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_市场经济论文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_市场经济论文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群众实践、理论探讨、中央决策三者有机互动的结果,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最富有突破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无疑在破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不仅表现在他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为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更重要的在于,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了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结论,从而廓清了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上的迷雾,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一、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客观分析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50年代中期,随着传统经济体制与经济进一步发展之间矛盾的充分暴露,社会主义各国相继走上了改革之路。但是,由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及其根源所在缺乏透彻的认识,对改革的目标模式没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所谓的改革从总体上看不过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增加些许市场因素,多数国家的改革没有取得成功。中国也不例外。自1956年以来对集中计划体制的频繁调整,均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始终没有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70年代末,中国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要不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前。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得出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科学结论。

第一,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同志曾亲自参与中央有关经济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因此,对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以及以往改革的局限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清醒地意识到,旧的经济体制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使经济效率难于提高,极大地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一方面,改革事关重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改革又不能重蹈历史覆辙,不能停留在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上。因为中国、东欧及前苏联的改革经验都证明,“完善式”的改革于事无补。有鉴于此,邓小平把改革提到革命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改革意味着经济理论的全面深刻创新,意味着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第二、邓小平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集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深切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改革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 )既要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又要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搞市场经济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早在1979年11月他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范畴,初步表达了他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想法。之后,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时刻,他仍不改初衷。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又纷纷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时间国际上“社会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国内88年价格闯关失败,加之89年的政治风波,对市场化改革思想的批评逐步尖锐起来,甚至一度发展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斥责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是怎样的?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对是错?成为需要重新加以思考的严肃问题。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审时度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旗帜鲜明地指出:(1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挫折,这只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会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 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变”、“不能变”、“不允许变”。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使中国既避免了步苏东之后尘,又避免了出现体制上的复归与倒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探索、实践探索得以继续。

二、以解放思想为契机,邓小平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这一历史难题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页。 )“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9页。)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经济,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出发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围绕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市场、价值规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等问题,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无法兼容的思想始终得以沿袭。尤其在斯大林时期,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形成,从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便取得了与社会主义等值的意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成为不可动摇的信条。否则,就是“离经叛道”,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容与否,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二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具体地说,如果把社会主义理解为消失了私有财产,实现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劳动力不是商品,不存在商品和货币,没有竞争,没有剥削,按劳分配是唯一的一种分配方式,那么,社会主义自然无法与市场经济兼容。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带有资本主义属性的范畴,结论也是一样的。可见,思想解放是理论创新的先导。要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就必须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进行重新认识,对传统观念作重大“修正”。

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刚恢复工作不久,便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领导和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恢复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不仅如此,而且身体力行,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大胆突破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第一,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切入点,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不同,邓小平是从社会运动、社会实践的新视角来认识社会主义的,他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手段和目标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有别于只从制度特征上界定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在这一经典概括中,邓小平使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一系列动词,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换言之,现阶段商品、货币、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乃至一定范围剥削的存在,是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涵义所容许的。这就大大增加了社会主义的包容性和弹性,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第二,邓小平摒弃了把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理解为带有制度属性范畴的错误观点,认为它们不过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两种方式或手段。他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计划和市场“中性说”, 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扫除了最后一道理论障碍。第三,基于以上两点,邓小平得出如下的结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长期没有解决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问题迎刃而解。

三、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邓小平深刻揭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及其积极作用

邓小平同志立足现实,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准确的判断。他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决定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主要任务”、“首要任务”。既然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衡量其优劣、决定其取舍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至于以哪种方法、 手段为主,就要看哪种方法、手段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二战后,在同等条件、同等水平起步的国家之间,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与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逐渐拉开了距离。客观显示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那样有效。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当然,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尽管他已认识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且明确表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此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则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计划经济的补充,1979年他指出:“我们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随着以引进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的深入,价值规律影响力的扩散,邓小平有关计划与市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由过去的“主辅论”变为“渗透结合论”。邓小平对《决定》作了高度评价,称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几次提到:“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市场取向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实践表明,哪一个地区、部门和企业市场取向程度越大,同市场联系越紧密,其活力也就越大。相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如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国民经济效益低下,浪费严重等,又都同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计划经济体制,“体制内”改革趋于停顿及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过于狭窄,作用力度不够息息相关。客观现实促使邓小平对以往的改革思路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他愈发认识到:“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市场经济为主的思想初显端倪。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党的十三大报告没有再采用计划经济为主的提法。如前所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抉择:或者重新实行行政性的集中化,或者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双轨体制的并轨。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重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在这一基础上,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基于对计划与市场优劣的具体分析,邓小平正确解答了我国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的问题

汲取历史教训,总结改革中的新鲜经验,人们逐渐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形成共识。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二是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首先,从性质上界定,毫无疑问,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计划与市场本身无所谓姓“社”姓“资”, 它们的性质以它们各自服务的社会性质为转移,“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其次,计划与市场各有利弊,如何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长期困扰着社会主义者。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和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偏差,社会主义国家曾花了很多的精力,动用理论演绎的方法,去对计划经济证实,对市场经济证伪,从而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进程和多年后改革的取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邓小平对计划、市场的分析采取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认为计划经济有利也有弊,“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经济搞不活。”(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二重性,既有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面,又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另一面。正因为如此,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放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指导和调控,实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相反,必须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就指出,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运用两种手段,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1982年他又从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要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认为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接待美国一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强调“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149页。)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讲话时,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主张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1990年12月,邓小平再一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得要”。(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64页。)

五、准确把握时代的潮流,邓小平从对外开放的角度进一步阐析了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割断与世界的联系而孤立发展。“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更需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迄今为止,全世界除极个别国家外,都纷纷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经济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就必须建立起适应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球经济普遍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如果继续实行计划经济,就不可能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之中。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

归结以上五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最突出贡献。这一理论的创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生了新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标签:;  ;  ;  ;  ;  ;  ;  ;  ;  ;  ;  ;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