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教育全纳化:教师的准备与行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论文,全民教育论文,全纳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
(一)思想概念及其演化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告正式成立,它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间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诞生。宣言明确:“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的全民教育思想期望普及义务教育。
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来自155个国家的代表强烈呼吁,采取必要措施为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并大幅度减少文盲数量。会上明确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宣言超越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理念,使用了“基本教育”这一术语,“基本教育”的概念突破学校教育的范围,不仅扩大了全民教育的对象,而且强调为人的生活关键方面打基础的教育形式,包括人应对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能力以及作为公民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政府联合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这次会议旨在“通过考虑促进实现全纳性教育——使学校能服务于所有学生尤其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需要的根本的政策调整,来进一步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1]
1996年,来自73个国家的约250名代表聚集到约旦安曼,参加全民教育论坛十年中期会议,评估全民教育发展十年中期检查的结果,并寻求克服老问题、迎接新挑战的方法。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论坛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该文件提出全民教育到2015年要实现的6项目标。
2001年8月,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追求有质量的全民教育”为主题的《北京宣言》。
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上对全民教育的看法出现新的转变:从一般的读写能力和普及初等教育转向全民教育的基本方面,如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的技能发展、有效的公民的素质、面向工作世界的功能性素养,实现了从读写能力到多元素养(multiple literacies)的拓展。
2008年,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在日内瓦召开,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这次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掀起一股实施全纳教育的热潮,宣告全纳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我国香港译为和谐教育),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教大会”首次提出,且为与会诸国代表确认、并且正式通过的教育术语。全纳教育源出于特殊教育,主要是关于残疾学生和其他在主流学校就读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教育,之后,全纳教育被认为与接纳“不良行为”儿童有关。现在,有一种趋势,即:将全纳教育更广泛地看作克服歧视、关注易受排斥的弱势群体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中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和调整。[2]
全纳与排斥是相互联系的,全纳就是要积极消除排斥,全纳所关注的是所有在校的儿童和年轻人。它的重点是鼓励加入、参与和成就,关注和发现“学习和参与的障碍”,寻找和使用“支持学习和参与的资源”。全纳是一个过程,而且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现在,对全纳教育虽然仍有不同的理解,但全纳教育的概念正在走向趋同和扩大。
全纳教育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即:教育是一项人权,它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全面的全民教育战略。全纳教育被看作是实现全民教育的指导原则,主张以多样性消除人的学习障碍。而且,全纳教育已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态度与方法,它更是旨在通过发展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建立更加全纳、公正和公平的社会。这一教育体系不仅对学校教育,而且对人们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要做出回应。
(三)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助推器
全民教育思想从最初注重义务教育普及,提出“全民教育”的正式概念,到“基本教育”这一术语的提出,再到对“有质量的全民教育”的追求,无不充满对人的受教育权利和可能的关怀。因而,“全纳教育”,这一信任人人都可能学习、相信人人都能够学好的理念,将极大地释放教育的潜力和功能,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铺设道路。
全民教育的理念为人人都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高质量的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认知学习,提高人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而且是一种能够培养人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全纳教育要求教育者为每一个人的学习寻找到适切的资源、使用适切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教育必然走向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全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延伸,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助推器。
二、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全民教育目标实现任重道远
《达喀尔行动纲领》提出全民教育到2015年要实现的6项目标。它们是:
——扩大和加强整个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尤其是最易受伤害和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确保到2015年所有儿童,尤其是处境困难的女童和少女,都有机会免费享受良好的初等教育。
——确保所有青年都有机会参加传授实用知识和生活技能的课程。
——到2015年使成人(尤其是妇女)的识字(扫盲)水平提高50%,并使他们在接受基础教育和进修教育方面享有平等机会。
——到2005年消除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到2015年实现性别平等。
——提高教育质量,使全民教育取得重大成效,这主要体现在识字、计数和必要生活技能的掌握上。[3]
其中“普及初等教育”和“实现男女教育机会平等”被列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
上述目标不仅对不发达国家,即使转型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任务艰巨。在我国,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学校。我国约有7.4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目前有普通中小学教师1043万人,其中81.7%的教师在县镇以下农村地区任教。农村小学约占小学总数的80%,农村初中约占初中总数的70%。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2008年3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届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部长级会议上发表讲话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全民教育重点放到了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4]
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倡导的全民教育做出了庄严承诺,并体现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中国的全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到2004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4%,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女童入学率达到98.9%。[5]中国全民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世界全民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今天怎样看待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质量决定儿童能够学到的知识及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他们所受的教育能给个人、社会及事业发展带来多大益处。优质教育是指有利于获取知识、技能和具有内在价值的处世态度,有助于实现重要的人类目标。
1990年,“质量”的概念尚不完善。2000年的《达喀尔行动纲领》扩大了“教育质量”定义的范畴,阐明了学习者(健康、上进学生)的美德、教学过程(称职教师采用的积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课程)和相关体制(善政和公平的资源分配)。 《200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指出界定质量的两个原则——“质量至少包括两大要素。首先,提高认知能力是教育系统永恒且普遍的目标。其次,所有社会都希望通过教育提高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和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行为特征、态度和价值观。”
从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质量一直有两个维度:认知和情感。质量不仅包含人的生存技能,也包括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质量不仅是结果,也是进步的幅度。
许多国家已采取了新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适切性。例如,哥斯达黎加将军用资源转用于教育事业,从而为半数的小学配备了电脑,这些设备同时也可用于开办成人夜校。但是在许多贫富程度与其相近的国家,所提供的教育的质量水平经常惊人的低下,从而导致较高的留级和辍学率,这在贫困的农村和城区尤其如此。[6]
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全纳教育的实施。有研究表明,残疾儿童能否从主流学习环境中受益取决于教育的质量而不是环境本身。其中,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对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在亲自实施全纳教育并掌握全纳教育所需专业技能后会变得更为积极。
三、教师应对全民教育全纳化趋向的建议
指向全纳教育的公共政策是综合的,范围广泛的,涉及教育体系的所有方面——从愿景、战略与规划、课程、学校组织、领导和结构到教师培训、学习方法与评估等等。
但是,一些国家全纳教育的成功证明,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高超的专业技能、高质量的职前培养以及通过在职培训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来促进专业的持续发展。“国际全民教育论坛”公报指出:“尽管我们必须不断地运用新技术和媒体,但这永远无法取代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年轻人的指导者与榜样的重要作用。”[7]他们深信:全纳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
早在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门专业。”不论是普通学校教师,还是特殊学校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专业化发展。
(一)树立全纳教育观
全纳教育哲学观认为全纳是一种态度、价值和信仰,它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每个儿童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它以所有特殊儿童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学校活动的机会。在我国一些中小学,全纳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甚至一些城市的教师不愿意接受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学习。因此,在教师中宣传和普及全纳教育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首先,教师应对所有的儿童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抱有爱心和信心,肯定特殊儿童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与其他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权利,认识到实施全纳教育的意义,全纳教育能够帮助残疾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从而消除社会排斥;同时,它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全纳教育还能够帮助非残疾学生形成一种更为积极的残疾人观,正确对待残疾学生,从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观的形成,提升社会和谐。
其次,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主动学习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把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个别化的教育计划,以便更好地服务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如果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是教育职业的基本要求,在全纳教育的视野下,这种良好关系是积极而有效学习的前提。在全纳教育的视野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包括与普通学生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教师应树立全纳教育的思想,即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具体言之,即,教师要主动适应儿童,要加强所有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现象,满足所有学生的正常与特殊需要。
诸多研究认为,“关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即: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学问”。
(三)让学生有兴趣和能力掌握学习工具
全纳教育的主旨是对所有学习者的学习障碍能够发现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学习的内容是多样化的,知识的类型有多种分类法,如: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力知识(OECD组织);生存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感受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分析性知识、命题性知识(费尼克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哲学家)。智能也有多种,如: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完形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加德纳,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等。
敏感而有能力的教师善于发现和支持学习者使用智能和工具进行学习,培养兴趣,获得信心。全纳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伙伴的关系,因为教与学都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的,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作出共同的努力。教师应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其能有效地参与到普通的课堂教学中来。在美国的大学里,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共同学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对于班级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特别派了一位教师帮助其学习。
(四)通过参与和反思成为有道德敏感性的教师
成为教师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个目的。通过反思和更新,沿着追求卓越的道路走下去是不会让你的劳动徒劳无获的。全纳的要义是为学习者构建适切的环境、良好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其中,与学习者发生互动,体察学习者的需求并作出适切的回应。
建议教师进行现象学的观察和写作,通过描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验,发现其中未曾发现的教育意义。通过反复的写作,展开着教师不断反思和成长的过程,训练和提高着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依马克斯·范梅南的看法,教师从事的是一种交互性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一种微妙的极高规范性的特征,教师经过锻炼和自我修养才可能达到“教育的智慧性”和“教育的机智性”。[8]
目前,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只需要一种教师,没有必要把教师细分为特殊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全纳教育充分肯定这一认识并将其完全溶入教育实践,以推动世界教育朝着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