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教学之“视角转换逻辑”探微论文_韩佳

钢琴伴奏教学之“视角转换逻辑”探微论文_韩佳

内蒙古河套学院 韩佳[摘要]:钢琴伴奏艺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相对于一般的音乐专业课程来说,钢琴伴奏的教学视角还是以老师为主,相应的教学水平并不显著。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高校钢琴伴奏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应的视角进行转换,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掌握、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再创作;钢琴伴奏教学;视角转换

1 艺术再创作视角下钢琴伴奏教学的作用分析

所谓的钢琴伴奏,指的就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对歌词表达寓意的精准概括和提炼,选择能够表达歌词意蕴,体现曲中情景的和声、伴奏音型与织体等来揭示歌曲内涵的一种艺术技巧[1]。从本质上来说,钢琴伴奏作为一门表演难度相当高的艺术类别,相对于小提琴、管乐器、弦乐器来说,操作难度比较大,而且要将其融合进入到音乐本身,带来的困难也是很显著的。对高校的钢琴伴奏教学过程来说,老师是引导者和领路人,这就需要从业老师必须要具备完善、高超、专业的演奏基础和演奏技能,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即兴表演能力,对钢琴伴奏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意外情况作出及时的解决,将积极促进钢琴伴奏课程能够有条不紊地发展下去。

1.1 钢琴伴奏对音乐感知能力的影响

钢琴伴奏,它独特而准确的节奏、旋律都能够给学习者或聆听者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也许是祥和的、也许是和谐的、或者是梦幻的、富有激情的,不同类型的音乐情境都会带来不同的感知能力,让人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尽情地发挥。因此,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化钢琴伴奏的功能,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促进其乐曲的律动性变得更强,更富有节奏性和情趣感,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义能够深入人心,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也会更加透彻化、清晰化和具体化。

1.2 钢琴伴奏对审美能力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首先,在进行钢琴伴奏教学的时候,其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都将帮助和谐氛围的营造,是人产生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其次,音乐还是能够促进人们进行想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当学生的感知能力在钢琴伴奏的时候达到一个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时候学生就有了主观能动性去根据音乐所塑造的情境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仅是对音乐作品本身内涵的一个深刻理解方式,而且还会积极培养学生在未来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审美表现能力提升。最后一点,积极向上的钢琴伴奏曲目和音乐内容,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于真善美的热爱,实现了相应水平的审美鉴赏能力。

2 艺术再创作视角下钢琴伴奏教学的现状

2.1 陈旧的教育理念与单一的教学方式

老师作为钢琴伴奏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其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时候,老师的教育理念不是最初的传授知识,而是针对于考级考证的方向。而且也有学生和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长此以往,这对于纯粹的钢琴伴奏艺术表演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功利色彩过重,违背了钢琴伴奏教育的初心。

2.2 学生学习态度的偏差

在进行钢琴伴奏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建立起对钢琴伴奏的重视,认为它的重要性并不如钢琴独奏重要,相应的学习懈怠心理极强。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学生进行钢琴伴奏学习的时候,就谈不上和老师的合作与交流。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还会认为学习钢琴伴奏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技巧,只要够用就行,这样就有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滥竽充数,把学习当做是完成任务一样, 造成钢琴伴奏学习的效果较差、

3 艺术再创作下钢琴伴奏教学视角转换的对策

3.1 能力视角

(1) 技巧技能的能力视角

想要促进钢琴伴奏的效果更为和谐,这就需要高强的演奏技能和娴熟的演奏技巧结合起来才能够加以实现。我们以即兴伴奏为例进行分析,即兴伴奏从表面上来说是freestyle的一种,虽然名字叫做即兴,但实际上它的表演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来,而是演奏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日常的积累进行灵活应用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于钢琴伴奏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注意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尤为重要,这是帮助其提升艺术感觉和应变能力的基础要求。作为钢琴伴奏老师,必须要重视手指基本功的练习,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掌握多层面演奏技术的综合应用,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伴奏艺术力和感染力,最终实现了整体乐曲伴奏和演奏效果的均衡性与和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掌握音乐形象的能力

钢琴伴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艺术思维时间活动,演奏者并不是要单单将纸上的旋律通过琴键表达出来,还需要提升掌握音乐形象的能力,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听觉经验累积。只有积极主动地去研究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伴奏者和演唱者、演奏者才能够以一个高度统一的意识来加强彼此的认知,从而塑造出更完美、更契合作品内涵的艺术形象。在高校的音乐学习过程中,从事钢琴伴奏的老师作为音乐艺术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向听众展示了作词作曲人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而且辅助演唱、演奏者,深化音乐的内涵,丰富灵活音乐本身的形象,并借助抑扬顿挫的旋律、平稳舒缓或者激动悲伤的节奏来勾起表演者和聆听者的情绪,最终使得整个音乐的内涵和钢琴伴奏实现了艺术层面上的有机融合。

(3)良好审美能力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即使是面对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奏者也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个钢琴初学者和一个音乐大师所表现出来的效果相差甚远。为了提升学生钢琴伴奏的能力,要求经常去聆听、观摩大师们的演奏,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在接受了大师演奏的洗礼,对其演奏技巧也会有一定的提升,这样正确的演奏效果会点燃学生的演奏欲望,激发学习的动力。对大师演奏的曲目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熟悉,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相应的氛围中,去领悟作词家、作曲家创作时候内心的所思所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内涵,并进行再次表达。其次,要注意分析演奏作品的技巧,我们以《我爱这土地》为例,这是一首难度较大的曲目,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时候运用的技巧尤为丰富,难度很大。那么学生就要仔细的去分析为什么要用这些技巧,他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反复练习每一个技巧,才能够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将主旋律凸显出来。

3.2 艺术修养的视角

钢琴伴奏并不仅仅只是音乐上的技巧研究,还需要学生艺术修养的加强。这是因为钢琴伴奏虽然只是一种音乐性的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组合应用使得表现的作品内涵清晰且富有深意,在最大化扩展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从而更好的增强了钢琴伴奏学习者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而且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在这么长时间的钢琴伴奏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加深学生各方面的文化修养,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才会更加透彻。这时候,注重文学、历史、绘画等修养的提升,是帮助演奏者综合能力的促进。因此,所有的钢琴伴奏者必须要认识到“功夫不尽在琴中”这一名言警句的内涵,而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仅仅只是起到了一个领路人的作用,具体的积累还必须要依靠自己,这样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知识才不容易被丢失和忘记。另外,钢琴伴奏者还需要积极学习钢琴的发展历史,这对其了解音乐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一定要有年代代入感,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钢琴伴奏者的理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来说,作词、作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演奏的过程和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当音乐作品基本的作词作曲完成以后,就相当于最起码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并填入了血肉,但是还必须要经过歌唱家、或者演奏家的再创作才能够为音乐作品赋予灵魂,丰富化和立体化整个音乐作品。对于钢琴伴奏教学来说,这是一种追求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能力和谐化的艺术手段,但是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专业化的老师素质和能力还不够完善、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还不够清楚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钢琴伴奏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技巧技能的能力提升以及艺术修养的视角来转变钢琴伴奏教学的过程,不仅仅能够向学生传授相应的钢琴技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质,让其认识到将歌曲本身、钢琴伴奏和二度创作结合在一起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把艺术和技术融合起来加强对音乐本质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陶理瓅.高职非钢琴专业学生钢琴伴奏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J].艺术评鉴,2019(09):118-120.

[2]余锋.高职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09):125-126.

[3]高驰.音乐听觉感知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音乐,2019(05):141-142.

[4]王艺霖.多层次视角下的钢琴伴奏理论及应用——评《钢琴即兴伴奏原理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1):2.

[5]喻波,倪何.对普通高校《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67-169.

[6]刘欣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J].现代交际,2019(07):168-169.

[7]李杨.管弦乐艺术指导应用实践方法论探究[J].四川戏剧,2019(02):100-102.

论文作者:韩佳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钢琴伴奏教学之“视角转换逻辑”探微论文_韩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