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美育关系到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要遵循中学美育原则,将美育贯彻到中学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中学美育 审美素质 全民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应该说人生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国家为全民的美好生活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而作为公民首先应该懂得美、发现美、培育美、建设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怎样正确地审美,人们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要改变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美育缺失现象,就应该从小、从学生抓起。作为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中学教师,作者深感加强中学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对于构建美好社会和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当遵循美育原则,将美育落实到中学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这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提高全民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其意义现实而深远。
一、中学开展美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为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有引以为豪的地大物博、波澜壮阔的风土之美,传承有序、绵延千年的礼仪之美,正气浩然、充塞天地的德行之美,异彩纷呈、灿烂夺目的艺术之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文化程度、思想境界、理解能力的不同,尤其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导致我们的全民审美意识参差不齐,在许多审美领域存在着审美缺失,无论在博物馆、美术馆,还是在名胜古迹、文化重镇,人们对美的欣赏千差万别,甚至出现诸多丑陋现象,这不仅有悖于泱泱大国的悠久文明,更有损于我国的国际形象。
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人生成长期,他们对美的理解懵懵懂懂,对美的追求却又极其强烈,这是实施美育的黄金时期,中学教育应该抓住这个人生的关键节点,在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把握美育原则、强化美育思想、实施美育教育,让中学生正确地理解美,合理地追求美。但是由于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美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师资力量、教育设备都存在严重不足,美育在最富有教育潜力的中学受到严重挤压,有些学校甚至干脆取消美术课、音乐课等美育的主阵地,中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忽视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更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广大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而深刻地意识到美育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重要作用,采用正确的审美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教育举措,适时进行美育,才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美的种子,并期冀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渐渐开花结果,让中华民族人人爱美,美美与共。
二、发挥课堂教学这一美育主阵地作用
美作为人类社会自古及今的认知追求,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蕴涵在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学科、每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地挖掘并利用这些美的元素,那么将会极大丰富美育的内涵,也必将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强化美育的效果。美育不惟美术课、音乐课所独有,事实上,中学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包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数学教学,各种直观,变化的几何图形可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阿思海姆还提出:将抽象的代数公式化为具体可感的几何图形并非是不可能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体会物质在一定时空里的运动,物质的不同形态和性质,光和色的光学性质等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化学课的教学可结合产品造型、色彩以及它的光泽度、透明度等引起学生对物体、仪器、实验的美感,在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张家界的奇特美,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给学生以雄、险、奇、秀等多种形态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再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PPT播放,让学生享受古诗词的画面美,对古诗词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对古诗词进行赏析,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意境美。中学应该鼓励各学科教师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各学科即有的美育因子,将美育渗透在中学各学科及各学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用审美原则审视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的闪光点,充分突出美育的功能。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做人之道”
三、将美育落实到中学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中学要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让一切设施都发挥美育功能,突出校园的人文艺术特色,营造大美育德、尚美求实的文化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做到校园的每一间教室都整洁、明丽、雅致,不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发挥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其次,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构建“全员参与、普艺融通、艺文并遒”的“大美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开发美育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第三,中学要发挥社团在美育方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构建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大美教育”体系。第四,中学要培养专业的美育师资,充分发挥学校专业艺术教师的作用,对非艺术学科教师进行艺术专业培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美育能力,为美育实施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四、把握美育原则
1.平等性原则。“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所谓平等性原则,就是要造成一种实施美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情感交流的原则。
美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以语言、公式和其他一些符号作为媒介来传递知识,而是教师带着深厚的情感色彩,辅以激情、想象、好奇心或具象形式与学生交流信息,它不是一方向另一方说教和灌输,而是双方平等,美育的主体和客体是真正平等的。
2.形象性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化原则,亦称以美引真的原则。即教育者在美育活动中,努力把抽象的“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的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感受生动的形象和模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真”的境界。
人们的审美活动属于一种形象思维,是对美的形象而直接的感受,人们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观赏一幅动人的绘画,远眺一处明丽的风景,都是一种身心的直接体验,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3.娱乐性原则。娱乐性原则也就是寓教于乐的原则。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写到:“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艺术既能使人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将美育渗透到中学教育的各门学科以及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我们的中学美育教育局面必将得到极大的改观,伴随着一代代中学生的成长,全民的审美素质也将逐渐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宁 《探析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1期,第44页。
[2]刘传超 《以美育美 大美育人——邳州市炮车中学构建“大美教育”体系的探索》.《江苏教育研究》,2018年,Z4期,第32页。
[3]秦学超 《试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美育原则》.《华中师范大学函授夜大生优秀毕业论文选评》,第二辑,1989年,2月,第一版。
论文作者:张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美育论文; 中学论文; 原则论文; 学生论文; 古诗词论文; 全民论文; 之美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