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的两种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科研院所论文,模式论文,经济论文,一体化长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经济一体化是世界性趋势,如何通过走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来振兴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一个国家科经一体化程度可以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得到体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经一体化程度相当低,1952~1982年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19%,近10年来也不足30%,而日本在1956~1960年为65%,美国70年代后为80%。可见,我国科技经济一体化问题尤为突出。
多数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缺乏科技成果与科技人才是造成我国科经一体化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截止到1995年底,我国共有科研机构24259个,其中,独立于企业的科研机构数为11152个,占46%。另据统计,全国近7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集中在独立于企业的科研机构中,所耗费的科研经费占全国科技投入的70%,在全国的大中小型企业中仅有半数左右(50.92%,1993年)拥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 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形则恰好相反——企业科技人员的比例相当高,如美国为75%,日本和英国分别为65%和69%。因而,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以实现科技资源配置向企业倾斜,是解决我国科技经济分离问题、提高科经一体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一、 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的模式之一: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
1.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模式的理论探讨。
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是一种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模式。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使科研院所跳出了原来单纯“研究与开发”的局限,直接面向了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使科学、技术、生产通过现实的组织形式尽可能地缩短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科技潜在生产力迅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直接定位于市场,向市场提供新技术、新产品,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科研院所企业化,有助于解决原来科研院所体制的僵化、经费短缺问题,改善了自身的经济状况、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科研院所的生存与发展。
但是,在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内部机理的巨大差异,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条件与环境、思想观念、运行机制、经济基础、人力资源、经营重点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科研院所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否则,必将影响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和科经一体化的效果。
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是科研院所考虑企业化的根本出发点和推动力。外部环境包括当前的科技政策、政府扶植、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状况等因素;内部条件则是科研院所自身的性质、任务、优劣势的总和。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利于科研院所向企业化方向发展使科研院所转轨为企业,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以自己所创效益来发展科研”的道路,实行自主经营,逐步实现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的统一的基本前提。
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存在的许多差异主要是通过生产、经营与R&D结构布局表现出来的,因此,科研院所在企业化之前,首先要调整传统的R&D为主,生产、经营为辅的结构布局,逐步向生产、经营为中心,R& D为后盾的新结构发展。只有经历了结构的转变,科研院所企业化后,才能真正发挥科技的特长,履行企业的功能,以市场为舞台,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因此,科研院所生产、经营、R&D结构布局的转变是企业化实施的必须准备。
科研院所企业化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选择合适的转变方式。例如,对于产业化实力雄厚,在行业内居于垄断地位和稀缺资源开发的科研院所,可以改组为国家独资有限公司;对于存在产品优势、成果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的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兼并企业、吸收法人和个人投资入股的方式,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而对于一些技术能力强,中试、生产、经营环节相对比较薄弱的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改组为合资经营或中外合作经营公司等等。适当的转化方式,是科研院所自身企业化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
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不仅在财会税收、工商管理、物资供应、社会待遇(包括工资福利)方面存在不同,而且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从形式到内容也完全不同。因此,必须对科研院所原有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进行改组与变革,通过企业化管理来实现从科研运行机制向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以实现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的目标。
2.上海有机氟材料研究所企业化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演变。
上海有机氟材料研究所创建于60年代初,专门从事有机氟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其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85年上海有机氟材料研究所成为上海市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科技体制改革后,研究所根据自身特点,针对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布局,积极向企业化方向发展。1992年9月, 通过对研究所原有相关资产的改制正式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含氟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其他化工产品和化工设备的制造与贸易。
3.科研机构企业化后的企业化管理奠定了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之路。
有机氟研究所演变为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后,对原研究所的组织、人事、内部运行机制等进行了企业化改造,以适应于转变为企业后的需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取消了其原有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把研究所转变为公司技术科所属的R&D中心,从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②原研究所的中试车间改造为公司的生产车间、按生产作业制度进行管理;③原来的生产性人员和管理人员改编为三爱富股份公司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④以原研究所为中心的科研任务与公司发展相关联,其中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课题经费占50~60%,生产性、应用性研究课题经费占40%,探索性课题经费占5%;⑤建立以岗划级、 按劳定薪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把公司人员分为科研、生产、管理和服务四大类,定出四类九档二十七级工资级别;⑥对科研人员的奖励与经济指标联系起来,使其围绕公司的市场与现实需要进行研究开发;⑦改变销售方式,由原来的“坐销”向“营销”转变,促进产品进入和占领市场。
经过上述诸方面的企业化管理,初步实现了原来科研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模式向企业模式变革,使研究所在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内实现了由科研机构向正规股份制企业的飞跃。
二、 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的模式之二:科研院所进入企业
1.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模式的理论探讨
多数科研院所仍独立于企业之外,是我国不可否认的科技国情。而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独立的科研院所往往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技术、经济和市场相耦合的激烈竞争。(据统计,自20年代起,世界上独立研究机构的数目一直在不断减少)因此,我国的科研院所,尤其是独立于企业的科研机构要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进入企业实现共同发展不失为一种现实与可行的选择。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问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组织体制不健全,创新效益不佳。研究机构与能力的缺乏,很难保证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导地位,也很难使企业走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科研院所进入企业,自然而然成为科研院所增强科技经济实力,在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必然选择;科研院所进入企业,也自然而然成为我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健全企业创新组织体制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科研院所和企业原来并不属于一个系统,性质、运行机制完全不同。因此,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实现科经一体化是双方在密切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过程。这些冲突与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利益和结合的效果。
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要,是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基本动力,也是企业接收科研院所的根本原因。各自的潜力、改革的动力、环境的压力等是主要的推动力,它们共同构成了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动力机制。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科研院所与企业找到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利益均衡点和共同利益的结合点,达成“共识”,研究所进入企业使实现科经一体化发展成为可能。
由于科研院所与企业,两者各自的特点以及期望结合程度存在着差异,因而,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科研院所必须选择适当的进入模式,而企业也必须考虑合适的接收方式。没有研究所的进入、企业的接收,一体化发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而且只有双方在进入模式与接收方式上再次达成“共识”,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实现一体化结合才有可能深化下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两者今后的合作范围,各自的独立性,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
目前研究所进入企业可以采取如下几种进入方式:(1 )转制进入型。指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如沈阳轻型汽车研究所进入沈阳汽车工业公司;(2)对口进入型。 科研院所与企业双方专业方向一致,如长春汽车所进入一汽集团;(3)解体进入型。 即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既不保持相对独立,也不保留法人地位,完全溶入企业之中,如上海自行车研究所一分为二,进入凤凰、永久集团;(4 )联合进入型。科研院所以法人地位进入企业,如北京日用化学研究所进入北京丽源日化股份公司;(5)多头进入型。科研院所以专业研究室为单位, 对口进入多个企业,如沈阳化工研究所以感光材料部为主进入化工部第一、第二胶片厂;(6)单头进入型。以一个整体进入企业, 如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进入云南省烟草公司。研究所进入企业的各种模式有自己的特征,同时也说明了企业应采取的接收方式与今后的合作程度。
科研院所应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实际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入模式,与企业一体化结合,在共同的利益驱动和双方利益兼顾的前提下,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服务,成为以满足特定企业生产经营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开发部。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应面向企业的发展及长远目标,建构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研究开发对策。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对研究所进行适应性的重组与多方位的整合,使研究所在科研方向、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诸方面与企业经营机制接轨。才能与企业实现一体化。而企业只有通过对研究所进行包括体制、计划、组织、文化等一系列层面的整合,才能真正使研究所成为企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有效的重组与整合,企业与研究所才能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配置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信息,实现一体化发展,共同受益。
2.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与省烟草公司的一体化发展。
1990年以前,云南省烟草科研所隶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烟草科研所1990年从省农科院分离出来,进入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共同的需求,共同的利益推动下,云南省烟草科研所与省烟草公司在利益、进入模式等问题上达成广泛的共识,经过适应性重组与多方位整合,有效地配置了企业与研究所的各种资源,成功地实现研究所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1 )双方的需求相关成为省烟草科研所进入省烟草公司的动力与共识。省烟草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为进一步提高“两烟”的质量和档次,需要组织科技力量从“两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解决科研与开发的难题和关键技术,包括从抓第一生产车间——种植开始。另一方面省烟科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面对市场竞争要获得生存与发展,而进入省烟草公司是发展科研所整体技术优势的很好途径。双方达成了广泛共识,在自愿和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研究所进入企业。
(2)进入方式选择:专业对口进入型。 烟草科研所长期从事烟草品质、种质资源研究以及栽培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因而与省烟草公司所需技术是对口的,所以,烟草科研所采取了专业对口型进入模式。进入省烟草公司后,由事业制转变为企业制,根据公司需要,在科研方向、任务等方面进行调整。
(3)适应性重组。 云南省烟草科研所与省烟草公司一体化的过程就是解决冲突与矛盾的过程。公司与科研所通过组织重组、结构调整、一体化管理等手段来解决矛盾。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①一体化管理。公司对科研所实行企业化的人、财、物管理,以实现科研、经费、任务相结合。②在科研运行机制上,科研所同企业的研究所建立联系,共同构成企业科研网络。③在内部分配制度上,通过企业奖金的形式,对科研所传统的“大锅饭”分配格局进行改造。④财务管理上,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实行科研成果成本核算,提高科技投入效益。⑤转变研究所人员观念。要求所长到一般的科技人员适应从事业到企业的转变。⑥从内部机制和管理上理顺科研所与企业之间的关系。⑦对科研方向进行调整,从过去以应用研究为主,有计划地参与重大项目开发到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调整为以研究为主,科研、开发、推广并重。
(4)多方位整合。包括四方面内容:①内部管理体制的整合。 把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融合为一体,正确处理企业内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②实现企业技术方向与研究所技术的整合。科研所由过去应用研究为主,应用开发并重,相应开展基础研究,调整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科研、开发、推广并重。③企业人事制度对研究所人事制度的整合。以企业制度为核心,对科研所制度进行调整。④企业文化对与研究所文化的整合。
采取了研究所进入企业实现一体化长入经济的发展模式之后,无论研究所还是企业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研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又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科研推进了企业发展,企业确保了科技投入,两方面相得益彰。
基于对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的两种模式的理论分析与案例探讨,可以发现,科研院所一体化长入经济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我国科经一体化程度的有效途径。科研院所通过转换关系或进入关系与企业机制接轨,有利于发挥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更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科研院所在自组织或重组织的作用下,优化了结构,转变了职能,既提高了科研院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又为企业健全组织机制,提高竞争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实施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