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康复的临床影响论文_陈琳

长沙市第一医院 410005

【摘 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生理及运动功能进行判定,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31%),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康复有重要影响,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发后患者可出现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对其健康及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风险可影响治疗效果,故而有必要采用有效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本院就52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实验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22-48岁,平均(35.4±1.2)岁;对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1-48岁,平均(35.2±1.3)岁。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χ2/t检验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严格实施无菌操作,结合其病情及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和饮食护理,确保每日正常营养摄取,可适量食用钙含量较多的牛奶等食物。病情稳定后,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初期可协助患者在床上开展被动或主动屈伸运动,以正确体位翻身,降低深静脉血栓及压疮风险。中期可鼓励患者下床运动,由护理人员搀扶下进行慢走及四肢屈伸等运动,运动量以15-30min为宜,并及时换洗衣物,减少菌落诱发感染风险。后期可有患者自行开展运动,如慢走、太极等,提供其自身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提高干预效果。

1.3 研究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生理及运动功能进行判定,后进行对比分析。

运动功能评分以FugI-Meyer评分法为判定标准,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Barthel指数为判定标准,分值100分,分值越高生活活动能力越好[1]。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在处理数据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检验,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2%(1/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31%(9/5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以往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后多采用常规护理,通过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给予其对应护理内容,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干预效果不佳。康复护理是临床针对术后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中,能够详细观察其治疗及实际情况,结合其特点制定护理内容,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风险为主,使其能够以良好状态面对康复缓解。并且,在改善其心理及生理的同时,为其制定运动功能康复计划,合理制定康复内容,逐步增强其自身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进一步提高其运动功能,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本研究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且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促使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康复中采用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梅. 早期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82-283.

论文作者:陈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康复的临床影响论文_陈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