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论文_王慢利,王彬,夏剑兰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自贡 643020)

【摘要】目的:对照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相较于帕罗西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53-01

老年性抑郁症主要是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抑郁疾病,是比较常见的老年精神障碍疾病。临床上,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多采取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是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耐受性较弱、新陈代谢能力较差,有的药物会使老年人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其身体健康[1]。本文主要对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进行对照研究,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52)岁,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2.57)岁,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初期1天服用1次,10mg /次,治疗3天后,增加剂量,20mg/次;之后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剂量进行加减,注意最大剂量1天不可以超过60mg;治疗时间为6周。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初期1天服用1次,5mg /次,治疗3天后,增加剂量,10mg/次;之后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剂量进行加减,注意最大剂量1天不可以超过20mg;治疗时间为6周。

1.3 效果评估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和HAMA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标准:食欲不振、心悸与乏力、排尿困难与便秘、头晕与嗜睡。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数据处理软件实现资料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和HAMA评分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见表1。

3.讨论

当前,在临床上抑郁症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0%,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据调查,在我国,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城市抑郁症发病率高于农村,且老年人是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与自杀的发生呈正相关,对于抑郁症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自杀,因此对于抑郁症人们需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最常见的药物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帕罗西汀是临床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比较常用的药物,其能够选择性对5-HT转运体进行抑制,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发挥较好的抗抑郁作用;同时,帕罗西汀能够通过口服对药效完全吸收,其生物利用度有50%,且其吸收不会受到其他药物或食物的影响。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对于5-HT转运体,其具有较高选择性, 且对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D1-5受体的亲和力得到降低,且不会影响到去甲肾上腺素产生。本研究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巍[2]研究结果相符,可以得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两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的安全性更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与帕罗西汀治疗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相较于帕罗西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太新,向雄,郭彩洪.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78-79.

[2]王巍,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164-165.

论文作者:王慢利,王彬,夏剑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论文_王慢利,王彬,夏剑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