善,颅内压≤250mmH2O。
1.2.2观察组
观察组选择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实施改良腰池引流技术,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取侧卧位,让患儿低头抱膝,选择L3-4。之后对患儿的间隙部位进行消毒杀菌,铺洞巾,再进行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将局部麻醉,用18号硬脊膜穿刺针在患儿的腰池进行刺入,将一内径1mm的硬脊膜外麻醉导管引入,在引入时一定要注意,留置腰池内4cm即可,在导管的一侧,沿皮下引导潜行10cm,从患儿的右腰或者是左
腰部穿出,并将穿刺点的皮肤进行逐层缝合,缝合之后将引流管进行固定,接带三通管颅脑外引流器(F8),对脑脊液持续引流,在引流的过程中要将每天脑脊液控制在400mL以下。对全身抗真菌治疗之后,在辅予鞘内注射相关药物:三通管接腰池引流管,以0.05-0.1 mg kg-1. d-1静脉滴注2周左右,渐增到0.5 mg.kg-1.d-1,最大量不超过1mg.kg-1.d-1,疗程为3个月。用药期间不用其它抗真菌药物/注药结束之后关闭三通管,时间为3.5h左右。根据患儿颅内压的情况,合理的控制引流的时间,压力持续3-5 d<200mmH20的时候,停止引流。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将其分为三种: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真菌培养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真菌培养为阴性。无效:以上标准均没有达到,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情况,其中包括:下肢麻木或下肢瘫痪、尿潴留、并发感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脑脊液细胞数、蛋白、糖、氯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软件 SPSS21.0,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对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X2进行检验,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t进行检验,以P<0.05进行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对表1的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详情内容见表格。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3两组患儿脑脊液细胞数、糖、氯、蛋白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指标中的细胞数、糖、氯、蛋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脑脊液细胞数、糖、氯、蛋白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度迅速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隐球菌脑膜炎的危害性。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导致患儿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难以控制颅高压。近些年,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3]。以往在临床上是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可以起到改善绝隐球菌脑膜炎疾病的临床疗效,但是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学者的研究表明,对患儿采用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3]。对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有效提高脑的灌注压。另外,还可以及时清除血红蛋白,改善患儿NO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脑血管痉挛,极大的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4]。两性霉素B属多烯类抗生素,是一种治疗深部全身性真菌病有效的广谱抗真菌药,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5]。由相关数据显示,两组患儿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脑脊液细胞数、糖、氯、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在隐球菌脑膜炎患儿中采用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而且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上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改良腰池引流配合持续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治疗方法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金荣.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艾滋病伴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2017,(2):87-88.
[2]梅媛.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分析[J].家庭医药,2017,(2):55.
[3]周兆珍,邢春礼,李修敏.超长疗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SLE并隐球菌脑膜炎1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6,(31):207-207,208.
[4]庄飞.腰穿连续减压和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7):110-111.
[5]王秋东.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6):111-112.
论文作者:左朝凤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患儿论文; 脑膜炎论文; 球菌论文; 脑脊液论文; 霉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