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仪容观的内涵与现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仪容论文,内涵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仪容是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内在积淀和外在形式化的统一,是主流文化的凝固及其相应的理想人格的外在表征。远在西周以前,仪容问题就被提了出来,《尚书·洪范》篇中,把“貌”放在“五事”之首;《诗经》中就有十一处之多提到“仪”,多数都作仪表、仪容之意。西周的人们在生活中认识到了仪容的重要作用,往往把仪容看作德性的表征,并在实践中把仪容的规范和思想灌注于精神生活和政治活动中,使西周同夏、商相比较,呈现出重视礼仪文化的特点。
孔子上承西周,首创儒学,把仪容问题和人格理想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通过他和后来的儒学大家的阐扬、发挥,形成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哲理,既有理论的阐析,又有规范的建构的儒家仪容观。疏理和分析这些问题,对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人格重塑以及倡导礼仪必将有所启迪。
一、儒家仪容观的基本规范
儒家仪容观的基本规范有比较丰富的内容,本文仅概括其最主要的几点如下:
⒈“不饰无貌,无貌不敬”
这是儒家仪容观首要的基本规范,它见诸《尚书·大传略说》、《大戴礼记·劝学》、《说苑·建本》、《孔子集语·劝学》等儒学著作中,这些著作中都有大同小异的这样一段话:“君子……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从这一规范的义理分析来看,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待人接物时必须要重视仪容的修饰。人的容貌仪表,是人的内在情感的最高表现形式,“夫貌,情之华也”[①]。不饰仪容,内在的美好情感就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不是人们应有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第二,饰貌的目的在于尊敬他人,通过自己的仪容的文饰,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见人”时,仪容不饰,不修边幅,甚至于放浪形骸,便是对他人不恭,是蔑视他人,也是自己或傲慢、或狂妄、或猥琐的表现。
⒉“沉雅自然”、“容止可观”
人的仪容要可观,既要符合审美的要求,又要赏心悦目。董仲舒说:“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恭,则目说矣;……行思可乐,容止可观,此之谓也”[②]。从审美意义上说,人的仪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容貌形色和服饰打扮。“形色,天性也”[③]。人的容貌、身体发肤是自然存在物,但这种自然存在物具有一定的后天习得性,通过礼仪的学习,和内在修养的提高,可以使容貌形色优美化,至少可以通过学习,而懂得应注意些什么,“顾念形色,不违大德”[④]。服饰打扮,也有个标准问题,儒家要求要适体,要因时因地因场合而制宜。
“沉雅自然”、“容止可观”的要求,就是沉稳而不浮躁,优雅而不俗套,自然而不雕琢,就其肯定的规定来说,就是要容貌辞气宽裕温柔,温雅舒迟,“身要严重”,“色要温雅”,直至“纯若钟山之玉”的程度。就其否定的规定来说,服饰不可过分华丽耀眼,奇诞怪异,轻佻夭冶;仪容举止不可过分夸张,不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容貌要沉雅自然,只有一些浮浅之色,作为之状,便是屋漏少工夫”[⑤]。与此相反,仪容、举止优雅自然,则体现了一个人的自信和内在的力量,是对自我的肯定。“正大老成”的容貌,配合以“简重真切”的言语和“光明笃实”的心术,这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力量所在。
⒊“不重则不威”、“威而不猛”
自孔子以降,儒家一直主张人要有威仪。所谓威仪,贾谊解释说:“在小不宝,在大不佻,狎而不能作,习而不能顺,姚不惛,卒不妄,饶裕不赢,迫不自丧,明是审非,察中居宜,此之谓威仪”[⑥]。简单地说,不拘谨,不放肆,不被狎侮,宽容有度,从容镇定,明察是非,行为恰到好处就是威仪。儒家非常看重人的威仪,认为服饰的深意就在这里,“为冠所以庄其首也,为履所以重其足也,衣裳襜如,剑珮锵如,皆所以防其躁也。故曰:俨然,人望而畏之”[⑦]。
威仪是以仪容庄重为前提的,“君子之容舒迟,……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⑧]。庄重既是尊敬别人的需要,也是尊敬自己的需要,“敬人者,非敬人也,自敬也;贵人者,非贵人也,自贵也”[⑨]。一个人衣冠不整,仪容轻佻,“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是别人也放弃对他的尊敬”[⑩]。儒家所谓:“貌轻则招辱”(11),“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12),“吾苟轻于笑周旋,则物得而狎之”(13),都说的是这个道理。自己仪容端庄,尊敬了别人,别人也就不会反过来轻侮自己,“恭则不侮”(14),自己也就会显得有威仪,“貌重则有威”(15),仪容文饰得恰当,就可以“威仪反反”。君子要有威,但同时儒家又用“威而不猛”,“不厉而威”(16),对“威”作了必要的限定。这种“威”是儒者之“威”,是君子之“威”,而不是横眉怒目、令人骨寒的“淫威”。
二、儒家仪容观的主要特点
儒家仪容观的上述主要规范,体现了儒家仪容观的最主要的特点,即崇尚中庸。下面进一步从“度”这个意义上来说明这一特点。
“仪容固宜有度”,这个“度”指的就是中庸。仪容崇尚中庸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仪容文饰要“适中”,即要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分,也不要不及。儒家执著追求的“远暴慢”的目标,就是从要符合中庸这个意义上来说的,仪容要不暴不慢,符合中庸的要求,容貌才是可贵的。王夫之解释说:“动之以矜持,而示人以可畏,则暴;动之以舒缓,而示人以可侮,则慢。”(17)这就是说,“暴”是指太过“威仪”的状态,“慢”是不及“威仪”的状态,贾谊所谓:“接遇慎容谓之恭,反恭为媟;接遇肃正谓之敬,反敬为嫚”,“容服友文谓之仪,反仪为诡”(18),也正是从中庸这一意义上来说的。文饰仪容必须以中庸为度,“其文也,必推诸所性之安,而使太过不及之有节;然后其为君子果成乎君子也”(19)。就连衣服的样式,色调都要以中庸为标准来取舍。君子“不服华色之服”(20),“‘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21)。“衣之有缘,以致饰也,采素各有其宜”。“红者赤间白也,伤于佻;紫者,赤间黑也,伤于丽”(22),君子都是不宜穿着的。至于男子“奇衣妇饰”,女性化,则更是儒家所深以为耻的。“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23)。以礼为标准,也就确保了符合中庸的要求,因为“礼者,所以治中也”。儒家真诚地相信只有如此,人的仪容才能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才能“移风易俗”,才能使君子“自善其节文,以求免于流俗之偏”(24)。
其次,仪容要把符合度、符合中庸的境界在仪容上体现出来,即要“中和之气见之于容貌之间”。孟子把这种仪容符合中庸的通泰状态,称之为“中礼”,“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孟子·尽心下》)并认为这种“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颜色声气,各有宜称”(25)的“中礼”仪容,是德性的最高境界的表现,也就是达到了中庸境界,“周旋中礼,暴慢斯远矣”(26)。荀子把这种仪容的通泰状态名之曰“至文”。“君子宽而不慢,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言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27)。“至文”的本意是指仪容文饰既不太过,也非不及,达到了符合中庸的最佳状态。人们通常用“德行完备”来理解“至文”,这是取其转义,“文”达到了最佳境界,正是“德行完备”的表现,“至文”与“至德”是相通的,儒家把受制于中庸,体现着中庸境界的仪容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原因也就在这里。但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至文”是从仪容文饰、从身、从外在的方面来说的;“至德”是从德性修养、从心、从内在的方面来说的。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不可混淆。
再次,仪容规范也要“时中”。从著装方面来看,应是宜文则文,宜简则简,服饰要根据时令的变化更新颜色、面料,“春著青,夏著赤,秋著黄,冬著皂”,“暑则葛,寒则裘,以顺时而适体也”;饮食起居,不失其度,不违于时;仪容上,淡装浓抹,各应其需,喜怒哀乐,各应其境,不可拘泥于某些教条。从“禹之裸国,裸入而衣出”,被儒家视为圣人之高行,就可以证实这一思想,通常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一思想积淀并普及化的结果。
儒家仪容观在强调尚中的基础上,还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讲究仪容,“容止可观”,这就是美;强调文饰仪容的目的是敬人、敬己,这就是善;而不搞形式主义,要求“诚于中”便是真。这完全可以借用金岳霖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为最好概括:“在这种情形下真就是美,美就是真,而它们也都是善”(28)。真善美三者的统一构成了儒家仪容观的又一重要特点。
三、儒家仪容观的现代意义
儒家倡导的仪容观,以自然、优雅、真诚、适度、敬人敬己为特点,以提升理想人格、和谐社会关系为目标,要求表里如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了象周恩来这样一类的集崇高的品德与优美的仪容于一身的光辉典范,造就了人们彬彬有礼的社会风气,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盛誉,其思想和观点,积淀成了中华民族既注重内在美又注重外在美的传统。我们现在所讲的“五讲四美”,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合理继承和发扬。
儒家仪容观的合理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继承的积极因素。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人们在物质上日益丰富的条件下,一些传统的不良习气,象随地吐痰、脏乱差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有些人在有些方面还出现了倒退,如语言粗野,恣肆放荡,横行霸道,以势以力欺人,令人瞠目;更有一些本来已经较好的习惯,现在却被破坏了,如电影院“禁止吸烟”的规定成了空话,学校里高声喧哗,图书馆里大呼小叫也时有发生,公共汽车上礼让老人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成为笑柄,等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要发扬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重建人们讲礼貌、讲礼让的社会风气。
儒家仪容观的基本规范也是现代礼仪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准则。近几年来,全国兴起了倡导礼仪、弘扬礼仪文化的热潮,礼仪活动在商业、政治、文化、社交乃至家庭等领域中,广泛地开展起来,礼仪小姐、礼仪先生常见于报端,优雅庄重的面容,华美自然的服饰,真诚善意的礼仪行为都与儒家仪容观的基本规范和特点是一致的。
儒家的礼仪文化内容丰富,仅从仪容这一个侧面,就可以显现其具有匡正时弊的作用,甚至对现代礼仪活动中的一些在利益驱使下走过了头的东西也有一定的匡正作用,象仪容以敬人敬己为特征,体现了礼仪活动是以平等的人格为基础的,而有些部门为了商业利润而推出的跪式服务,显然是与此相背的。在现代礼仪活动中,我们要吸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而不要保留其糟粕,更不能人为地制造消极的东西,以至于有愧于我们的时代。
注释:
[①]《国语·晋语五》。
[②]《春秋繁露·五行对伔。
[③]《孟子·尽心上》。
[④]《大戴礼记解诂》卷九。
[⑤]《呻吟语·修身》。
[⑥](25)《新书·容经》。
[⑦]《文中子中说·周公篇》。
[⑧]《礼记·玉藻》。
[⑨]《说苑·敬慎》。
[⑩]培根《人生论·论礼貌》。
(11)《杨子法言·修身》。
(12)《论语集注》卷一。
(13)(15)(17)(19)(22)(24)《四书训议》卷五,卷六,卷十二,卷十,卷十四,卷十一。
(14)《论语·阳货》。
(16)《礼记·表记》。
(18)《新书·道术》。
(20)《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21)《中庸·第三十三章》。
(23)《荀子·修身》。
(26)《论语集注》卷四。
(27)《荀子·不苟》。
(28)金岳霖《论道》,第197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