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做到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那在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保证生产活动的安全,与此同时,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消除生产因素的不安全性,就必须有效控制生产因素,从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让施工得到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1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重要性
通过对土木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工程事故与工程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土木工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工作内容,与一般的工程建设不同,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对它的影响比较严重,从客观上看看,土木工程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比较高,也就必须要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这个过程中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安全隐患,都有可能给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企业利益造成伤害。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科学安全管理控制非常必要。
2 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及危险源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必然涉及到人员的分配问题,就施工本身而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施工性质及我国的行业现状决定了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城乡务工人员,人员的教育程度偏低,而大中专高校的专业学习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使得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人力的问题是导致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施工企业参差不齐导致安全问题,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过程不标准,原材料供应以次充好。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本高报废的机械等施工用具报修重用;安全管理站制度只是一纸空文,不能严格遵照国家的安全生产规定,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的危险源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能释放意外能量的危险物质,第二类就是引发这些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的各种因素。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这两种条件的共同作用。因此,要定期检查这些危险物质的存放是否符合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引发这些物质产生危险,这是每一个现场操作人员都应该熟知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意义
3.1 可以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障操作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从而有利于在施工中错误的减少和失误的降低,有利于施工水平的提升。另外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在避免隐患发生的同时可以极大的减少施工中给单位造成的损失,使施工任务可以正常的进行,保障工程在约定的工期内完成,避免由于延期或者是搁浅对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并且安全管理的严格控制可以加大的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用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为人民的生活利益做一个保障,另外也减少和避免了利益的损失,给企业营造更多的利润。
3.2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具体施工中的作业环境,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可以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的作业环境,减少不安全因素,在施工中要对一些安全隐患进行取缔和消除,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尊重和保障。提高作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有助于在安全的环境中正常的施工,消除由于事故而造成的社会不和谐和一些由于热点冲突问题引发的社会舆论的动荡,从而更好的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社会利益。
4 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措施
4.1 现代安全理论的表现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需采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安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安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等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
4.2 土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明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为了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土建企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土建企业要安全做好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管理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则。第二,培育团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式,按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第四,建立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暴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4.3 土建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的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管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的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率生产及标准化生产。分析研究是土建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与效果的检测和考核。
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复杂,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要想最大程度低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让安全警钟长鸣,并对安全问题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其落实情况,坚持安全原则和制度不松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低避免事故的发生,对施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聂清峰.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20:257.
[2]刘买成.关于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4,21:272.
[3]曲静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143-321.
论文作者:谢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土木论文; 现场论文; 事故论文; 土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