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跃红 何海军 王丽君 彭楚鑫 杨晓曼
(解放军五三三医院体检中心B超室 云南昆明 650224)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16-01
幼年以腹部包块就诊,剖腹探查诊为小网膜囊肿,十余年后复发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术后一年体检发现再次复发,现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常规健康体检,主诉无特殊不适。既往病史:3岁时曾因腹部包块就诊,后行腹腔探查术,患者自述术后诊断为囊肿(具体不详);去年发现腹部囊肿,行腹腔镜治疗,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小网膜囊肿;腹腔镜术后一年,常规体检超声检查发现上腹部多发囊性占位病变。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见手术疤痕,腹软、肝脾不大,未扪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彩超所见:探头频率3.5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1. 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上腹部正中(胰腺前上方)探及多个类似囊样回声,较大约1.7x1.5cm,壁薄,内透声欠佳;另于左上腹脾脏内侧可见多个分房性囊样回声,较大约6.5x5.7cm,内透声欠佳,可见线样分隔。CDFI:上述囊样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多发性囊肿(考虑:小网膜囊肿复发)。
2 讨论
网膜囊肿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前者多是由于先天的异位淋巴组织异常发育或淋巴管梗阻所致,其囊壁薄,壁内被覆单层内皮细胞,内容物多是淡黄色浆液和乳糜样液。后者可因炎症损伤和寄生虫等引起,其囊壁厚,由炎性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无衬里细胞,内含混浊炎症渗出液或血性液[1]。网膜囊肿是罕见病,仅占网膜疾病的5%左右,其发病率远较肠系膜囊肿为低,二者之比约为1∶5。网膜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半数以上在小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3.7∶1。其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淋巴管某段阻塞而扩大形成囊肿。胚胎细胞的变异囊肿可由遗留或异位的胚胎组织增殖发展而成。损伤性出血由血肿退化而成,可能为异物或手术损伤。炎症反应假性囊肿多为炎症反应以后发生。由于逐渐增大的囊肿可产生压迫、出血、破裂情况而引起肠梗阻、穿孔、腹膜炎、肠扭转和恶变并发症,应进行早期治疗[2]。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囊肿是单房或多房,但需与肠系膜囊肿、后腹膜囊肿、卵巢囊肿及腹腔大量积液等鉴别。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与腹膜后囊肿鉴别;对于女性患者,小网膜囊肿需与较大包裹性积液相鉴别,典型的包裹性积液图像特征明显,囊肿无包膜而以纤维条索组织、肠管、大网膜及内生殖器为囊壁,导致了其不规则,无包膜或包膜纤细,无回声张力低的盆腔包块,内可见细小分隔[3]。对于较隐匿的小病灶x线检查不易发现,超声检查能以肝脏、胆囊及胃内容物作为声窗,声像图具有特征性改变。B超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若能显示紧贴前腹壁、边界明确、易被探头向各方推动移位的囊性肿块,且与肝、脾、胰、肾和卵巢分界清楚,则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鉴于该项检查简便、快速、无痛苦,故对并发扭转或内出血的大网膜囊肿的诊断尤为实用。
参考文献
[1] 刘任祎.大网膜囊肿36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08,19(8):78.
[2]周明,杨洪梅.小儿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8例临床分析,中国医疗前沿,2009,4(2):53-54.
[3]彭敏霞,陈文艳,等.超声诊断女性盆腔包裹性积液1例分析,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1):61-63.
论文作者:冯跃红,何海军,王丽君,彭楚鑫,杨晓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6
标签:囊肿论文; 网膜论文; 超声论文; 腹部论文; 肠系膜论文; 回声论文; 包膜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