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孙雪松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孙雪松

中冀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水文地质勘察领域缺乏具体研究以及经验匮乏,进而致使在岩土工程前期勘察过程中,对于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常常被相关勘察人员所遗忘或者忽视。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岩土工程勘察总是难以达到完美,但是,缺乏对水文地质的勘察会对岩土工程勘察和后续工程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影响较大时轻则会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会有生命损失。所以,在目前甚至以后建设岩土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水文地质问题,了解知晓水文地质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影响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岩土工程;应用

引言

在传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没有引起地质勘查工作的关注,还有勘察经费不足,会造成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矛盾的加剧。地下水是岩土体中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建设工作中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之一。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可以发现水文地质对整个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在某个区域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进行现场地质勘察,给建筑工程的总体设计、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选择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这使得岩土勘察成为建筑工程的先锋。在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特性、结构、物理参数、应力变化、岩土颗粒状态、水文规律等勘察的越认真、越细致,才能得到精确的水文地质数据,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支撑,降低事故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另外,水文地质勘察的精准性还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抗震性和可靠性,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建筑工程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和防范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安全。

2现阶段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地下水上升

可以影响水位上升的诸多因素中,主要可以包括由于气候问题所带来的气温变化、强降雨、降雪等气候因素,还包括大坝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或者水电站建设工程施工因素。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岩石和土壤资源的结构,以及由于渗透作用而出现的软化效应致使地下水实际分布发生变化,比如短时强降雨可能导致造成泥石流或者道路出现坍塌等问题。岩土体本身具有渗透性,水位的上升也会导致地下水水位过高对挖矿、地铁或者隧道等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使这些工程项目进度阻滞。此外,过高的水位会导致岩土体自身强度降低,这样会大幅度降低桥梁和山体的承力能力,甚至会导致桥梁断裂和山体崩塌等工程意外。因此,地下水水位过高可以对岩土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2.2地下水频繁升降

地下水不稳定,频繁升降,容易造成地质结构应力频繁变化,岩土层结构频繁扩张或缩小,形成地质孔洞或裂缝,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的变化,使其稳定性迅速下降,导致建筑质量下降、建筑施工安全性下降、建筑抗震性能降低,施工进度受阻等问题发生。

2.3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降低主要是地下水量大幅减少所致。大多是由于人为抽取利用地下水,如灌溉、饮水、人工湖等将地下大量的淡水抽至地表,使得地下水供应不足,出现水位下降情况。水位下降后,原有地质结构缺乏水的支撑,容易收缩开裂,断层、错位等,引发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下降,还会引发淡水资源的短缺,甚至出现用水荒,给社会的稳定性和不资源的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应用

3.1地下水勘查

先确保对勘测地的蒸发量、日常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平均降水量、地下水和地表水彼此之间的相互排补关系查看清楚,再然后对勘测地含水层的厚度和深度勘察清楚,以及各个含水层中地下水的不同类型、流向、水位的变化等,最后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深入了解地质条件对地下水渗流的状态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还要清楚明白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否已经被污染,受到污染程度如何。

3.2地球化学和物理探查互补技术

为了快速了解建筑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应采用地球化学和物理探查互补技术,深入的探索地质类型,详细的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类型。地球化学和物理探查互补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采用动力、重力、磁力法进行地球物理勘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当遇到隐伏的地质条件时,深入和边界的划定精度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岩土结构的地质条件,应采用高渗透的化学勘察技术。为了准确圈定地质伸出的构造边界,应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如果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够全面,则应采用地球化学与物理、物理调查相辅的技术。

3.3隔水层、含水层的勘察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调查包含较多内容,除上述需要勘察等,还需要对建设区域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进行调查。隔水层和含水层地下水类型和地下水流的流向变化、水位变化幅度等,都需要调查,其中着重勘察含水层厚度、深度分布进行勘察了解,还可以通过了解建筑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而勘察清楚岩土工程建设区域的地下隔水层和地下含水层,从而辨别适合水文地质的腐蚀程度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所得出的结论发挥重要作用,准确具体地探测地下水文地质,提供一个有效的水文地质参数给岩土工程建设施工,其还可以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提高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对于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又十分重要的意义。

3.4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在实施岩土工程之前,要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进行详细勘察,检查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掌握地下水流动情况。同时,水文地质参数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基础性数据,同时也是水文勘察报告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需要重视对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包括地下水位数据以及地下水流向,以丰富勘察报告的实质性内容。地下水位数据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为保证地下水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对静止水位进行测量之前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含水层的渗透性有关。当地下有多层含水层时,为了准确测量不同含水层的水位,需要采取一定的止水措施,将已经测量完毕的含水层同需测量的含水层隔开后再进行测量。地下水流向是另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对地下水流向的分析有助于技术人员了解地下水同地表水之间的联系,为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5电法技术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现阶段的水文地质勘查中,电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电法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效率。现阶段使用较广泛的电法技术主要是高密度电法,一方法是阵列式的勘探方法,通过对电测探法以及电剖面法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勘查工作的效率。之所以这种方法能够广泛的应用于野外地质勘查,主要是因为它这种方法的布置过程较为简便,同时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故障出现。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方法的操作变得简化,同时全自动化的设备越来越多,方便了数据收集工作。

结语

综上文内容所述在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中,要注意水文技术的应用,以促进勘查工作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使用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后,更好的了解建筑物下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应用好建筑力学的控制,防止水文地质问题引起的施工灾害。

参考文献

[1]康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6(6):4.

[2]王洁.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体现[J].低碳世界,2016(12):65-66.

[3]魏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3):234-235.

论文作者:孙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孙雪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