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欧洲终身学习:欧盟成人教育发展趋势一瞥_成人教育论文

走向欧洲终身学习:欧盟成人教育发展趋势一瞥_成人教育论文

走向终身学习化的欧洲——欧盟成人教育发展走势一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欧盟论文,走势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8794(2004)04-0075-04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凸显,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在欧洲国家的提前到来,欧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个地区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在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之后,加紧了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行动,并一改以往“基本不介入住房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姿态[1],积极施行公共政策干预,以期实现欧洲成为知识社会的共同目标、解决成员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欧盟委员会在教育领域先后以政府间条约、政府间合作等形式,接连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促进欧盟各成员国教育文化合作的文件,启动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计划,加速了欧洲向知识化、一体化目标迈进的步伐。其中,《里斯本宣言》(Lisbon 2000 European Confer ence)、《实现终身学习化欧洲的理想》(Making a European Area of Lifelong Learning a Reality)、“苏格拉底计划”(SOKRATES)、“莱昂纳多计划”(LEONARDO DA VINCI,又称“达·芬奇计划”)、“欧洲电子学习行动计划”(E-learning)等文件及计划,对欧洲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决定着欧洲成人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一、欧盟成人教育的最新发展

(一)欧盟发展成人教育的政策重点

受知识经济、终身学习、信息技术等社会变化因素以及欧盟扩张的影响,根据2000年里斯本首脑峰会宣言(Lisbon 2000 European Conference)的精神,欧盟成人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到2010年前,通过整合各国教育资源,使各国教育改革与欧盟教育改革的目标协调一致,并努力完成下述目标:增加成人就学机会;向全世界开放教育与培训;使欧盟成为世界领先的知识社会。为此,欧盟把发展成人教育的政策重点放在“全纳性教育”“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电子化”几个领域。

1.全纳性教育

《达喀尔宣言》(Dakar 2000 follow-up)曾宣称:终身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弱势群体教育境况的改善上,不能仅停留在扫盲、女童教育、青年的技能培训等传统的教育方面,应扩展到广阔的成人教育领域。这既是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更是欧盟委员会的观点。

早在1997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汉堡成人教育宣言》就指出:只有以成人为中心的发展和充分尊重人,才能带来社会持久和公正的发展。21世纪的种种挑战,需要一切年龄的男女平等、公平地参与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为此,欧盟把全纳性成人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政策领域,特别地加以突出与强调。

2.终身举习

欧洲委员会在2000年的《欧盟终身学习备忘录》(European Commission Memorandum on Lifelong Learning)中提出了向终身学习社会转型的六大目标:为持续参与知识社会而保证全体不断获得和更新技术;提高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水平,目的是高度重视“人”——欧洲最重要的资源;为终身学习而开发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在正规和非正规学习中,改善参与学习的方式,以及获得良好学习结果的方式;在整个欧洲和人们的整个生活过程中,保证每个人能够容易获得关于学习机会的高质量的信息和建议;在社区中,利用ICT——电视、电视会议、国际互联网的支持,保证提供尽可能与学习者活动位置靠近的终身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该目标的提出,使“成人教育”在终身学习的框架下获得了新的价值认定:以往对成人教育价值的认识多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强调成人教育的工具性,而今,被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之中的成人教育,其地位已获得空前的提升,成人学习者亦成为教育服务的中心。进入21世纪,成人教育将在培养积极公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扫盲、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以及推进学习化社会进程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2]。

3.成人教育电子化

推进成人学习网络化进程是欧盟成人教育政策的又一重点。对已率先进入信息网络化社会的欧盟国家而言,迅速完成成人教育由工业发展模式到信息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转变,是当前实践的优先领域。

(二)欧盟推进终身学习的若干教育计划

“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3]

“苏格拉底计划”是一个中长期的教育发展项目。其主旨是通过成员国间[4]的教育合作,提高各国人民的欧洲意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为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为加快终身学习的步伐,因此它鼓励人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及就业技能、升学资格的取得。该计划分先后两期:第一期(1995~1999),5年;第二期(2000~2006),7年,并拟斥资1850百万欧元[5]。二期计划由八个子行动计划构成。其中“GRUNDTVIG行动计划”[6]乃发展成人教育的专项。该项目旨在:提高成人全面、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和跨文化的意识;通过获得或更新其通用能力的方法,改善成人的就业能力;增进成人进入或回归正规教育的机会与能力。

“莱昂纳多计划”(LEONARDO DA VINCI)[7]

该计划旨在贯彻落实欧盟制定的职业培训政策,支持和帮助各成员国采取的职业培训方面的行动和彼此间的合作。其目的:提高欧盟各成员国职业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为21世纪的欧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劳动者,同时,支持各成员国的职业培训体系的改革。

该计划优先关注三个领域:促进职业培训力量的整合;提高培训质量和增加培训机会;促进培训领域的革新。“莱昂纳多计划”亦分两期:第一期,1995~1999年。该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接受首次教育的青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年工人以及外语教师提供帮助,也支持致力于教育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跨国探索计划。5年间,该计划总投入6.2亿欧元。第二期(2000~2006),7年,拟投资11.5亿欧元。

欧洲电子学习行动计划(E-learning)[8]

2000年3月,欧盟在里斯本召开会议,为在信息技术领域追赶美国、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各国政府协调一致、共同合作,提出了10年经济发展计划——“欧洲电子学习行动计划”(E-learning)。该计划的重点是加强新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具体目标:到2000年底,欧盟各国的学校要实现互联网连接;到2002年,成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培训出足够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方面的教师,对成年人开展终身教育,使大部分公民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欧盟各国政府要求加大通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投入,建设开放式学习中心,为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提供更丰富的网络学习内容和服务[9]。

在欧盟,网络学习分为学历教育(E-education)与职业教育(E-learning)两大体系。所以,E-learning计划中的课程主要是针对社会各类人员开发和设置的,充分体现全纳性的成人教育思想:该计划强调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强调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强调针对弱势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狱中犯人开展网络培训。

(三)欧盟国家成人教育改革动态

为实现欧盟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各项政策与目标,欧盟开始扩大合作领域,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其教育合作的触角已由欧盟内部向欧盟以外的国家延伸。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也日益凸显融合的趋势:从欧盟的教育项目上看,“苏格拉底计划”与“达·芬奇计划”原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教育,后者侧重培训。而今,两个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分野不再明显。此外,为实现欧盟统一的教育市场,拟实现各成员国在职业资格、学历文凭上的互认;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寻求共同的质量标准。

二、欧洲成人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

(一)跨越边界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全球化,向民主与规范市场相结合方向发展的共同趋势,使跨越各种形式的边界与壁垒成为欧盟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现实要求与革命性理想。2002年7月在奥地利举行的欧盟“第45届萨尔斯堡成人教育工作者论坛”大会上,组委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跨越边界,构建成人教育网络”,揭示了欧盟发展成人教育的最新理念。

现实世界中,边界的阻隔无所不在。传统的“成人教育”概念本身,就排斥了成人培训机构对非成人群体教育的接纳。再如,学校“学习”的概念也排斥了家庭、企业等其他场所的学习行为。事实上,要建立一个全民参与的学习社会,需要开发利用所有环境的潜力和资源。而目前互联网的广泛分布、经济全球化的长驱直入以及各国成人面临的相似情境与问题,为边界的跨越奠定了技术与动力基础。

目前,欧盟国家在跨越边界理念的指引下,正在积极探索在成人教育领域形成合力的理论、实践模式,探讨整合各方力量解决各国面临的主要障碍和问题,并试图通过建立有组织的合作网络,促进各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调整;试图通过分享彼此的设备设施和不同资源,建立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使双边或多边的利益主体在联合行动中获益;同时,欧盟也为跨越东西两极——为实现全球化的知识管理与共享而努力。尽管欧盟各方力量的联合,出于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背景,但地区间以及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已蓬勃展开。

(二)重建欧洲意识——构建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欧洲立体联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经济合作组织的欧盟已从单一的经济、货币联盟向包括教育、文化联盟的立体联盟迈进。在重建“欧洲意识”的理念指导下,欧盟加紧了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行动。欧盟委员会在此期间,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欧盟各成员国文化教育合作的文件——如《欧洲教育绿皮书》(199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绿皮书:跨国流动障碍的考察》(1996年)、《为了一个知识的欧洲》(1997年)等,而且启动了一系列教育计划,如著名的“苏格拉底计划”、“达·芬奇计划”。其目的是重建欧洲意识,形成欧洲一体化概念,使欧洲成为世界领先的、充满活力的、富于竞争力的知识社会。

重建“欧洲意识”理念的提出,始于1993年的《欧洲教育绿皮书》。该绿皮书为跨国教育行动提供了有关政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青年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和经济领域行使自己的责任而做准备,指出:引入“欧洲意识”的努力必须被认为是教育适应新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绿皮书》还提出,跨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人员交流、教师培训、外语教学、远程教育、教学改革、信息交流和推广欧洲学校的经验等。可以说,提高外语能力,增进对其他成员国社会和文化的理解,提高与其他国家人员一起工作的能力,或在其他地方工作的能力,这是欧盟教育国际化在欧盟各国的具体目标,而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综合实力是各国的共同目标[10]。

以往,欧盟强调国家自主,在文化和教育领域采取不干预政策,而今强调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强调为重建统一而辉煌的欧洲而合作。为此,许多教育实施计划在欧洲化的思想框架下纷纷出台。目前,成人教育与欧洲一体化、新欧洲建设和重组的前进步伐的联系日益紧密。

(三)学习与生活场所的零距离——使学习走近成人家庭

欧洲委员会在2000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向成员国提出了“在学习者的社区中,在合适的地方通过ICT的支持,保证提供尽可能与学习者位置靠近的终身学习机会”的建议,表达了使学习地点尽可能地接近成人家庭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靠近”不仅意味着教学地点靠近成人的生活居所,还指通过电视、网络等手段,使家庭与学校实现零距离。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提出了成人教育的“非中心化”概念。此概念是与成人教育机构设置的城市中心化相对的一个概念。从形式上看,是要使成人教育机构遍布城区的每一角落,而不是集中在城市的中心,远离众多的成人教育潜在需求者。其实质是以成人为中心,而不以学校和办学者为中心。正是在这一理念影响下,德国慕尼黑市在20世纪70年代,继慕尼黑市民学校之后,又建起东区等四个城区的成人教育中心,而且每一中心又衍生出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教学点,使成人教育中心更加贴近成人的居所,更方便成人的学习,从而为实现成人的终身学习铺垫了道路。

三、欧盟成人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成人教育资源缺乏。成人教育在欧盟国家一直未被纳入主流正规教育系统,致使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基础设施相当匮乏。成人教育资源匮乏与社会和个人发展对成人教育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欧盟提出建立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欧洲的目标之后。

为解决成人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欧盟国家成人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善借资源。比如欧洲规模最大的德国慕尼黑市民学校,正式职工350个,但有几千之众的签约教师;它自己拥有产权的教学楼屈指可数,大量的是在全市范围内租用的教室与场地。

2.改革成人教育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目前,社会的变动是世界性的,不只发生在转型国家。欧盟各国亦处于社会大变动中,产业结构调整,失业人数的增多,使教育面临压力和转型。以往,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尚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而今尤其欧盟扩张后,带来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已有的成人教育体系已明显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教育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如何使多种多样的民间成人教育力量与形式纳入到政策考量范围里,这是教育政策制定者急需考虑的。

3.移民的教育问题。欧盟国家的移民问题十分严重。以德国慕尼黑为例,移民占该市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些来自周边国家的新老移民,综合素质较低,语言尤其成问题。如何吸引移民参加成人培训,如何提高其子女教育程度,帮助移民融入当地社会,这一系列问题是当前欧盟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共同的问题是促使欧盟国家联合起来,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迈向学习化社会的今天,东、西方国家都憧憬着一个共同的愿景——学习化社会,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发展的挑战。而欧盟各国,为重观往日欧洲的辉煌、实现一体化知识化欧洲的崭新目标,积极携手整合资源,走区域联合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区域发展带动国别发展的独特模式。这对亚太地区各国发展成人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社会的理想,不无启示意义。

标签:;  ;  

走向欧洲终身学习:欧盟成人教育发展趋势一瞥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