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标准化管理,不仅仅是对工期、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更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标准化的管控。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标准化控制,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成本,使施工方收益最大化。同时有利于建筑施工单位的内部标准化管控,以及通过造价成本的管理,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标准化管理水平。因此,对建筑造价进行有效的管控,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1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相关各方权益的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国家政策和客观规律的业务组织活动。建筑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工程资金合理利用和投资收益最大化的根本,且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为投资方和施工方所重视。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少的消耗,换取较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目标及利益需求,同时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实施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点。
2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
2.1 建筑材料价格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中,原材料及各类物资的价格随市场变化浮动,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核心问题。市场供需性质变化,已然成为工程造价管理中价格控制的主体,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因素之一。
2.2 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因素
预算人员对施工图的熟知程度和其对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地方资源、料源、料价的调查结果和可利用程度的掌握等,同样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如果预算人员缺乏工作经验、直接套用市场信息、不能准确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就会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这些问题阻碍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进行。
2.3 现场变更签证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在施工环节,因环境变化、设计更改、业主意愿变化等都会对工程作出变更。而变更一旦发生,往往牵涉到业主方以及施工方的直接利益。因此需要对变更的内容,工程量进行现场确认,确保参建各方的利益。现场变更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施工过程发生变更,施工单位未及时组织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签证确认,则会对施工单位的后期索赔以及工程造价控制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施工阶段的造价失控。
2.4 施工图纸对造价的影响
施工图的设计影响工程量及工程施工工艺。招标文件中提供工程量清单数量与施工图实际工程量数量的差异,容易造成投标总价高于拦标价格,致使施工企业采取不均衡报价来平衡投标总价,建筑工程项目无法真实反映合理价格。
2.5 成本控制依据因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它管理的对象是某一个工程项目。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的差异,使成本控制缺乏可操作的统一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偏于简单化和形式化,而忽略了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及其工期的要求,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隐患。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实施方案,例如: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况、造价控制组织机构、造价控制流程、可行的工作计划等,有一些项目对建筑施工方案提出了较为特殊的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要结合设计要求和合同做好施工技术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从而指导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合理选用建筑材料
施工过程中合理的选用建筑材料,可以大大节省建造成本。施工单位一定要熟悉建筑市场的情况,及时了解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管理好资金的使用,监察好资金的流动情况,确保建筑材料的采购途径公开透明,要监察好建筑材料选购方案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控制好施工中的建筑造价。在建筑材料的选用环节,要在满足施工要求和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对价格和原材料供应进行对比,要满足对施工供应量,同时在材料的进价上也有优势的材料,尽量选用性价比比较高的材料和采购方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导致增加工程的造价。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一定要对采购的途径和过程进行管控,避免在采购材料时出现钻漏洞的情况。同时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进场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动态调整材料进场计划,同时提前做好对材料质量的查验和抽检工作,在材料进场前就控制好材料的质量。进场后,要随时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合理对建筑材料进行分配使用,避免材料在存储和使用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3.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与专业能力
首先就是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术能力, 该因素对于造价跟踪审核工作的质量好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素质较高,并且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人员,其造价跟踪审核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 能够有效的提高造价跟踪审核工作的质量, 从而有效降低施工阶段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 相关建筑企业要在施工建设阶段加强造价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训, 还要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使得造价跟踪审核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提高企业处理风险的能力,针对风险变动所造成的紧急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从而降低审核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3.4加强变更索赔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工程变更的情况,而在这些变更项目的处理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单价方面的处理。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遵从合同拟定的相应原则,从原则出发,进行单价方面的处理。与此同时,对于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单价部分,要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在可执行的范围内进行估价工作,同时要进行合同双方的协商,使得变更项目获得妥善的处理。在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往往规模比较大,而且工期也比较长,而且工程的建设过程也是相当复杂,所以建筑工程很容易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索赔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作业过程的记录工作,保留好现场的记录资料,为争取索赔提供依据,在施工费用索赔时,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漏项。此外,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的条款进行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反索赔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造价的瓶颈。 长期以来,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都十分注重施工阶段。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所反映的问题还是很多, 要想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必须建立、完善好较为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把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把控资金的合理使用, 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一套既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符合我国国情,更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陈玉华,龚伟怀,倪泉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与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
[2]李利利,潘路军,李大卫等.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的造价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07)
论文作者:刘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