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质量控制系统中,在原材料、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并对这些质量因素进行控制,才能施工出质量优良的沥青路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认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有以下几个要点: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一、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当充分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首先对路面基层进行验收,其各项技术指标均需符合规范要求;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应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面上进行认真清理,打扫干净,然后在基层上喷洒透层油及1cm厚的同步碎石封层;桥头两端面层标高要根据桥面实测标高进行调整,上面层正常路段走平衡梁控制,桥头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找平方法。
2、沥青混合料拌合
必须选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经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混合料级配符合要求后,对各种矿料掺配比例入电脑,混合料整个拌和过程中禁止手动操作,不能随意调整。拌和时间及加料次序:加集料→ 加沥青→ 加矿粉→拌和 → 出料 ,拌合时间不宜少于45秒(其中干拌5~10s),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集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薄层油水(1:3)混合液;采用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每车均测并做记录;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前后移动,分三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运料车应有完整无损的蓬布覆盖,用于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50℃,而 SMA、改性沥青等应适当提高 10℃~20℃左右。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在摊铺过程中应不停顿地转动,且保持其两侧有不少于送料高度的 2/3 的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不准进行人工反复修整,摊铺后未经压实前任何人不准踩踏,出现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构造物部位局部缺料现象,可由人工进行找补。
5、碾压质量控制
初压应紧跟在混合料摊铺机后进行,初压长度不宜过长,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若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则碾压应紧靠支挡。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不宜超过 60~80m。尽量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的碾压轮宽度。压实温度不宜低于 100℃,以防碾压过程中集料过分压碎。在坡道上碾压时,下坡宜关闭振动碾压。复压后紧接着进行终压,可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或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应保证路面无明显轮迹,通常碾压次数不少于 2 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1、严把施工材料关
沥青料源确定、配合比试验前、每车沥青进场(包括施工现场、改性加工厂)后都要按规程取样,进行三大指标和老化试验。储存2天以上的改性沥青,在储存罐中取样,进行三大指标试验,每周进行1次离析试验。
集料选择质地坚硬、表面微观粗糙度大、棱角好、形状接近立方体的碎石。细集料采用机制砂,细集料容易受雨水冲刷,故应做好防雨措施。填料也应合理选用,道路沥青路面不得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作为填料,而应选择经过磨细的石灰岩石粉,为改善集料与碎石的粘附效果,还可掺入 2%的水泥代替矿粉。
2、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配合比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如果有部分马歇尔指标不合格的则应重新调整矿料级配、重新设计;用最佳沥青用量制件做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检验,不合格的则应重新调整矿料级配、重新设计。以目标配合比设计得出的级配曲线作指导,对二次筛分后的矿料重新进行配合比例设计,确定各热料仓的用料比例和生产配比的最佳沥青用量,供拌合机控制室使用。
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要从材料选择、优化设计、材料堆放、混合料温度控制、拌合设备标定、拌合过程控制以及筛孔选择等方面严格控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工地试验室每天抽检混合料油石比及矿料级配2次、马歇尔试验一组。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混合料出厂。
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主要有运输设备、拌和设备、碾压设备、摊铺设备等。首先应该加强对于机械设备型号的恰当选择,摊铺机以及压路机都需要具备较为理想的适用性效果,进而也就能够避免可能出现的一些运行偏差。在设备使用之前,需要对设备的功能和配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避免故障的发生,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之,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实践来看,沥青路面的施工作业非常的复杂,系统性要求非常的强。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从具体细节入手,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质量管控措施,对各环节加强质量管控。
参考文献
[1]左瑞.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0):61-62.
[2]杨明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4):281-282.
[3]代江伟.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6,(16):162+165.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温度论文; 压路机论文; 马歇尔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