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学语文教学概论--全国“三个方向”研讨会暨21世纪语文教学研讨会综述_三个面向论文

21世纪中学语文教学概论--全国“三个方向”研讨会暨21世纪语文教学研讨会综述_三个面向论文

为二十一世纪中学语文教学进言——全国‘三个面向’与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学座谈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一世纪论文,座谈会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语文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曙光已经出现。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一场关于我国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场讨论引起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沉思索。最近,在全国中语会教学实验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与21世纪语文教学”座谈会上,部分专家、教师就21世纪的语文教学发表了看法。

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首先立足于民族化,汲取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

与会者普遍认为,21世纪所具有的信息社会、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等全球一体化的若干特征已初见端倪,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是,文化、文学(也包括语文课)却绝不能“全球一体化”。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认为,不能把教育要“面向世界”简单地理解为“与世界接轨”,更不能理解为“全球一体化”。基础教育中的其它各门学科,如数、理、化、外等,如能“全球一体化”的话,惟独语文一科却万万不能。语文课的特殊性就特殊在此:它是这个民族独特文化及精神的一个个性表征,它要是也“全球一体化”了,那么这个民族的个性和精神也就完了。

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陈金明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中国人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教学,汉语文与其它语文有很大差异,因此,语文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就是自己的土壤。我们要认真宣传、学习、研究、推广传统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座谈会上,大家畅谈了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大家的理论和经验,认为,他们批判旧式学塾那种逐字逐句的教学方法,却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他们反对旧式文人热衷于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滥调,却十分讲究文章的谋篇布局,要求写文章做到自然圆和、严谨得体;他们鄙弃旧式教育把语文表现力说得玄妙神秘,不可捉摸,却严格要求教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如此等等。这种对传统语文教育既有批判又有继承的精神,堪为教育研究的可贵品格。

在语文教学目标上,应着力突出语文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学目标要重新构建。全国中语会教学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许序修认为,语文“双基”的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充实。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语言的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最广。据此,语文基础知识必须是显性语文知识和隐性语文知识的统一。“语文基本技能”不应单指“听说读写”和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的技能,还应包括语言信息的获取、统筹、过滤、摘要、检索、分类、校对、识别、评注和删改、编辑等。在此基础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章熊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可能在阅读方面。在西方,阅读研究最早局限于对《圣经》的诠释,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读者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这样,阅读学就发展了,而且提出了“多解性”的问题。再看我们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里,阅读主要是对四书五经的诠释,而且诠释又限于朱注,即所谓“代圣贤立言”,和西方早期差不多。也正因如此,阅读学在我国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五四”运动不够彻底,所以过去的影响仍然存在。比如我们现在对课文的解释都必须以教参为本,考试也以此为准。不管教参的结论是否正确,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是一种束缚。“多解性”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一个作品难道只能有一种解释吗?就拿《孔乙己》来说,“批判科举制度”是茅盾的解释,从鲁迅先生自己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种对苦人儿的同情。可以说,我们现在依据的是“茅”版,“茅”版对,难道“鲁”版就不对吗?两个版本都对,就不能有第三个版本吗?学生就不能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吗?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语文测试中普遍采用的客观性标准化试题的考试方法,是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标准化试题惟一答案的考法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的,它导致语文教学的僵化与机械化,失去灵气与活气。为此,她呼吁,必须改革这种考试方法。

与此同时,许序修及河南省教委教研室甘其勋、安徽师大附中肖家芸等老师都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与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现在强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对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一个有语文创造力的人应当是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做的人,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听、说、读、写、思、做诸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了良好习惯才有努力的自觉行动和顽强毅力及严谨作风,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充分显示出来。

确立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扭转目前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出路

分析长期以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与会者一致认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这是主要原因。为此,大家认为,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主体性教学意义重大。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定远教授说,关于主体性教学,大家已经在以下四方面取得了共识:1.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2.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主体性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4.学校、教师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张定远教授认为,培养学生具有热爱语文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订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应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尤其应加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讲究“活”,切实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设计适合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山东省教委教研室吴心田老师认为,一是课堂教学要由“以教师讲析为主”变为“教师指导下的训练为主”;二是要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广东省顺德市教研室钟德赣老师也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关键在于把课教活。要实施问题教学,善于启疑、激疑、释疑;要强调合作学习,共同攻坚;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提高效率。要变“讲堂”为“学堂”,形成多向立体结构,进行群体信息交流,做到教法与学法同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保证教学的实效。

建立与学生多样的能力、出路相适应的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体系

来自湖北省教委教研室的史绍典老师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正式课程,也不能定必修课为一尊,它同样应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大目标”下设计多样的自选科目,从而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出路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他着重谈到作为正式学科课程补充的语文活动课程的特征,一是学生主体性,无论课程内容、进程如何,都要求学生自己组织,也就是说,不再是“教师摆弄学生”;二是综合性,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是横跨甚至超越现有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综合的能力以及观念、行为、思维、情感的综合发展;三是过程性,强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体验、亲历的一切。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中高万祥老师对中学作文教材的编写谈了看法。他指出,现代作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内容为中心,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作文成为集知识智慧、思维品质、心理行为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此,他建议:第一,以内容也即题材为中心设计安排各年级的写作范围和训练重点;第二,在教材中,要把观察积累生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作为重点放在突出位置上;第三,注重各种表达形式和各种实用文体的全面训练;第四,在范文剖析、写作知识传授、写作方法指导等方面尽量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篇目和内容,做到读写的高度统一。把作文教学作为观察、认识、表达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与传统作文教学把传授文体知识和写作技法作为训练重点的路子相比也许具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意义。

标签:;  ;  

21世纪中学语文教学概论--全国“三个方向”研讨会暨21世纪语文教学研讨会综述_三个面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