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前心理学的作用预防虐童行为论文_苏禹碧

发挥学前心理学的作用预防虐童行为论文_苏禹碧

昭通市财贸学校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摘要:学习学前心理学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者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学前儿童,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让他们能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教育,还可以使得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因此充分发挥学前心理学的作用,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者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预防虐童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预防教育;虐待儿童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虐待儿童的定义:“对儿童负有抚养、监管义务及有操作权利的人对儿童做出的,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心理尊严等造成的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随着近几年虐童事件的曝光,不同方式的虐童事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大多数专家学者对于虐童事件的研究焦点聚集在虐童行为的法律规制,教育机制的完善,教育管理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师德,社会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的。

1学前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学前心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它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但又不是理论性、概念性很强的课程,而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者幼儿教师应在紧密联系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来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

2虐童行为对孩子身体及心理产生的伤害

现代幼儿教育体系中,全国不同区域内不同性质的虐待儿童事件频繁发生,使人们既感到痛心,同时又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恐惧心理。而儿童作为每一个家庭或社会的重点保护对象,在这场恶性事件中一反传统社会及家庭地位,成为弱小的受害者。通过曝光视频不难发现,每一例虐童行为都伴随着幼师的打骂或者体罚,这对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儿童而言,意味着必须默默承受来自教师的伤害,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虐待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这种心理上的缺陷很有可能会跟随孩子的一生,或许会成为孩子一生难以跨越的鸿沟,长期在内心挣扎难以挣脱。国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6岁的孩子还处在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直觉的社会认知阶段,这个阶段只能通过具体的行为特征或者态度,对周围人进行判断,而教师虐待的行为一方面混淆了孩子以往对周围人及周围环境态度的认知,产生一种陌生感和空间感,对其自身态度及性格的养成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若将此阶段儿童的认知比作一张空白纸,那么儿童极有可能会通过模仿的方式对教师行为进行勾勒,儿童的人生价值观产生扭曲,且长大后暴力行为的风险会增加。从长远来看,虐童行为不仅会对孩子、对家庭产生伤害,也会给整个社会来带来精神损害。

3虐童的原因分析

3.1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可程度

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的地位无可撼动,其是国内学校教育的关键奠基阶段,然而,幼儿教师的整体待遇与社会地位在教育领域内处于较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但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却仍处教育领域的较低水平,相对于其他社会性行业相而言,幼儿教师付出的心血与得到的回报严重失衡,部分刚刚走上幼教岗位的心教师,其每月的工资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日常开销,这极大削弱了其对于职业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对生活产生抱怨,日积月累,心理矛盾激化,并且把矛头指向了身边无辜的儿童。

3.2幼儿园教师压力过大

因为传统观念及幼师队伍现状令人不满,人们对幼儿教师心理上还没有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很多时候等同于“保姆”。幼儿教师普遍面临身体、心理的双重压力,即家长和幼儿园的双重压力,保育和教育的双重压力,她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业务,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3.3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所推动的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育手段和方式上,要求幼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灵活的上课方式。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任一考定终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其他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进入了幼教队伍。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期望值过高,让幼儿教师倍感压力重重。

4发挥学前心理学的作用预防虐童行为的产生

虐童行为危害如此大。如果想要杜绝虐童行为就要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其中一方面指职业素质,特别是教师的儿童观以及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素质。

4.1帮助掌握合理的教育方法

在诸多被曝光的虐童案中,幼儿被打骂、被胶带封嘴吧等,是因为幼师想通过这些手段去使得孩子“乖乖听话”。这些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如果他们能认真学习学前心理学,他们就知道如何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去进行教育。例如某些老师虐童的起因是孩子不肯好好睡午觉,于是就打骂孩子。如果她学好学前心理学,定能知道,孩子不肯好好睡午觉的原因大多跟他的精神状态比较亢奋有关。这时如果打骂孩子,只会让他的状态更亢奋,对培养睡意没有半点好处。相反,应该通过一些安抚的方法使得孩子放松下来,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4.2帮助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总的看法和态度。一个幼儿教师如何对待儿童,与他的儿童观密不可分。而儿童观则是在对儿童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正确认识儿童,是帮助形成正确儿童观的重要基础。学习学前心理学是幼儿教师认识儿童的科学途径。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知情意方面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从而认识到学前儿童是一个发展中的独立个体,不是成人的附属物。

4.3加强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立法力度

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属同一序列,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同时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避免虐童事件的发生,减轻对孩子身体及心理的伤害,政府作为国家权威象征,应从法律层面入手,与学前教育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专项法律,对学前儿童自身权利进行强有力的维护,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世界前列。同时,加大行业监管力度。除了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当事人采取拘留、罚款等处罚之外,还可以通过利用行政手段,对涉事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进行备案,暂停或取消相关幼儿园办学资格,取消涉事幼师的从业资格。

4.4帮助认识自己,为提高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学者认为,幼师虐童现象频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压力较大,由此引发心理压力过大,而很多幼师的心理素质较差,无法自我排解心理压力,转而发泄在幼儿的身上。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时候,里面有部分是普通心理学的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幼儿教师们可以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心理。通过认识自己,就可以更好地接纳自己,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情绪情感》这个章节里,幼儿教师们可以认识到情绪和情感并无好坏之分,但是过度激烈的情绪和情感状态都是有害无益的。此时幼儿教师还可以适度地讲一讲正确地发泄情绪的方法。幼儿教师们可以通过这个章节内容的学习,学到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等。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学前心理学对于提高幼儿教师个人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培养方,应该充分发挥学前心理学的作用,将“虐童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要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基本技能,轻理论学习的观念,让他们学好学前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使他们在学前心理学的学习中树立得正确的儿童观,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预防“虐童”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桐江.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思幼儿教育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02):244-245.

[2]牛则,李丽斯.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思幼儿教育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12):119-120.

[3]徐光兴.虐童的危害及其干预的心理学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1):20-24.

论文作者:苏禹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发挥学前心理学的作用预防虐童行为论文_苏禹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